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资料

常见的动物偶是五年纪学生老师让写日记55555555妈妈来了
2025-01-01 01:11:3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猫的资料
猫属哺乳纲,食肉目,猫科。猫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全身被毛。猫的趾底有脂肪质肉垫,因而行走无声。捕鼠时不会惊跑鼠,趾端生有锐利的爪。爪能够缩进和伸出。猫在休息和行走时爪缩进去,捕鼠时伸出来,以免在行走时发出声响,爪被磨钝。猫的前肢有四指,后肢有五指。猫的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犬齿特别发达,尖锐如锥,适于咬死捕到的鼠类,臼齿的咀嚼面有尖锐的突起,适于把肉嚼碎;门齿不发达。猫行动敏捷,善跳跃。

狸花猫产于中国,是经过千百年的自然淘汰而形成的自然猫种。众所周知,宋朝的“狸猫换太子”是我们可以查到的较早的关于狸花猫的典故,因此CAA猫会在给狸花猫起英文名字时用了Dragen-Li。由于狸花猫的被毛优美,身体健康易于饲养,善于捕鼠而广泛受到老百姓的喜爱。

[外貌] 狸花猫的头部圆润,两耳间距较近,大小适中,耳根宽阔,耳阔深,顶端较圆润。脸颊宽阔,使得头看起来相当圆润。眼睛大而明亮,呈圆杏核状,目前颜色可以接受由黄色、金色至绿色,通常有眼线。鼻子是砖红色,有鼻线。
狸花猫的体形适中,胸腔宽而深厚。四肢及尾部长短适中,健壮有力,肌肉感强。整体感觉强健、平衡感极佳。
背毛可以分为长毛和短毛,斑纹美丽,由于酷似野生狸的斑纹,通常我们称之为狸花斑纹;额头有M状斑纹,眼角有连贯的延伸线,颈部、四肢及尾部有环状斑纹,身体为连接完整的鱼骨刺斑纹或豹点斑纹。背毛颜色通常是棕色或深棕色,有些猫咪身体被毛有白色,其颜色我们称为狸花白色。狸花猫的斑纹应该美丽清晰。通常脚垫和掌毛为黑色。在野外也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保护色,才得以使得狸花猫这个古老的猫种得以留存至今。

[性格] 狸花猫个性独立,活泼好动,对周围环境的改变非常敏感,对主人表现出万分的依赖,一旦饲主有了变更,会对它们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成年狸花猫并不太爱与人玩耍,但它又会时刻出现在你的视力范围内。如果你喜欢含蓄、自信又忠诚的猫种,那么,狸花猫是你不错的选择!

[饲养要点] 狸花猫很容易家庭饲养,只要有适口的粮食和干净的饮用水,就可以快乐的生活着。而且因为是千百年来进化的缘故,它们的自我调整功能也很完善,一般的小病小灾,根本难不倒它们。

行业人士眼中的狸花猫
由于狸花猫目前还没有成为被世界认可的成熟的纯种猫,标准还在制定当中,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发表对于狸花猫的理解。
云猫
[起源] 因身上的毛色似天上的云彩而得名,因喜食椰子树和棕榈树汁而又称椰子猫和棕榈猫。

[外貌] 云猫的毛色呈棕黄或黑灰色,头部为黑色,眼睛的下方及侧面有白斑,身体两侧为黑色花斑,背部有数条黑色纵纹,四肢及尾为黑褐色,外观很漂亮,是一种珍贵的观赏猫。
它的繁殖期不固定,一年两窝,每窝2-4仔。此猫仅分布在我国南方。[英文名] Felis bieti

[原产地] 蒙古,中国四川、青海、甘肃、宁夏和陕西

[外貌特征] 全身都没有明显的条纹,背部和四肢的外侧呈沙黄色,背中部略微具有暗红棕色,并具有十分显著的长峰毛,成为它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颌部白色,前胸部淡黄褐色,腹部暗黄色。
[体形] 荒漠猫体形较大,体长60~80cm、体重约5kg。
[头部] 头部为灰白色,颊部有两条斜行的暗褐色纹,两条纹之间呈亮灰色。
[耳朵] 耳朵的基部为淡红褐色,尖上有长约20毫米的短簇毛。
[四肢] 四肢略长。
[毛色] 体背和四肢浅黄灰色,背部中央红棕;全身无明显条纹,仅臀部和前肢内侧有数条细而不明显的暗纹;四肢掌面均具黑褐色粗密的长毛;耳尖有短簇毛颊部有两道横纹;尾色与体色相同,末瑞具数条暗棕色纹,尾尖黑色。

[习性] 栖息在海拔2800~4000米的黄土丘陵干草原、荒漠、半荒漠、草原草甸、山地针叶林缘、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地带,也在雪地上活动。听、嗅觉发达。生活有规律,早晨、黄昏以及夜间出来活动,白天休息。性情孤僻,除了繁殖期外,都营独居的生活。主要以鼠类、鼠兔、旱獭、鸟类等为食,所以活动区域与这些动物的分布密切相关,在高山裸岩地带和阴坡的云杉林中,由于植物贫乏,啮齿类数量稀少,所以就没有它的踪迹。而在柏木疏林和高山灌丛一带,由于食物和隐蔽条件良好,啮齿动物数量多,它的活动痕迹,如足迹、脱落的毛团、食物残骸和粪便等,也就很常见。春季地表尚未完全解冻时,它依K灵敏的视觉、嗅觉和听觉,用前爪在高原鼢鼠的洞道上方将表土拨开,待高原鼢鼠出来封堵洞口时将其捕获。对于在地面活动的鼠类,它一般在都能就地捕获。夏季是荒漠猫的繁殖、哺乳季节,这时大量的鼠类幼仔也开始独立生活,在地面上活动频繁,恰好为荒漠猫提供了丰富的食源,有利于哺育幼仔,所以在这时期荒漠猫的活动范围也比较小,而且很固定。秋季各种鼠类相继侵入农村田野中自然干燥的麦垛附近,有的从地下挖掘洞道一直延伸至麦捆下面,将麦穗和麦茎拉人洞道,此时荒漠猫也尾随鼠类而来,夜间在麦捆周围活动频繁。冬季气温低,天寒地冻,荒漠猫就在夜间到悬崖边上去捕食雀类、鸡类等中、小型鸟类,但过深的积雪常常影响鼠类的活动,造成荒漠猫食物短缺,有时被迫迁移到居民区附近活动,盗食家禽。雄兽大多栖居在这种洞穴中。它还有重复利用旧巢穴的习性。
[英文名] Persian

[类别] 长毛猫

[原产地] 英国

[起源] 波斯是古伊朗的国名。BT之家是最常见、最典型的品种,波斯 猫实际上是以阿富汗的土种长毛猫和土耳其或亚美尼亚地区的安哥拉长毛猫为基础,在英国经过100多年的选育繁殖,于1860年诞生的一个品种。波斯 猫有一张讨人喜欢的面庞,长而华丽的被毛,优雅的举止,故有“猫中王子”、“王妃”之称,因而身价很高。一只纯种的波斯 猫可达上千美元,是世界上爱猫者最喜欢的猫之一。

[外貌特征] 波斯 猫有矮脚马型、健壮滚圆的躯干,头和脸为圆形、四肢;粗短、鼻子短、眼睛大而圆。被毛特被丰满,这是一种双层被毛,有两种毛组成:长而柔软蓬松的地下层绒毛,有两种毛组成:长而柔软蓬松的地下层绒毛以及稍长而粗糙的芒毛(展览会上好的纯种猫的芒毛可达12厘米)。从雪白色到乌黑色;从银灰双层渐层到明显的玳瑁色——白色花斑。达到展览标准的波斯 猫,价格及其昂贵。
[体形] 矮脚马型、健壮滚圆的躯干,大或中等身形. 胸部又阔又深. 肩部与臀睰泶? 中间部分丰满, 背部平直. 富肌肉感. 但不会过份肥胖.
[头部] 又圆又大, 头盖骨甚宽阔,两颊丰满
[耳朵] 细小, 耳尖浑圆, 向前倾斜. 底部不会过份宽阔; 双耳间距阔, 位于头上偏低位置, 顺着头部浑圆的线条连合
[眼睛] 既大且圆; 眼色亮泽. 双眼间距宽阔, 予人可爱的神情
[鼻子] 短、扁、宽阔. 双眼间正中有一[裂缝]
[下巴] 饱满, 结实浑圆, 发育良好, 反映良好的咬合状态
[四肢] 短而粗壮. 前肢笔直; 从后面看, 后肢笔直.
[足掌] 结实, 且又圆又大. 足趾紧贴; 前肢各有五趾, 后肢则有四趾
[尾巴] 短, 但与身体成比例
[披毛] 独特的双层披毛. 底毛浓密, 且被一层长而光滑的防水披毛覆盖着. 冬天时, 浓密的底毛完全生长, 因此冬天的披毛较夏天的丰满. 披毛的质素与类型最为重要, 颜色及图案则较次要

[习性] 波斯 猫天资聪颖,温文尔雅,反应灵敏,善解人意。性情属外静内动,表面安静懒动,却隐匿了内心的喜怒哀乐,而且渴望得到主人的关爱。集宠物的优秀性情于一身,举止高雅,恬静可爱,乐观向上,对人诚实,易于沟通。还是著名的捕鼠高手。
[英文名] Burmese

[类别] 短毛猫

[原产地] 缅甸

[起源] 在三十年代的初期,美国旧金山的Dr. Joseph Thomson从缅甸获得一头吸引人的合桃啡色的雌猫,他为它起名“黄猫” 〔Wong Mau〕,当时因为没有弄到同品种的公猫,只好让它和暹罗猫交配。经过与暹逻猫的繁殖后便订立了这个与别不同的品种–缅甸猫。在繁殖的过程中会得到一些毛色较淡的小猫,而美国的繁殖者要求美国CFA同样确认这些淡化的颜色,最初这些淡化颜色的猫被列为另一个品种Malayan,后期则变成缅甸猫中的DiluteDivision。

[外貌特征] 缅甸猫体形丰满,肌肉结实;四肢细长,前肢比后肢短;脚爪小,为椭圆形;尾巴长度适中。头部呈适中的楔子形,颧骨高,鼻子略短。眼睛上眼眶向上吊,下眼眶为圆形,眼珠为黄色;耳朵大小适中,尖稍呈椭圆形;被毛短而稠密,圆润富于光泽,如缎子一般光滑,受人珍视。
[体形] 中等身形, 肌肉发达, 身体健硕.胸睰砝�岷?
[头部] 不论从正面或侧面观看, 头儿也是圆圆的; 面罩既短且宽, 发育甚佳. 下巴结实浑圆. 以反映出良好的咬合状态
[耳朵] 细耳, 且基本上是短耳, 根睰砝? 连接头部的位置较阔, 耳尖浑圆, 位置稍偏下向
[眼睛] 又大又圆, 间距较宽
[鼻子] 明显的凹位
[足掌] 呈圆形. 前肢各有五趾, 后肢则有四趾
[尾巴] 修直, 属中等长度
[披毛] 短密, 具有丝绸般的光泽
[毛色] 1. 黑貂色( Sable ) 2. 香槟色( Champagne ) 3. 蓝色( blue ) 4. 白金色 ( Platinum )

[习性] 缅甸猫不像暹罗猫叫声吵闹,它性格温和,顽皮活泼,叫声和动作都很可爱。喜欢与人作伴,不惧怕陌生人,像个小孩子,特别亲切友好,和谁都能亲近,是很好的观赏伴侣动物,很适合饲养在有小孩子的家庭。


cat

食肉目猫科的一种。很早就被人类驯化饲养,善捕鼠类为食,亦食蛙、鸟等小动物。耳多直立;眼大而圆,瞳孔调节功能强;面部较丰满;听觉和嗅觉灵敏。犬齿尖锐,人工喂养以鱼、肉为主。前肢5趾 ,后肢4趾 ;爪尖锐,可伸缩;足下有柔软肉垫,可起缓冲作用,利于蹑足靠近并袭击猎物,善于爬树。触须感觉功能强,利于黑夜行动。由于祖先为单独生活,独立性强,但经训练,易与主人建立感情。欧洲家猫起源于非洲山猫,亚洲家猫一般认为起源于印度的沙漠猫。人工培育品种极多 ,可分长毛猫和短毛猫 ,毛色有黑 、白、黄、灰、紫、花斑和条纹等。

猫科
Felidae;cat family

哺乳纲食肉目的一科。体型中、大,躯体均匀,四肢中长,趾行性。头大而圆,吻部较短,视、听、嗅觉均很发达。犬齿及裂齿极发达;上裂齿具三齿尖,下裂齿具2齿尖 ;臼齿较退化,齿冠直径小于外侧门齿高度;齿式。皮毛柔软,常具显著花纹。前足5趾,后足4趾;爪锋利,可伸缩(猎豹属爪不能完全缩回)。尾一般较发达。多数善攀缘及跳跃。大多喜独居。肉食,常以伏击方式捕杀其他热血动物 。在欧亚大陆 、非洲、南北美洲的寒带到热带均有分布。共5属,36种,中国产4属13种。猫科中虎、狮、豹、美洲豹、猎豹、雪豹、云豹、猞猁等均为著名观赏动物,狮、虎常被马戏团驯化表演;家猫为捕鼠能手和著名宠物;猎豹可驯化狩猎;虎骨酒可治疗风湿性炎症;虎、豹和猞猁的皮毛极为名贵。许多种现已列为保护动物。

猫抓病
cat-scratch disease

主要由家猫抓人或咬人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为良性、自限性疾病,多数病人均在2、3个月内自愈。1950年首次报告。
病原尚不清楚。有人在皮肤抓伤处及肿大的淋巴结中发现有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可用特殊培养基分离,可能为本病的病原。亦有人认为病原是一种病毒,但应用鸡胚、组织培养和动物接种均未能分离出病毒。也有人认为病原是衣原体。约90%病人是通过家猫抓、咬或舔后而患病。少数病人亦可被狗抓、咬而得病。该病多发生于秋、冬季。病后有持久免疫力,再次感染者罕见。
猫抓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6星期。抓伤或咬伤处皮肤有炎症、疼痛,并可化脓;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少数病人淋巴结化脓,并可破溃形成窦道;亦可有全身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脾肿大;约1/3病人可出现发热,体温在38~41℃,伴有头痛、全身不适等;少数病人于病后 3~10天出现充血性斑丘疹、结节性或多形性红斑;部分病人有结膜炎和结膜肉芽肿 ,伴有耳前淋巴结肿大,称为帕里诺氏眼-淋巴结综合症 ;病人也可发生脑炎、脑膜炎 、脊髓炎 、多发性神经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炎等;末梢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轻度增高,血沉增快。
诊断依据:有被猫抓伤或咬伤史;抓伤处皮肤发炎和化脓,局部淋巴结肿大和发热等典型临床表现 ;汉格-罗斯皮肤试验阳性;淋巴结活体检查,出现网状细胞增生和坏死性肉芽肿病变,即可诊断该病。
尚无特效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可用退热镇痛药退热及止痛;淋巴结化脓时可穿刺抽脓,以减轻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不宜切开引流,以免形成瘘管;有继发感染时可用抗生素。预防该病应避免被猫抓伤及咬伤,若发生抓、咬伤时,可局部涂抹碘酒及酒精。

回答2:

狗的嗅觉神经和脑神经直接相连,嗅觉神经密布于鼻腔,其嗅觉的灵敏度十分惊人,因此警犬被广泛用于各种刑事案件的侦察活动。

有关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嗅觉细胞只有500万个,覆盖着鼻腔上部黏膜的一小部分,面积仅有5平方厘米左右;而狗的嗅觉细胞大约为12500~20000万个,有的品种数量还要多,例如一种牧羊狗的嗅觉细胞竟达22000万个嗅觉细胞,这些嗅觉细胞在鼻腔上占的面积达150平方厘米左右。

狼狗的嗅觉灵敏度比人高出40倍以上,而且其鼻孔长而大,适合于分析空气中的微细气味,有的嗅觉极为灵敏的品种,其嗅觉甚至比人灵敏100万倍以上。据专家测定,狗能感觉到200万种物质发出的不同浓度的气味。

一般每立方厘米的空气中含有268亿亿个气体分子,只要其中有9000个油酸分子,狗就能嗅出味来。在一桶水中滴入数滴碳酸,狗也能分辨出来。

有人还发现,狗对人脚汗中的脂肪酸十分敏感,如果每天人的每只脚分泌的汗液为16立方厘米,其中千分之一穿过鞋底透出来的话,则在每个脚印上就留下2.5×1011个脂肪酸分子,狗就足以嗅出人的踪迹。
大象的视力很差,它全靠灵敏的嗅觉去寻找食物、发现敌害。而这种有选择性的敏感性还在生命的繁衍中遗传给后代,使之天生就具有遗传气味选择记忆能力。骆驼能在80公里外闻到雨水的气味;牛能嗅出浓度低达10万分之一的氨液。生活在非洲的大羚羊经常在数十万只同伴集体迁徙途中生下小羚羊,母羚羊和小羚羊就是靠辨认彼此的气味而不至于失散的。
猴子、野猪等动物中的领袖能够发出使其他雄性动物臣服的气味,只要闻到这种气味,即使没有见面也马上服服贴贴,不敢“乱说乱动”。有一种貂熊发现小动物时立即撒尿,用尿在地上画一大圈,被圈在其中的动物如中魔法,费尽全力也难逃出“禁圈”。更令人惊奇的是,当貂熊在圈中捕食小动物时,圈外凶猛的豹和狼等,竟也不敢跨入“禁圈”去争夺,貂熊的尿液气味使某些动物闻之发晕、发怵。
黄鼠狼体内贮有奇臭难闻的丁硫醇,当它遇到敌害袭击时,就放出含丁硫醇的屁,敌害招架不住,它便趁机逃跑。而猫把脸上和臀部体腺散发的气味弄在人的腿上,因此它远远就能辨明主人在哪里。黑尾鹿遇敌时,常释放香味迷惑对手。
老鹰即使飞在上千米的高空,也能闻到地面上的腐肉气味。有一种吃猫的老鼠,体躯只有猫的1/20大,只要轻轻一叫,猫会瘫倒在地,老鼠就会不费力地咬断喉管,把猫血吸尽。其秘密武器就是放出浓烈的麻磷气味,使猫一闻即瘫倒。
有趣的是,蜜蜂、蚂蚁等许多昆虫嗅觉十分灵敏,能利用气味区别敌友、寻找食物、传递信息、发出统一行动信号、寻找配偶等。工蜂放出一种含E-柠檬醛的化学物质,其气味可以招引几百米范围内的同伙聚在一起。蜂王则通过散发一种抑制工蜂产卵的气味来维持自己的“君主”地位,同时这种气味可以吸引雄蜂前来交配。
非洲有一种毒蜂,蜂王一旦发现可以进攻的目标,就发出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化学物质,“命令全军反击”,即使是老虎、狮子也难逃脱性命。还有一种黄蜂,毒液含有“报警信息素”,可通过空气传播给巢里的蜂群。若有人打死一只黄蜂,能激怒5米外的巢中黄蜂飞来团团围攻螫人,有时几只蜂就能杀死对蜂毒过敏的人。在这种地方遇上黄蜂,打死一只就是失策。
蚁尸能发出一种“死亡臭气”,使邻近的蚁群来将死蚁拖走。如果将死蚁体液挤在活蚁身上,同窝的活蚁会不顾一切地把它拖走,直到这种气味消失才回窝。有一种小小的雌蚕蛾,放出来性吸引素气味,能引诱到2500米以外的雄性蛾飞来。有的飞蛾几乎能觉察到单个分子的气味,能使8公里以外的雄蛾闻到。还有一种可能是世界上嗅觉最灵敏的昆虫了,这种雄蝴蝶能在11公里之外嗅到雌蝴蝶所发出的性激素气味。得州切叶蚊分泌的追踪素,只要在飞行路上每厘米的距离飘散0.08毫微克(即只需0.33毫克就可以沿地球撒一圈),就会引来同伴。
水中的动物对气味也特别敏感,有的能超过狗的嗅觉。鲨鱼可以嗅出海水中1ppm(百万分之一)浓度的血肉腥味。日本研究者发现,在1万吨海水中即使仅溶解1克氨基酸,鳗鲡也能觉察出气味而聚在一起。大马哈鱼在河流中孵化后游到大海中去,在海里漫游千里之后又能沿着气味逆游回它的出生地产卵。有人做试验,把鱼的鼻子堵住,它便无法再返回故乡了。
鱼也能根据各种气味来辨别自己的孩子,区别敌人和朋友,使自己保持与群体的联系,并使雌雄鱼相约去产卵和排精。非洲有一种飞虎鱼,其嗅觉惊人,一匹马不慎落水,几分钟后便引来上万条飞虎鱼,将马咬得只剩下骨架。
最有趣的是,因为鱼的嗅觉极为灵敏,有些比猎犬强千倍,很容易嗅出它们害怕(或厌恶)的气味。水中含量为800亿分之一的一种人体分泌物——左旋羟基丙氨酸的气味,鱼也可嗅出来。美国前总统布什最爱钓鱼,可鱼儿总是很少上他的钩。鱼儿为什么害怕布什总统?研究者发现,布什留在钓竿上的指纹中含有这种左旋羟基丙氨酸较为丰富,鱼儿闻到了此气味,对他自然要退避三舍了。

狗是有趣的动物,又是人们忠实的朋友。它的传闻逸事可真不少。我们常说“狗鼻子真灵”,此话不假。要是人能辨别大约八千种气味的话,狗就能辨别几百万种。狗的嗅觉强过人的嗅觉灵敏度一万倍。究其原因,嗅觉灵敏度不在于对气味的细微差别上,而在于嗅觉的强弱。于是,人们便以主人的姿态请这位老朋友来帮忙。警犬便是狗类中的佼佼者。
早在三千年前,埃及人就开始利用狗来看守有钱人家的坟墓。现在英国驯狗颇有成效,所用的多为德国牧狗,而魏玛拉内尔种用以嗅出爆炸物却首屈一指。警犬在搜寻爆炸物、毒品,发现煤气漏气和找出尸体,追回被盗物品等方面功效显著。

为了寻找死地埃及战争中被埋在西奈沙漠的士兵尸体,联合国竟向英国借了六条警犬。它们时而躲过坦克,时而避开地雷,结果找到四百多具尸体。有一具尸体甚至是在二米半的地下,而原先人们用现代化电子设备只找到了八具。警犬实在忠心可嘉,真应使它们的同胞引以为豪。

此外,狗还可通过嗅作案犯的气味迅速将罪犯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据法医鉴定、研究所统计表明,由三条狗依次来检验,便足以排除可能的错误。这恐怕连中国的“包青天”也只能望“狗”自叹不如。

在狗的大家族中,可谓“狗才”辈出。

其中豺狗号称“森林之王”,威势竟然盖过狮子、老虎。它长得像豺,善于迅跑,当跟上目标以后,就像狼一样猛追,突然窜上去用锐利的爪子直捣对方肛门,一下子掏出心、肺,“被猎物”当场便成为残忍的“森林之王”的佳肴。

有趣的是,一种称喇叭狗的,又名叫喧哗狗,顾名思义,是指这种狗爱闹事。它会起哄,追逐,狂吠,摇尾乞怜,莫非就是人们爱称的“狗来疯”?而人们又偏偏要冠以这么一个文质彬彬的名字,颇有幽默感。

北极爱斯基摩人驯养的北极犬,曾是一种野生的狼,后来被驯服,用来拉雪橇,猎海豹、熊、驯鹿,是爱斯基摩人的忠实朋友。可是它在极度饥饿时,就会露出豺狼本性,对主人也人像敌人一样。

玩赏犬类的成员也不少,有匐狗、曲膝狗、狮子狗、绵狗等。这个家族的长老非曲膝狗莫属。尽管名字不雅,但它确乎以奇字著称。曲膝狗形状奇特,特别是神经质膝关节始终曲着,跑着时如此,站着时也如此,有点像语言学家所说的“奴颜婢膝”,但是埃及古代的纪念碑是都刻着它的形状呢!

这里,我们还有一个世界之最:一条无可名状的小狗。它出生在英国,由一位老太太喂养,是一种约克夏种狗。它十个月才长8.9厘米,重283克,估计成年时也不过336克。人们用一只手便能握住它,只露出头和尾巴,一双小眼睛可怜巴巴地瞪着你,真是小极了。它是真正的弱不禁风,老太太极少带着它散步,生怕它跟不上人们的步伐而被风吹跑。

有人说,狗是人类的忠实朋友,对人们可谓尽忠竭力。就是忠义的典型。当邓世昌的战舰被日击沉时,邓世昌决定随舰沉没,以死报国。他的两条爱犬见状即双双泅水用嘴拉住主人。但邓世昌决心已定,含泪推开爱犬沉入大海,以身殉职。爱犬悲鸣良久,也双双追随主人而去……这是狗类中的“义勇之士”。

影片《沉默的朋友》中的那一对狗,为使两个月的女婴免遭毒手,历尽艰辛,与两个匪徒周旋,终于救了一家人。这是狗类中的“智勇之士”。

还有像《飞虎》中的“飞虎”,《佐罗》中的“剑客”。中篇小说《那山,那人,那狗》,不也以一条催人泪下的老狗作为主角之一吗?可见,狗在作家、在人们心中是一个“英雄”,是一个可以信赖的“老朋友”,人们赋予它多好的艺术形象!

狗对人是如此“忠实”,而人对狗亦备加爱护、关心。在法国,狗的待遇之好是超过人的。现在法国人养狗820万只,是欧洲之最,平均每两个家庭就有一条。仅巴黎一个地方就有40万只狗和550名兽医。

狗有自己的罐头食品,每年消耗的食品数量远远超过保加利亚或葡萄牙全国居民的消耗总量。不仅如此,还有专为狗开设的百货店,出售皮袄、毛衣、靴子、蝴蝶结、除臭剂和眼镜等等。将近一万人正忙于狗的买卖、喂养、照料、梳妆,人为它如此用心良苦,不知狗能否理解?

千百年来,狗与人为伍,致使它的同宗备受宠幸。但语言学家却对它待遇欠公,诸如“狗仗人势”、“狗血喷头”、“狗急跳墙”、“狗眼看人”等贬义成语,难道狗与坏蛋同列?什么“狐朋狗友”,形容狼狈的狗“夹着尾巴逃跑”等等,若是狗类能进化到智能动物,真恐怕我要为它打抱不平了!

狗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将更加和人类友好相处,继续以忠义勇敢为人们所赞美。

蝶恋花,蜂采蜜,是由气味引起的。自然界散发着许许多多的气味分子,有香味,有臭味,有酸味,有腥味。这些气味分子非常活跃,到处乱跑。

边防战士、侦察兵、公安人员饲养警犬,利用它的鼻子嗅着气味追踪侦破。猎人饲养的猎犬,追赶野鸡或野兔,机警地协助猎人狩猎,也常常依靠它的鼻子进行气味追踪。

人的鼻子已相当灵敏了,能辨别出4×10的负9次方毫克/升浓度的乙硫醇。可是,狗的鼻子比人的鼻子还要灵敏一百万倍。据科学测定,狗的鼻子能区别两百万种不同物质发出的不同气味,能闻出1 O的负16次方浓度的某种气味。它甚至能从人的脚印中,闻出是从什么地方来,带来什么气味并顺着这种气味进行追踪。

鼻子,从外表看,不过是两个鼻孔,好像很简单。其实,鼻子的构造挺复杂。鼻子的内部像个小房间,是鼻腔。鼻腔有前门和后门。前门是鼻孔,后门在口腔上腭根和喉咙交界的地方,是后鼻孔。鼻腔的上部为嗅觉部分,下部为呼吸通气部分。嗅觉部分有发达的鼻甲,其粘膜表面满布嗅觉神经末梢。当空气中的气味分子,随吸气从鼻孔进入鼻腔,刺激嗅膜上的嗅觉细胞,就产生神经冲动,由嗅觉神经传至大脑,人们就闻到了气味。

狗的嗅觉细胞特别发达,辨别各种气味的部位特别大,连鼻尖端的光秃部份,上面也有许多突起,并有粘膜组织,能经常分泌粘液来滋润它,使嗅觉器官随时保持灵敏。

动物界唯有狗的鼻子能闻出种类最多的气味和浓度最低的气味。人们研究了狗的鼻子,制成了“电子鼻”,在工业、国防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世界上动物的嗅觉可以分为三类:无嗅觉类、钝嗅觉类和敏嗅觉类。有些水栖的哺乳动物,如鲸、海豚等没有嗅觉,属于无嗅觉类;鸟类一般嗅觉不发达,属钝嗅觉类;猪、羊、牛、马、狗、猫等哺乳动物都有高度发达的嗅觉,属敏嗅觉类动物。
猫鼻的构造很特别,鼻子内部有很多褶皱,它的嗅觉器官位于鼻腔的深部,叫嗅粘膜,接触空气的面积大,达20~40平方厘米,是人的3倍。这些褶皱上有2亿多个特别灵敏的嗅细胞,这种细胞对气味非常敏感,能嗅出八百万分之一极稀薄的麝香气味。当气味随吸入的空气进入鼻腔后,就能刺激嗅细胞发生兴奋而产生冲动,产生电位,沿嗅神经传入大脑中的嗅中枢,从而引起嗅觉。

猫的嗅觉可和狗相媲美,但人们只充分利用了狗的嗅觉功能,而对猫却无所作为。原因就是猫不愿受人的摆布,它的许多功能只是在对自己有利时才使用。猫能靠灵敏的嗅觉寻找到老鼠、鱼等猎物和自己产的幼仔。俗话说“馋猫鼻子尖”,确实如此。猫喜欢吃的东西即使放在很远的地方,它也能闻出来。有人作过试验,把鱼埋在土里,结果猫也能找到。有人把猫的双眼捂起来,运到离家60公里以外的地方,到头来这只猫仍能回到家里。小猫生下来的时候,眼睛是闭着的,完全靠嗅觉找到母猫的乳头。在发情季节,猫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味,公猫和母猫对这种气味均十分敏感,在很远的距离就能嗅到,彼此依靠这种气味互相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