您好,志愿者面试问答就像下面类似的问题吧,把一些基本的常识搞清楚,另外思想积极健康向上,回答时勇敢大方点,另外注意面带微笑,下巴不要上翘之类的问题就好,题目这里给你列举几个经典些的
◆ 目前新中国共参加了几次世界博览会? (单选) D
A 10
B 11
C 12
D 13
◆ 上海世博会的志愿者口号是? (单选) A
A 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
B 志在,愿在,我在
C 2010,心在一起
D 城市有我更可爱
◆ 世博会主要有哪些形式? (单选) A
A 世博会主要有展示、论坛和活动三大形式
B 世博会主要有展示、洽谈和交易三大形式。
C 世博会主要有展示、评奖和交易三大形式。
D 世博会主要有展示、评奖和洽谈三大形式。
◆ 上海世博会预计参展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有多少个,创下世博会的历史之最? (单选) A
A 200个
B 100 个
C 400个
D 255个
◆ 上海2010世博会提出让科技与人、城市、地球如何相处? (单选) D
A 亲密
B 友善
C 亲热
D 和谐
◆ 志愿精神的传播最重要的是? (单选) B
A 理论讲解
B 具体的行动
C 广告宣传画
◆ 您了解国际志愿者日是每年的哪一天吗? (单选) D
A 3月5日
B 10月17日
C 12月1日
D 12月5日
◆ 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博会是哪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 (单选) C
A 1841
B 1846
C 1851
D 1852
◆ 您是如何看待志愿者的? (多选) ABCD
A 具有自愿性
B 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
C 不为报酬的人
D 志愿者是有公益性的
◆ “上海市志愿者协会”是哪一年成立的 (单选) D
A 1995年
B 1993年
C 1994年
D 1997年
◆ 世博会的全称是? (单选) A
A 世界博览会
B 世界经济博览会议
C 世界人类与自然的博览会?
D 世界文明博览会
◆ “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是哪一年成立的? (单选) A
A 1995年
B 1993年
C 1994年
D 1997年
◆ 志愿精神的核心内涵是? (多选) ABCD
A 奉献
B 友爱
C 互助
D 进步
◆ 志愿者如何调试心态? (多选) AB
A 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B 家人的支持
C 降低期望值
◆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 (单选) B
A 居住与环境 人类的家居科技
B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C 自然、城市、和谐——生活的艺术
D 人与自然,迈向二十一世纪
◆ 上海世博会的志愿者歌曲名是? (单选) A
A 《在你身边》
B 《你我同行》
C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D 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
◆ 您知道国际志愿者年是? (单选) B
A 2000年
B 2001年
C 2005年
D 2008年
◆ 志愿行为与志愿服务的本质区别是? (单选) A
A 个人行为与组织化的区别
B 有利他人与不利他人的区别
C 合法与不合法的区别
D 一样的只是字面表述不同
◆ 上海世博会城市志愿服务站点的工作内容包括 (多选) ABC
A 文明宣传
B 信息咨询
C 语言翻译
D 应急救援
◆ 以下哪项不是志愿者的权利: (单选) C
A 接受与志愿服务有关的知识和服务技能培训
B 在服务过程中接受服务对象的小费
C 要求劳动报酬
D 无故不来
◆ 志愿精神强调的是哪种关系的责任 (单选) A
A 非血缘关系
B 亲戚关系
C 血缘关系
◆ 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可能遇到哪些来自自身的挑战? (多选) ABCD
A 服务技能的欠缺
B 是饥饿媒体的原因
C 工作、生活、志愿服务的平衡
D 突发事件
◆ 世博会的特点是什么? (单选) C
A 世博会是进行世界贸易洽谈的博览会
B 世博会是世界各国商家洽谈的博览会
C 世博会是非贸易性的博览会
D 世博会是产品和技术的博览会
◆ 世博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会”? (单选) D
A 是由许多国家参加的国际性大型博览会
B 是由一个国家主办、多个国家参加的国际性大型博览会。
C 是由一个国家政府主办、多个国家参加的国际性大型博览会
D 是由一个国家政府主办、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的国际性大型博览会。
◆ 世博会的理念是什么? (单选) A
A 世博会的理念是理解、沟通、欢聚、合作?
B 世博会的理念是理解、沟通、团结、合作
C 世博会的理念是交流、合作、发展、进步
D 世博会的理念是交流、合作、互助、进步
◆ 上海世博会以城市为主题,是世博会历史上第几次以城市为主题? (单选) A
A 第一
B 第二
C 第三
D 第四
◆ 志愿服务的五要素包括? (多选) ABCD
A 自愿性
B 非报酬性
C 公益性和组织性
D 付出劳动和时间
像自我介绍,你可以
例样1:
我叫倪文灏,毕业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现在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示中心的专职讲解员。
来到展示中心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曾经我也是一名展示中心的志愿者,其实我一直把自己当做一名志愿者。志愿者有责任感、有使命感;不求回报、无私奉献。工作了,虽然有人会说,每个月也拿一样的工资,做多做少都一样。但是,每天为观众多介绍一些,看着他们期盼世博的眼神,我就能明白这不是一件单调乏味的事情。
很荣幸在展示中心开馆一周年之际,我被评为了“金牌讲解员”。一年来接待了像荷兰王国经济部部长、马里共和国文化部部长以及南京军区正军级首长和扬州市市委书记等VIP、领导。但印象最深的还是为一位盲人小女孩讲解,我将她的双手放在每件展品上让她触摸,她是在用心参观。当讲到海伦·凯勒的故事的时候,我清晰地看到她眼中的执着和光芒……我想,这正是我工作价值的所在。
工作中,我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太过浮躁。在讲解过程中,一旦现场观众过多或者不遵守秩序,很容易激动,有时甚至影响讲解质量。为此我也在好好反思,争取在工作中耐心、细心、热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奉献世博。
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好好工作,明年进园区服务世博、参与盛会,不论是以志愿者的身份还是以工作人员的身份。相信,在2010年10月31日晚上,中国向全世界宣布我们举办了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之后,我也可以自豪地说:“2010年,我就是那成功、精彩、难忘的一部分!”
例样2:
大家好,我叫xx。是xx学校的学生。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次世博会志愿者的面试,也十分感谢学校能够给我这次机会,更希望能够通过这次面试,使我能够成为一名光荣而神圣的世博会志愿者。在我的心中,志愿者是新一代青年有责任感、有使命感,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象征。作为会展专业的学生,入学的第一天我就把我和世博会紧紧的,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期盼有一天能走进世博会,更深刻,更直接的了解世博会。现在我拥有了靠近世博的机会,更加渴望我能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参与世博会,我会用我所学到的知识,积极热情的为世博会服务,并通过我的努力,把我们伟大,美丽的中国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热爱中国。相信我能够胜任志愿者这份工作。恳切的期盼得到这份荣誉。谢谢
包括内容:
1. *个人信息:姓名、学校、特点、优点、座右铭等
2. *何时担任志愿者?
3. *服务过什么团队?(例举3个重点)
4. *曾受过的表扬和荣誉?
5. *为什么选择到展示中心做志愿者?
6. *志愿工作中值得骄傲的事情。
7. 志愿工作中不足之处。
8. *志愿者过程中的感想等。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谢谢
“志愿者”,一个听上去充满阳光和快乐的词汇。可是心理专家却指出,和任何职业一样,志愿者工作不完全是阳光灿烂,也有黯淡和辛酸的一面。
做志愿者,不全是快乐,还可能会受气、会孤独、会有不被理解的委屈,于是有人选择退出,也有人因为承受不了心理的压力而向心理专家咨询。
在准备投身志愿者的服务大潮之前,让我们先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只有擦亮这一颗志愿心,才能让它放射出七彩的熠熠光辉!
困境之一:想帮别人,自己却受伤
一些志愿者原本是去帮助别人的,但受事件本身的影响,最终反而给自己造成了困扰。做志愿者,也会做出心理问题。
怎样才是合格的志愿者?
要明白自己该做些什么
2008年5月,作为上海市首批赴四川进行心理援助的志愿者,资深心理咨询师朱小平在汶川大地震后的灾区整日忙碌着。听着灾区人凄苦的经历,他的内心颤动了。他不由把手伸进口袋,也许是下意识地去摸皮夹子,正想要掏钱捐助给灾民。在他没有注意到的角落,搭档有些惊讶于他的动作。恰巧此时,他自己也突然意识到了些什么,停住了,终于又把手放回了原处……
回溯这一幕,他向记者分析说:“如果撇开咨询师的身份来说,捐钱给灾民当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心理咨询师和咨询者之间,只能是以心理辅导工作建立起的单纯关系。如果我捐了钱给他,那么就和受助者之间有了双重关系——由此就会引发一些问题,比如,别的灾民看到了之后就可能产生某些想法:‘为什么捐钱给他不给我’等等——这就让事情复杂化了,这也是心理咨询工作中所应该避免的。”
因此朱小平强调,“志愿者不仅仅是做好事。一个合格的志愿者首先应该完成自己的职能。”
充分准备不是一句空话
解决自己问题才能帮人
回忆起作为心理志愿者奔赴灾区的那段日子,朱小平老师想到了一条有些“奇怪”的选拔标准:“当时,想去灾区动机非常强烈的一些心理志愿者,通常未必能如愿。因为他们一旦到了那里,往往会不顾一切地投入到工作中,这会使他们忽略其他一些问题,从而导致认知等其他生活能力的下降,最终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工作,结果可能是适得其反。”
当时,与他同去灾区的有一位相对年轻的外省市心理咨询师,在聆听了无数悲苦的灾区故事之后,某一天的夜里,他借着酒意放声大哭道:“灾区的人真是太苦了,太苦了。”最终,这位助人者自己的内心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失衡,而不得不遗憾地被提前结束了志愿工作。
如今回过头来看,这位心理志愿者去灾区之前,“恐怕在专业知识、心理、态度和自我价值的认定等方面,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朱小平提出:“要做好志愿者工作,先要充分了解相关情况——自己做什么、时间会有多长、与本职工作有冲突怎么办——这些问题解决了,也是对志愿服务的一种保障。”
另外,朱小平提醒,千万不要怀有非要把每件事都做成功的心态。“作为救助者,应该厘清自己的心理状态,要意识到,虽然自己努力想帮助他人,但有些事情不一定能如愿,只要自己尽心,没有遗憾就好了。”
困境之二:10%志愿者中途退出
志愿者的退出问题是在全球普遍存在的情况,这个比例在中国大约也有10%左右,属于中等水平。为什么会有这种“脱落”的情况产生?朱小平认为,除了部分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之外,主要还是因为志愿者的个人动因未能得到充分的满足。
做志愿者前请扪心自问
我为什么要做志愿者
“要做好志愿者工作,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先问自己一句:我为什么要做志愿者?”朱小平老师的话开门见山,看似很简单,但其实却非常耐人寻味。“如今,参加志愿者工作的以年轻人为多,而年轻人有一种重要的诉求就是社交和获得归宿感,”他表示,各种志愿者组织中,也存在着紧密和松散的区别,“如果参与的是一项组织上过于松散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年轻人往往会因为无法实现社交的目的和归属感,最终形成志愿者退出的现象。”
此外,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志愿者有时会在考试、求职能方面受到优先考虑。朱小平认为,严格来说,志愿者本来就是不求回报的,这种情况只应当视为一种“意外”,如果鼓励志愿者追求现实的利益,只会影响他们对于志愿工作的价值评判。
除了扪心自问“我为什么要做志愿者”,专家提示还要问一句:“我适合做什么志愿者工作?”总之,开始志愿者工作之前,还是要先搞清自己的个性、能力和动因这三大要点。
志愿者不是廉价劳动力
志愿者组织当以人为本
如何解决志愿者“脱落”的问题?除了志愿者本身需要以一个开放的心态去面对问题,并且将自我实现和奉献的目标并重之外,有关志愿者的组织和使用机构,更应该在提升志愿者们满意程度方面有所作为。事实上,也确实存在着这样的情况,极小部分不规范的所谓志愿者组织,只是把志愿者当做廉价劳动力来使用。
朱小平认为:“志愿者组织应该要拿出以人为本的态度,充分尊重志愿者个体的意愿——尽量满足他们个性化的要求,而对于那些无法满足的要求,也应该予以事先告知。志愿者如果可以感到自己的热情受到保护,感到自己的价值和归属感有所实现,并且能够在工作中施展长处和自我成长,自然会得到充分的满足感,甚至自我奖励,也就乐于继续自己的志愿工作。否则,内心的诉求一直无法得到满足,自然会发生志愿者‘脱落’的现象。”
正因为如此,他认为:“志愿者工作不能是无序的,而应该是有督导、有评价的。同时,志愿者工作的领导者,不应该是凌驾于其他志愿者之上,而是为了保障志愿者工作有序开展而存在的。此外,也需要一种‘事先准备,事中调节,事后总结’的机制,在这样的交流、反馈过程中,一个团队中的志愿者分享各自的成长和成果,同时也有利于在第一时间疏导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
专家支招
志愿者六大法宝
一、增强责任心:在服务过程中对于失败或发生的事情,任何时刻都要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这样你会赢得周围人对你的认同和信赖,你也会获得成长和发展。
二、培养意志力:调节自己去克服困难,可以逐渐形成影响和带动别人的感召力。
三、建立心理共鸣:如果在服务过程中产生问题的话,要检查自己在交往过程中的言行举止、思想面貌、气质风度是不是被对方认可、接纳,从而消除交往中的心理障碍,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四、增强挫折耐受力:应该正确地认识挫折的原因是什么,进行正确的情绪宣泄,并寻求社会的支持。此外,还要培养自己的幽默感,战胜服务中的困难。
五、强化竞争的意识:志愿者在没有任何义务约束的情况下,要做好工作必须要有竞争的意识,锻炼自己调节和完善的心理机能。
六、必要情况下寻找心理咨询:针对有特殊问题的志愿者,需要与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对一的个别会谈,让专业的咨询师倾听他们的问题,帮他们确立目标。(乔丽萍华师大心理咨询工作室心理专家咨询热线:62238573)
案例分析
案例
曾经有过这样一则报道,一个上海小伙子娶了一个外地媳妇,但却不幸英年早逝,他的父母并不认可这个“外来妹”媳妇,于是一直牢牢捏着户口簿,不让媳妇给孙女报上上海户口,最后孩子因为没有户口,无法进入小学就读。
在披露这一事件之后,有一位热心的市民找到了有关专家,一定要他们提供这家人的地址。他相信只要自己上门劝说,一定能够打动老夫妻俩,顺利解决错综复杂的户口问题。
分析
心理专家当然不会把当事人的家庭住址提供给这位热心肠的“老娘舅”。朱小平老师说,通过这一事件恰好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志愿者应该考量清楚:自己可以做到什么?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案例
汶川地震期间,日本曾经派出了一支救援队伍帮助挖掘援救受灾者,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支救援队伍没能救活哪怕一个灾民。尽管如此,所有人还是对这支异国救援队致以了崇高的敬意。但回到日本国内,因为对救援结果的失望,该救援队的一名队员还是选择了永远地退出这一工作。
分析
救助者不是万能的,不能期望每件事都成功。只要自己尽心,就不要留有遗憾。
Q&A
记者:世博园区志愿者的数量只有大约7.7万名。没能成为园区志愿者怎么办?
朱小平:“动机清晰,心态平和。热忱有度,举止恰当。服从安排,劳逸结合。自我成长,奉献社会”,这是我给上海世博会的志愿者的建议。7万多个园区志愿者的岗位终究是相对有限的。因为这种客观存在的“供需矛盾”,便必然会产生让那些没有进入园区的志愿者不至于失落的命题,这恰恰就要求志愿者本人“动机清晰,心态平和”。
记者:还有人在网上询问:15万城市志愿者服务站志愿者能不能拿到和园区志愿者一样的志愿者证书。这背后又折射出怎样的心态呢?
朱小平:首先,说明他认为园区志愿者的重要性是最大的。同时,他可能做好了另一种准备,去成为城市志愿者服务站志愿者,如果是这样,他也需要得到一种和园区志愿者相同的认同感。
记者:是否可以说,提这两个问题的人,对于成为世博会志愿者背后有着一定的所谓现实诉求?
朱小平:有这样的可能性。但从表述来看,这两种说法也不是非常明确,不能一定说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现实问题上的考虑。
受访专家简介
朱小平资深心理咨询师,多年在12355上海青少年公共服务平台和上海市心理援助志愿者总队担任心理志愿者。他是上海市首批赴四川灾区从事心理援助工作的志愿者,还曾为北京奥运会上海地区赴京志愿者讲授心理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