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韩愈《原性》原文及译文

求韩愈《原性》原文及译文希望知道的人帮帮忙谢谢!
2025-01-04 05:10:0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一、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原性》收入其所著《韩昌黎集》杂著部。


二、原文如下:

1、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者七。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

2、上焉者之于五也,主于一而行于四;中焉者之于五也,一不少有焉,则少反焉,其于四也混;下焉者之于五也,反于一而悖于四。性之于情视其品。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上焉者之于七也,动而处其中;中焉者之于七也,有所甚,有所亡,然而求合其中者也;下焉者之于七也,亡与甚,直情而行者也。情之于性视其品。

3、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恶。扬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恶混。夫始善而进恶,与始恶而进善,与始也混而今也善恶,皆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叔鱼之生也,其母视之,知其必以贿死。杨食我之生也,叔向之母闻其号也,知必灭其宗。越椒之生也,子文以为大戚,知若敖氏之鬼不食也。

4、人之性果善乎?后稷之生也,其母无灾,其始匍匐也,则岐岐然①、嶷嶷然②。文王之在母也,母不忧;既生也,傅不勤;既学也,师不烦。人之性果恶乎?尧之朱,舜之均,文王之管蔡,习非不善也,而卒为奸。瞽瞍之舜,鲧之禹,习非不恶也,而卒为圣。人之性善恶果混乎?故曰:三子之言性也,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

5、曰:然则性之上下者,其中不可移乎?曰:上之性,就学而易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其品则孔子谓不移也。曰:今之言性者异于此,何也?曰:今之言者,杂佛老而言也。杂佛老而言也者,奚言而不异!

三、译文如下:

1、人性,是与生俱来的;情感,是后天和外物接触而产生的。人性的品级有三种,人用来表现本性的有五个方面;情感的品级有三种,人用来表现情感的有七种形态。有人问:为什么这样说呢?回答说:人性的品级有上品、中品、下品三种。上品人性,就是纯粹的善罢了;中品人性,可引导它变为上品或下品;下品人性,纯粹的恶罢了。

2、人用来表现本性的有五个方面:仁、礼、信、义、智。性为上品的人,以一德为主,兼通其它四德。性为中品的人,对某一德或是不足,或是有些违背,其它四德也混杂不纯。性为下品的人,对一德完全违背,其它四德也不合。人性对于情感的影响要看品级。情感的品级有上品、中品、下品三种,人用来表现情感的有七种形态:喜、怒、哀、惧、爱、恶、欲。

3、上品的情感,对七种情感都能控制得恰当合适。中品的情感,对于七情有超出一般的情况,也有缺失的,但主观意图还是要适当合中的。下品的情感,要么没有要么过度,都是直接率性而行。情感对于人性的影响也要看品级。

4、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汉代扬雄提出性善恶相混论。那些认为人性最初善良后来变为邪恶的说法,和认为人性最初邪恶后来变为善良的说法,以及认为人性开始善恶混杂后来分辨出善良和邪恶的说法,都是提到中品却遗漏了上下二品,得到其中的一个方面却失掉另外两个方面。叔鱼刚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看见他的面貌,就知道他将来必定因为受贿而死。

5、杨食我出生的时候,叔向的母亲听见他的哭号,就知道一定会因为他而灭掉宗族。越椒出生时,子文很伤心,知道若敖氏的祖先不再享有祭祀。人的本性果真是善良的吗?后稷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没有遭遇灾殃。后稷刚会爬行的时候,就表现出聪颖早慧的倾向。周文王在母亲怀孕期间不曾让母亲担忧;出生后,不让王傅操劳;从师学习,不惹先生烦恼。

6、人的本性果真是邪恶的吗?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文王的儿子管叔蔡叔,学习的环境不是不好,然而最终变成恶人。瞽瞍的儿子舜,鲧的儿子禹,学习的环境不是不坏,然而最终成为圣人。人的本性果真是善恶相混杂吗?所以说这三个人谈论人性,都是提到中品却遗漏了上下二品,得到其中的一个方面却失掉另外两个方面。

7、有人说:这样说来,那么上品人性和下品人性,难道最终不能改变吗?回答说:上品人性,从事学习就会越发聪明;下品人性,畏惧权威就会减少罪过。因此上品可教导,下品可约束。这两种品级,就是孔子所说的不能改变。有人又问:当今社会人们谈论人性和你的观点不同,为什么呢?回答说:今人的观点,夹杂佛家、道家的观点来谈论;夹杂佛家、道家的观点来谈论,怎么会没有不同。


扩展资料

一、贞元八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晚年官至吏部侍郎。长庆四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二、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韩愈

回答2:

习性,是人生来就具有的,情,是人与外界接触后产生的。性的品位有三,而用来构成它的是五种道德,情的品位也有三,用来构成它的是七种感受。问:是什么呢?答:性的品位有上中下三品。上品,就是善良的人中品就是可以引导向善或者向恶,变成好人或者坏人的人,下品,就是恶人。用来构成它的五种品德有,仁,礼信,义,智。上品的性对于这五种品德来说,主要的有一种而变现的为四种,中品的性对于这五种道德来说,对某一德不足或者违反,她与其他四种混合,下品的性对于这五种道德来说,反对其中一种就违背了其他四种,与性三品相对应的情也有三品。情的三品有上,中,下三种,而构成它的有七种感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上品的情对七种感情而言,能控制的恰如其当。中品的情对于七种感情而言,对它们有时掌握过分,有时掌握不好,但还是能选择适当合中的。下品的情对于七种感情而言,对七情无论是过度还是不足,都是直接抒发而行动的。性的上中下三品决定了情的上中下三品。
孟子对于性说:人性是善良的。荀子对于性说:人性是凶恶的。扬子对于性说:人的性善良邪恶是混合的。开始善良进而变得邪恶,开始邪恶进而变得善良,和从开始就混合而现在也善良邪恶,都选它们中间的那个却漏掉上下的两个,得到其中的一个而失去另外的两个,叔鱼生下来时,他的母亲看着他,知道他一定会死于受贿。杨食我生下后,叔向的母亲听到他的哭声后,知道他会灭掉宗族。越椒生下来后,子文因此大为悲伤,知道若敖氏的鬼将因为灭宗族而无人祭祀。人的性果真善良吗?后稷出生时,他的母亲没有灾难,他开始趴在地上,就一副聪明早慧的样子。文王在母亲肚子里时,母亲不忧伤,生出来后,傅父不担忧,学习时,老师不烦躁。人的性果真邪恶吗?尧朱,舜均,文王管蔡,习性并非不是善良的,最终成为奸恶之人。瞽叟的舜,鲧禹,习性并非不邪恶,而最终成为圣人,人的性果真善恶混合吗?所以说:三位圣人的话,选择中间而留下上下的,得到一个而失去两个。

本人自己的翻译答案,不准确,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回答3:

�原性��
韩愈

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者七。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上焉者之于五也,主于一而行于四;中焉者之于五也,一不少有焉,则少反焉,其于四也混;下焉者之于五也,反于一而悖于四。性之于情视其品。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上焉者之于七也,动而处其中;中焉者之于七也,有所甚,有所亡,然而求合其中者也;下焉者之于七也,亡与甚,直情而行者也。情之于性视其品。

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恶;扬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恶混。夫始善而进恶,与始恶而进善,与始也混而今也善恶,皆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叔鱼之生也,其母视之,知其必以贿死;杨食我之生也,叔向之母闻其号也,知必灭其宗;越椒之生也,子文以为大戚,知若敖氏之鬼不食也。人之性果善乎?后稷之生也,其母无灾,其始匍匐也,则岐岐然、嶷嶷然;文王之在母也,母不忧,既生也,傅不勤,既学也,师不烦。人之性果恶乎?尧之朱、舜之均、文王之管蔡,习非不善也,而卒为奸;瞽瞍之舜、鲧之禹,习非不恶也,而卒为圣。人之性善恶果混乎?故曰:三子之言性也,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曰:然则性之上下者,其终不可移乎?曰:上之性,就学而易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其品则孔子谓不移也。

曰:今之言性者异于此,何也?曰:今之言者,杂佛老而言也。杂佛老而言也者,奚言而不异!

回答4:

韩愈在展开道统说理论时,触及到了人格修养问题。他又作《原性》,专门阐说了性三品与情三品的观点。他说: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者七。  他认为,性是人生来就有的,而情是人与外界接触后产生的。所谓性三品,就是性分为上品,中品,下品。而构成性的,是仁、礼、信、义、智五种道德。不过,它们在三品中各占比重不同。性为上品之人,"主于一而行于四",以一德为主,兼通其它四德。性为中品者,"一不少有焉,则少反焉,其于四也混",对某一德或是不足,或是有些违背,其它四德也混杂不纯。性为下品者,"反于一而悖于四",对一德完全违背,其它四德也不合。  与性三品相对应,情也分为三品,构成情的内容是喜、怒、哀、惧、爱、恶、欲。上品的情,"动而处其中",对七种情感都能控制得恰当合适。中品之情,"有所甚,有所亡,然而求合其中者也",对于七情的掌握有时过分,有时不足,但主观意图还是要适当合中的。下品之情,"亡与甚,直情而行者也",对于七情无论是过度还是不足,都随意放纵,不加检点。韩愈归纳说,"情之于性视其品",即性上中下三品,决定了其情也是相同品级。关于性善恶和性情善恶的争论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开始了。孔子实际上最早提出了性三品的观点,他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是相类似的;又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①,唯有上等和下等的不会改变。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告子提出性无善恶论,汉代扬雄提出性善恶相混论。在韩愈之前明确提出性三品说的是董仲舒,他在《春秋繁露·实性》中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圣人之性",近于全善;"斗筲之性",近于全恶;"中民之性",可善可恶,可上可下。  韩愈在《原性》中提到了孟子、荀子、扬雄的观点,认为他们所讲的分别是就人性的上品、下品、中品而言,所以才"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并不全面。实际上是韩愈有意识误解孟、荀、扬之本意,目的是表现自己性三品说的正确性和全面性。也许是出于同样的考虑,韩愈没有提到董仲舒、王充的性三品观点。单就性三品观点而言,韩愈与董仲舒、王充的观点一致,都认为善与恶不可改变,中人之性则可推移,可导向善,也可导向恶。韩愈的观点创新之处在于,他把情也分为三品,并与性相对应,从而将前人的性三品说讲得更为细致。他主张对七情控制在"中",不要压制,也不要过分。这是与佛教观点相对立的,佛教认为为情所累,影响见性成佛,主张灭情以见性。  另外,佛教宣传世人皆有佛性,人人可见性成佛。道教宣传世人皆可成仙,人人可自我修炼。韩愈则以性情三品说来论证儒家礼法制度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从而证明封建伦理和等级秩序乃天经地义,不容侵犯。他强调,中品之人"可导而上下",但上品之人和下品之人则是不会改变本性的,"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其品则孔子谓不移也"。  韩愈并不隐讳性情三品说主要是针对佛、道而发。《原性》末尾设问道:"今之言性者异于此,何也?"韩愈在回答中明确点题:"今之言者,杂佛、老而言也。杂佛、老而言也者,奚言而不异?"如今人们关于性的看法,掺杂了佛教、道教的观点,因而造成人们认识的偏差。因此,《原性》写作的现实意义就不言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