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严不严

2024-11-24 02:26:2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河北省武安市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始建于1992年,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首批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首批国家级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全国职业教育百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十年成就奖”、全国校园网络管理先进学校、全国先进办学单位、全国首批星火学校、河北省绿色学校、河北省园林式单位、河北省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学校连续九年被河北省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是河北省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和品牌学校。学校占地面积464.5亩,拥有46专业实训室的九层一万多平方米的实训实习场地(车间),14栋(处)教学楼、实验楼、多功能图书楼、教师和学生公寓楼、餐厅、一万多平方米高标准塑道田径场等。学校分南北两个校区,开设有机电、财会、计算机、农林、装备制造、综合、戏曲艺术等7个教学部,开设有焊接、汽修、财会电算、机械、建筑、医护、幼师、旅游、农林牧等36个全日制专业。在校生12421人。有教职工709人,专任教师609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34人,高级职称教师165人,5人曾赴德国、新加坡等国研修学习。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武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解放思想,二次创业,全面建设活力武安、美丽武安、幸福武安的目标,高举“厚德博学,精技强业”的校训,坚持一手抓升学,一手抓就业,面向冀南,辐射全国,为当地农村、企业、行业、社会培养新生产业大军、技能型人才和高层职教生,培养各类专业人才10万余人。对口高考成绩连续13年创全省第一;改革教学模式,推进能力本位项目化教学;开展全日制“送教下乡”,在全市22个乡镇设立武安职教中心分校;每年开展“学术月”活动,申报20多项国家级、省级教研课题、完成校域教研学术成果60余项;创出了“能力本位项目化教学六环节模式”、“用六率价评中职校办学质量与效益”、“推进传统民族文化建设”、“双百工程强师能”、“工学结合的实现形式”、“做好五类课堂”等领先于全省的教研教学模式及亮点工作;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运行机制,校企合作由集团向联盟迈进,努力建设科技型、品牌化、充满吸引力的现代职教中心。
一、圆满完成示范校项目建设
我校自2011年7月开始实施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以来,严格按照三部委批复的《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确定的四个重点专业和两个特色项目的建设规划,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三大领域,完成了示范校项目建设的全部任务。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建成了拥有激光焊、氩弧焊、埋弧焊、电弧焊等6个实训室及车间厂房,固定资产180万元,其中新增76万元。校外实训基地达8家。该专业的在校生人数由建设初期的300多人扩大到现在的600多人,年开展社会培训达1000人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成了电喷发动机、自动变速器、车身电控实训室及汽车拆装车间、汽车检修车间等6个校内实训场地,设备总值达209万元。校外实训基地达7家。开发了全科汽车医生专业。在校生由2011年的200人增加到2013年的400多人,年对外培训达到500人次以上。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在原有10个多媒体机房的基础上,新扩建了2个计算机组装维修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达10家。目前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有在校生1200多人,每年开展社会化培训达1000余人次。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投资180多万元新建了舞蹈室,音乐室、电钢琴室、声乐室。基建投资1560万元、建筑面积7250平方米的艺术中心大楼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室内场馆装修投资2100万元,即将交付使用。在校生由建设之初的110人,增加到现在的300人。两个特色项目建设先后投资486万元,同步收到预期效果。校园信息化工程改造升级项目,对校园网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建起了网络应用信息平台、电子阅览中心和平安校园监控网络。扩展实训服务功能项目,新增26个实训室, 500个实训工位。校内实训基地仪器设备数达到3732台,仪器设备总值达到4490万元。
二、大力推进学生德育养成教育
我校坚持以升旗仪式、入学军训、文艺汇演、劳动周、技能竞赛、学雷锋活动月、春季运动会等作为最基本的学生德育管理工作;将“五个一”活动(即每月一个德育主题,一次主题班会,一项文明礼仪评比、一次黑板报和宣传栏更换,每周一次国旗下讲话)等作为常规性的学生德育养成工作。自2004年以来,我校近万名学生连续八届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近千名学生获得奖项,我校连年荣获“文明风采”优秀组织奖,是河北省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学校。2013年,我校荣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十年成就奖”,是河北省唯一获奖单位,其奖项具有综合代表性,含金量极高,它标志着武安市职教中心文明风采和德育养成工作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其成就得到国家级充分肯定。
三、全面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我校拥有教职工709人,其中专任教师609人,在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85.6%,在“双师型”教师中有50多名教师成为省、市、县中心教研组成员,16名教师成为省名师、优秀骨干教师、教学能手,19人入选全市名校长、名班主任和名教师的“三名”工程。在全校推行能力本位项目化教学改革,推广“定向培、技巧教、情趣学、示范做”十二字教学法和“八字教学策略”,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技能课堂、魅力课堂。2012年我校实施了“双百工程”,开展百名教师下车间学技能,百名教师对岗位修业务的系统工程。我校还针对专业所需、岗位所需、技能所需、不同程度的学生所需,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到德国、新加坡、北京、大连、青岛、广州、石家庄等地培训。2012年4月份,在首届河北省创新教育大会暨河北省创新教育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武安市职教中心能力本位项目化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六环节》的主题报告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四、升学招生平稳较快增长
我校自1999年开始参加全省对口升学,以一枝独秀,勇攀高峰的态势,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可以说,保持了可持续稳定增长,升学成绩一年一个台阶,已连续十三年蝉联全省第一!连续十五年蝉联全邯郸市第一!2013年,在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我校再次取得辉煌成绩:专科以上上线1346人,本科上线382人,再一次创造了我校对口升学的历史新高!我校的招生工作年年火爆,2010年招生3480人、2011年招生3590人、2012年招生3681人、2013年招生3852人。2012年7月,教育部内刊刊登了我校招生火爆的热点新闻,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内刊上作了批示,要求召开中职招生情况分析会,解读我校的招生经验。
五、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
我校在校企合作实践中,由集团向联盟迈进,探索出了“三引、两进、四联”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通过“引设备、引师傅、引项目”入校园,来打造资源支撑的平台;通过“学生进企业、教师进车间”来实现顶岗实习的目标,通过与企业“联合教学实践、教材研制、就业录用、双向培训”来共同培养适合岗位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我校先后与河北金鼎重工、河北华丰等41家企业、16个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跨专业、跨领域的工学结合关系。实施了引企入校、聘师傅进课堂制度,解决了学校在工学结合中的诸多实际问题。在省外多家大中型企业开辟就业基地,如海尔集团、美的集团、富士康公司、青岛特锐德电气公司等,促进了校、企与社会长远的和谐发展。如河北金阳工贸有限公司向学校提供机床等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场地,实现师傅带徒弟,产教结合,定岗培养,直接就业。每年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学生在2300人(次),三年来为本地和合作区域培养输送技能人才万余人,为企业在岗职工培训1.8万人(次)。毕业生就业率100%。
六、切实做好“送教下乡”工作
本着为“三农”服务、为企业服务的宗旨,我校大力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各类短期培训全年不断,年培训万余人次。全面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我校毕业生100%拥有双证书。我校连年参加河北省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我校被确定为武安市综合性职业技能鉴定基地,河北省阳光工程百家品牌基地。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首批星火学校,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我校响应上级有关“送教下乡”培养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的要求,从2009年开始,在全市22个乡镇成人学校设立职教中心分校,培养成人学员。在几年的实践中,我校探索出了“以城带乡、资源互补”的送教下乡体制模式,采用“5+2”、“白+黑”的形式进行授课,受到教育部门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七、热心救助贫困学生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友爱互助、扶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在我们身边还有一群学生,他们渴求知识,热爱学习,品学兼优,却因家庭贫困或遭遇不幸等原因而面临失学或放弃继续升学的机会。为了使每一个贫困学生能有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确保每一个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以达到培养一个职教生、脱贫致富一家人的目标。我校严格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2012年,发放河北省家庭经济贫困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补贴484.6万元。同时,积极协调社会助学基金会对贫困中职生进行资助,三年来发放社会助学金36万元,资助贫困生和残疾学生110人,构建起国家助学金、社会助学金多元救助体系,不让一名中职生因贫弃学。 组织全校教职工开展向贫困生献爱心活动,使全校所有贫困生都不同程度得到救助。籍艳丽同学是我校农林部的一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感觉身体不适,后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直肠癌,为了治病,家中一贫如洗。我校领导和师生获悉后,立即在全校发起了献爱心活动,短短两天时间捐款就达14725元。我校还先后为两名身患白血病的贫困学生捐款合计50000余元,使这些贫困生在毫无希望的时又看到希望,感觉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增强了他们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决心。
总之,我校将以巩固国家示范校、国际生态校、文化传承校、全国百强校、全国德育先进集体、文明风采竞赛“十年成就奖”等成果为重点,把需要职业的人培养为职业需要的人,把技能培养的人深造为培养技能的人,把想求学问的人培育为学问想求的人,进而实现建设现代化大校名校强校的宏伟目标。

回答2:

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