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达到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2025-01-26 15:32:5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内容提要: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不容乐观,有些现象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从事整合实践的先行者往往把技术、环境与人等关键因素孤立地进行分析,无法从更深层次分析整合面临的困惑和障碍。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动态结果。从关系的视角审视技术与应用,是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一种合理选择。对于取舍与组合、学科与工具、设计与教学、分数与创新、比赛与运用、讲授与学习、资源与加工等关系的正确把握将直接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性。
  关 键 词:信息技术 教学 深度融合 关系
  标题注释: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中小学微课程资源开发机制与应用策略研究——以兰州市为例”(项目编号:SKQN9913020)
  有专家指出,现阶段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正处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在不断应用、整合的过程中,力争通过十年时间进入全面融合创新阶段。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更是明确提出,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将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1]其中,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何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深度融合是“融合”和“深度”两个概念的组合。首先,“融合”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双赢的战略,就是通过信息化对传统制造业进行信息化的改造,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达到带动工业化创新、发展、升级的目的。工业化的发展,又可以提高先进制造业的水平,反过来促进信息化的核心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也为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提供技术和产业的支撑。其次,“深度”是指(工作、认识)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1976年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在发表的文章《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中提出了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概念。相对于无关联、孤立的浅层学习,深度学习是学生能积极主动将新旧知识加以关联,进而达到更高的思维层次。正如学者 Paul Ramsden所说,浅层学习最多是没有质量的数量,而深度学习却是质量加数量。
  由此来看,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就是强调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有人认为,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就是营造一种数字化的教学环境,此种环境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绩效,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2]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概念来看,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即“整合”是协调各要素,以促进教学系统平衡的动态过程,而“融合”则是各系统要素实现动态平衡的结果。为了维系这种动态平衡,必须要为整合创设有利的时机和适宜的条件。深度融合即这种平衡状态相对保持的比较稳定和持久,乃至成为一种常态。随着整合工作的不断推进,已有的平衡系统将被打破,新的平衡又被建立起来,深度融合也被重新注释。当前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就是借助技术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使自主、合作、探究更易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朝向这样一个目标奋进。同时,在教学的应用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不断适应教学需求,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从而使信息化教学成为一种常态化教学。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何以能深度融合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到,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Off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继2004年的教育技术规划之后,于2009年春季启动了新一轮的教育技术规划行动,并在2010年3月5日发布了《2010教育技术规划》的草案,新规划的题目为《改变美国教育:技术使学习更强大》。在新规划中强调,新的教育系统将借助最前沿的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丰富而强大的学习经验,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投入学习;使目前信息工厂式的学校转变为探索和创新的孵化器;并使教育者从拥有、传递信息的专业人员转变为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探索及持续技能获取提供帮助的协作者。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育问题的解决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希望与可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提供更有吸引力、更强大的学习经验,提供更加丰富、个性化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资源,提供更加真实、有意义、持续而整合的学习评估已成为可能。因此,设计、开发和实施基于信息技术的整合性学习系统和评估系统将是未来五年内美国教育系统改革的重要任务。
  学习科学的研究也得出相同的结论。首先,信息技术可以在事实性知识的学习中发挥如下作用:一是借助于丰富的多媒体形式表征信息;二是借助于交互工具促进事实性知识之间的联结。其次,对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而言,信息技术的作用如下: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提供支架;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沟通、交流工具;促进在线社区的形成和发展。再次,对于动机性参与而言,信息技术可以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动机;维持学习者的动机;有助于促使学生成为积极的终身学习者。[3]
  总之,信息技术使得原先的一些先进、前卫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实现成为可能,使先进教学理论的接受和应用成为可能。但是,先进的技术为实现教学方式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这不仅仅是在硬件和软件的意义上,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我们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本身拥有的新的认识。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功能和作用,更要清楚地意识到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和价值,这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得以深度融合的基础。
  三、信息技术与教学为何难以深度融合
  然而,从当前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应用的状况来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还处于一种非理想的状态,这种融合非但没有达到深度融合的标准,即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而且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各个构成要素间呈现出一种非对等发展的状态。其中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远远滞后于信息技术更新交替的速度。以数字鸿沟为例,数字鸿沟或信息鸿沟不单是指一种技术硬件上和软件资源上的不均衡表现,还体现在学习者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行为意识上的差距。如果一个人不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提供的设备也可能是闲置的;如果一个人不具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丰富充足的学习资源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说,不关注信息时代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一味地投入设备、扩大信息资源储备量,那将永远也不可能填平这道“鸿沟”!
  从学校层面来看,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信息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技术天然的不稳定性。在新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不管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可能使教学过程对技术的依赖程度降低。为了减少这种影响因素的负面效应,通过提高技术使用者的技术水平和加大技术试验推广的力度,可以增进师生对技术不稳定性的抗御能力,从而提高师生应用技术的信心与热情。其二是目的差异性使得教师对技术功能的认识和评价取向并非一致,有人持赞同观点,有人持否定观点。有一部分持反对意见的教师就好比美国的Amish拒绝接受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试图在现代社会文化中完全把自己隔绝在他们的部落里一样,他们担心电子书包的大力推广有可能使人类永远失去了书写的文化和乐趣。这也正是信息文化和传统文化剧烈冲突的一种表现。也许有人会主张在没有建立适宜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之前,如果有教师坚信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帮助不大,那我们也只能暂时把技术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功能搁置一边,由它去了。其实,这也是一种非理性的做法。尽管培训并不一定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强制推行也可能使设备成为一种摆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兴趣与投入的问题。但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路径分析框架,可能会对原本徘徊于“用”与“不用”之间,而后为了有效应用却不知所措的教师提供些许帮助。即使对于很多有应用热情的教师,如果长期处于一种无效应用的状态,久而久之也会对信息技术失去信心。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研究,提供一些可供一线教师仿效应用的经典案例。例如,在课堂评价的重心由“关于学习的评价”转向“促进学习的评价”和“作为学习的评价”的过程之中,信息技术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这种作用,这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总之,人的问题才是信息化的根本问题。目前人们对“信息化”的讨论更多的是在技术操作和硬件设施的层面,而对信息化给人类带来的更为隐秘的和深度的影响则缺乏普遍的思考和关注,对于技术到底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样的教学难题还没有更清楚的认识,对如何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依然显得茫然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