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候可谓“能人”辈出,可是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能扳倒慈禧?

2024-12-26 20:38:3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慈禧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由于顽固的保守主义、腐败、无能和贪图享乐,导致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灾难。中国进入半封建殖民地社会后,清朝最终走向灭亡而告终,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慈禧。所以,有些人不明白,虽然晚清是中国历史史册上的污点,但它也是一个人才生成的时期。慈禧只是个老太婆而已为什么没有人出来推翻慈禧,把清朝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

一、皇帝幼小,是慈禧最强大的抓手。

明清时期,皇权制度发展到鼎盛时期。明清以前,曾有过宰相,虽然宰相的力量还很弱,但毕竟也是政府首脑,多多少少可以作为制衡皇权的一种力量。但在明清时期,宰相一位就没有了。此外,清朝大臣的弱点比明朝更为明显。明朝被称为大臣,清朝只能算是奴隶而已,只能服从皇帝的命令,才能执行。这使得皇帝非常的强大,没有任何权力能够与之相比。因为慈禧当政的时候,大多都是小皇帝。因此,慈禧虽然是个女人,但身为太后的她拥了绝对的皇权。换句话说,她就是当时的皇帝。显而易见,任何想要推翻慈禧的人都是在挑战皇权。推翻慈禧的唯一方法就是成年以后的光绪帝。光绪帝当年发起的"改革运动"实际上是企图夺取慈禧的政权。不幸的是,光绪帝最后以失败告终,这也是他唯一的一次机会。

二、皇族衰败,是慈禧最重要的机会。

咸丰死后,他任命了八位大臣来辅佐政权,有迹象表明大臣会议应该恢复。但后来慈禧发动了"辛酉政变",切断了这一新兴政权。因此,从那时起,这一制度就从未起过作用。虽然也有一些皇室亲属,但他们只是慈禧的奴隶,只能进行命运的安排,不能发挥任何作用。光绪执掌政府后,也笼络了许多汉朝朝臣。不幸的是,被慈溪压制下去,最后难成气候。

三、汉臣崛起,是慈禧最依靠的力量。

但在慈禧年间,形势发生了变化,汉臣开始发挥作用。当然,汉臣之所以能发挥作用,并非慈禧有意,而是情势使然。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捻军起义,清朝八旗军又被全面挫败。没有出路的慈禧,只能依靠地主的武装力量发挥作用。从此,汉臣登上了清朝的政治舞台。不过,虽然汉臣登上了政治舞台,但不会对慈禧产生影响。因为他们是慈禧选的。可以说是慈禧的右臂和左臂,这只会增强慈禧的力量。

回答2:

慈禧统治了中国差不多半个世纪,在她掌政期间顽固守旧、腐败无能又贪图享乐,使中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使中国走进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以及清王朝最终的灭亡,大部分原因在于慈溪。

虽然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是晚清,但这个时期也充满了能干的人,如曾国藩、左唐宗、李鸿章等人,他们上马管军,下马理民。在朝堂之上,有奕欣,文祥,肃顺等人执掌机枢,鞠躬尽瘁。但是慈禧只是一个老妇人,但是却没有人能站出来扳倒慈禧太后,拯救清王朝。


在晚清时期,咸丰帝重臣肃顺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顾命八大臣中的核心,只有他才有可能压制住慈禧。但因为他太过骄纵轻敌,由于一时大意,就被年仅27岁的慈禧联合奕欣发动辛酉政变夺取大权也因这次政变而死。辛酉政变后,慈禧封奕欣为议政王,总领军机要务。后来慈禧让奕欣顶着骂名,奏请施行垂帘听政,这是清朝皇室传下来的规矩中从来没有过的先例。这时的慈禧在处理政治上不算娴熟,但她生性冷静,越是危急的时刻越能沉得住气,慈禧最大的优势就是生下咸丰帝唯一的皇子,正因为这个优势,才让她逐步登上清朝权利的巅峰。

慈禧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将朝局玩弄于股掌之间。辛酉政变四年后,慈禧为了削弱恭王势力,撤除议政王头衔并革去一切差使,一道圣旨就让自己遭受到前所未闻的耻辱,顿时心灰意冷,宁愿做一闲散宗室,也不想再涉足朝堂。奕欣好不容易等到同治皇帝掌政,但没想到同治皇帝是个意气奋发,自负又任性,凡事都随自己心意处置的少年,实在是扶持不起来。慈禧的地位已经到达清朝权利的巅峰。

回答3:

因为当时已经没有人能够扳倒慈禧,毕竟很多时候都掌握很大权力。

回答4:

封建制度就在于此,即便是人才满地也没有发挥空间。这就是灭亡的主要原因。

回答5:

可能由于当时的封建制度,已经对人民造成了一种思想概念,即使有想法也不会去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