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的角度评价杨贵妃

2024-12-12 20:32:0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一场促使大唐盛世转向衰败的政变一个大唐最美丽的女人一段帝王和绝世美人的不伦之恋一个千年揭不开的生死之谜

公元756年,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变,促使繁盛的大唐王朝由此走向衰败,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公元756年,7月14日,安禄山统领的叛乱军大举攻入长安 接到密报的唐玄宗连夜带领嫔妃以及贴身禁军仓皇出逃。第二天,逃亡队伍到达陕西境内的马嵬坡。就在这时,随行的将士突然起义反叛,当朝宰相杨国忠瞬间死于乱军之中。随后,叛乱的将士将愤怒的矛头指向了杨国忠的姐姐—--玄宗最为宠爱的杨贵妃,这个大唐最美丽的女人。七十多岁的老皇帝李隆基,最终没有保住自己爱妃的生命,一代绝世美女香销玉殒在荒凉的马嵬坡上。

一年以后,那场声势浩大的安史之乱终于平息。大唐的皇宫内传来了此起彼伏的朝拜声,玄宗之子肃宗登上了皇位,玄宗由此退位成为太上皇。

就在这年的夏天,一个月光蒙胧的夜晚,几个神秘的人忽然出现在荒凉的马嵬坡上他们悄悄挖开了当年草草埋葬杨贵妃的坟墓,这些人究竟在找寻什么呢。

四川大学专门研究古代史的专家王炎平教授对这段历史有很详细的了解采访:王教授:当时据记载,去的人把坟墓打开以后,肌肤已坏,就是说遗体已经坏掉了,一年多了么,一年半了,因为唐玄宗回长安是757年,12月初,回到长安,已经一年半以后了,一年半以后这个遗体不存在了,只存在一个香囊,这个香囊是(贵妃)生前佩带的,那么就把这个香囊送给了玄宗。翻开史料,人们发现了关于当年神秘挖墓事件的记载,玄宗皇帝回到长安后,秘密的令宦官改葬贵妃,但是去改葬的人回来却说不见了贵妃的遗体,只带回了贵妃生前携带的香囊。

就在这次挖墓事件之后,长安城内传出了杨贵妃遗体失踪,杨贵妃可能没死的惊天奇闻。贵妃的遗体怎么会失踪呢,人们陷入了迷惑之中。

翻开史料,人们找到了当年马嵬事变,杨贵妃遇难的多数记载:玄宗本纪里记载“命力士赐贵妃自缢” ,同样在杨太真外传里有:缢死 看来多数的史料记载,贵妃确实上吊了。在当时将士叛乱的危急情况下“四军不发”“贼本尚在”。

这里的贼难道指的就是杨贵妃本人吗?叛乱的将士为何对杨贵妃有如此大的仇恨要将其至于死地呢?身为大唐的统治者唐玄宗为何愿意将自己最宠幸的贵妃赐死呢?人们对这些更是疑惑不解,马嵬坡上杨贵妃只有死才是最好的结束吗?

采访王教授:安史之乱的发生,它虽然原因复杂,但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唐玄宗后期政治走向腐败,也就是说唐玄宗的腐败政治要对安史之乱负直接责任,马嵬之变在一定程度上,实际上是对玄宗后期腐败政治的轻率,在对腐败政治的轻率时,杨玉环实际上是代玄宗受过片花。

众所周知,杨贵妃被誉为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绝世佳人,唐玄宗对杨贵妃极为宠爱,杨贵妃在当时的地位上相当于皇后。公元745年8月,本是身为唐玄宗儿媳妇的杨玉环被正式册封为杨贵妃,从此和唐玄宗上演了一段轰轰烈烈的不伦之恋。

杨贵妃的美貌无疑是绝世罕有的, 但是,就是那个深爱着杨贵妃的唐玄宗,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却不能在危急关头保住爱妃的生命。

采访王教授:高力士劝唐玄宗,他讲现在的情况是杨国忠已经死了,贵妃在,诛杀杨国忠的将士心里不安,将士心里不安,陛下就不安,将士安,陛下就安,高力士以一种委婉的口吻,交代了问题的实质,就是说唐玄宗不能留下杨玉环,留下杨玉环,就有可能会对唐玄宗的安全发生影响。

七十多岁的唐玄宗无可奈何之下,将杨贵妃赐死以留全尸。根据新旧唐书里的记载,在当时情势危急的马嵬坡上,杨贵妃主动同意献出自己的生命。杨贵妃在死之前请求去驿站旁边的佛堂祭拜,于是随后被缢死于佛堂。贵妃死后用紫褥裹盖草草的埋葬在佛堂旁边的土坡上,从此这个绝世佳人,孤零零的躺在荒凉的马嵬坡上。

按照这样的推论,当年情势危急的马嵬坡上,杨贵妃应该是上吊死了。但是两年后改葬的人为何没有找到她的遗体呢。民间为何传出杨贵妃可能遗体失踪,贵妃可能没死的惊天奇闻呢。

关于那段神秘的挖墓事件,人们在查找史料的时候发现了新旧唐书两种不同的记载。在旧唐书里说:肌肤已坏,而香囊犹 在。而新唐书里却只有:香囊犹在。也就是说只有香囊,而不见了贵妃的遗体。

新旧唐书的记载为何有这样的 差异呢,难道会是编写人的失误,疏忽了“肌肤已坏”的记载。倘若按旧唐书的说法,肌肤已坏,仍然是可以改葬的,为何去改葬的宦官只带回了贵妃携带的香囊呢。

人们又怀疑贵妃的遗体是否被盗墓的人,盗走了呢?但是这样的说法,似乎很难以成立,在当时危急的时刻下,民间的人是不会很快得知杨贵妃埋葬的地方,而且遗体只是草草的埋葬,没有任何的陪葬品。倘若是盗墓分子所为,就不会留下杨贵妃身上所携带的香囊。

那么新旧唐书哪一个记载才是最准确的呢?旧唐书是唐朝时就记载的,而新唐书是宋朝人根据旧唐书编写的,按常理说应该是旧唐书尤为可信,但是如果是这样,新唐书里也不应该将“肌肤已坏“如此重要的记载删掉。这样的疏漏不得不让后世的人们产生疑惑。唐玄宗改葬杨贵妃的愿望确实也没有实现,这似乎又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回答2:

作为女人,她是大唐盛世的代表,是优秀的舞蹈家艺术家,也体现了那个时期的审美。

作为后妃,她中规中距。没有明显干预朝政,做出祸国殃民的事,但是作为皇帝喜爱的女人,不能提醒丈夫,追求享乐,限制外戚权利,这是她的不足。

安史之乱的发生,主要错则当然不在杨贵妃,但是多少有客观作用,不是完全没有责任。也许作为女人享受丈夫的爱没有错,但是身为贵妃(后宫没有皇后),她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没有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

回答3:

http://baike.baidu.com/view/6644.htm?fr=ala0_1_1

回答4:

杨玉环(公元719-756年):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原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七年719年6月1日生于蜀郡(今四川成都),出身宦门世家,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珪家。
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阳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婚后,两人甜美异常。
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七,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病逝,玄宗因此郁郁寡欢。在心腹宦官高力士的引荐下,唐玄宗把目光投向了武惠妃相似的儿媳杨玉环。
开元二十八年十月,与李瑁成亲五载的杨玉环离开寿王府,来到骊山,此时她才22岁,玄宗则56岁,玄宗先令她出家为女道士为自已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
天宝四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杨玉环自入宫以来,遵循封建的宫廷体制,不过问朝廷政治,不插手权力之争,以自已的妩媚温顺及过人的音乐才华受到玄宗的百般宠爱,虽曾因妒而触怒玄宗,以致两次被送出宫,但最终玄宗还是难以割舍她。直至安史之乱,唐玄宗仅带杨贵妃西逃,在马嵬坡兵谏时,杨贵妃被逼赐死,年方38岁.

杨玉环是历史上有名的美女,以体态丰满,皮肤细腻,性情温和著称于世。她是李隆基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妻子,二十六岁那年使六十一岁的公爹一见钟情,这时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李隆基那时刚死了专宠后宫的武惠妃,六宫佳丽没一个能引起他的兴趣,正值感情上的荒年,蓦然看见丰盈娇憨的儿媳妇,他苍老的心一瞬间年轻了许多,且年轻得大大地失去理智和尊严,竟然不顾人伦天理,甘冒乱伦的恶名,把杨玉环从儿子怀中夺了过来陪他睡觉。杨玉环并不是一个坏女人,她性情忠厚,心地善良,对政治没有兴趣,也没有任何供人指责的劣迹。但李隆基爱她爱得太深了,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她,堕入“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温柔陷阱,忘记了自己对家族和国家的责任,对政务日渐荒疏,末了干脆不上朝,把朝政全权委托给奸相李林甫。李林甫乘机结党弄权,把人性较为充分的朝臣排挤出中央,朝政因此从光明走向昏暗。

李隆基太爱杨玉环了,在占有杨玉环肉体的同时还渴望得到她的芳心。也许是年龄相差太大的缘故,李隆基心底有点自卑,自古嫦娥爱少年,他在杨玉环心中的份量是否超过自己的儿子?他的结论常常是消极的。为了遮掩自己的劣势,他尽力在物质方面“贿赂”杨玉环的心,使她在眼花缭乱灯红酒绿之余感觉到丈夫的伟大。尽管玉环不爱慕虚荣,他仍煞费苦心为她营造一幅纸醉金迷的生活氛氲,上千名织绵刺秀的工匠和几百名雕刻熔造的首饰工日夜不停地为她制作华衣美服和珍宝玩好,不惜巨金从国外购进珍贵的脂粉和香水。杨玉环生长在四川的一个盛产荔枝的地方,她从小就爱吃这种水果,但首都长安因气候寒冷,不出产荔枝这种只有热带才能生长的水果。这种水果只有吃新鲜的才有味,过了几天就味同嚼蜡,而热带出产的荔枝运往长安一般得十多天。有一次杨玉环和皇上谈起儿时趣事,不经意地提起吃不到新鲜荔枝的遗撼。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千方百计想讨杨玉环欢心的李隆基发现机会来了,他象对待国家大事一样,命令驿站用运送加急公文的方式从盛产上等荔枝的福建青田运送荔枝到长安供贵妃享用。运送荔枝的动作本身就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电影镜头:驿马以四足离地的速度狂奔,铃声传到一公里外,下一驿站听到铃声后,日夜都在待命的驿卒,立即上马飞驰。当后马追及前马,两马相并时,马足不停,即在马上将荔枝传递,驿马往往因狂奔过度而倒毙路旁。这本是运送紧急军事公文的行动,李隆基却用来运送荔枝供一个女人享用,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杜枚的一首诗“长安城外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描述这个带有辛酸味的趣事的。联想起李隆基前期的英雄行为,真是前后判若两人,一代英豪竟堕落成这个样子,都是美丽的女人惹的祸。

李隆基如果仅仅是在杨玉环身上堆金子还不致酿成大的灾难,他最不该犯的错误就是给杨玉环的亲族加官晋爵,不但施恩于杨玉环的几个美丽姐妹,让她们拥有巨大权力,还重用她的堂兄杨国忠。这个流氓无赖出身的恶棍,除了吃喝嫖赌搬弄是非打小报告外什么都不会。李隆基是在赌桌上发现他的杰出“才能”的,李隆基成天在女人堆里撕混并没有什么正经娱乐来打发时光,赌博是玩得最多的游戏,因钱来得太容易赌注也很大,于是算赌账成了一件需要动脑筋的差事。杨国忠从小在妓院赌场撕混惯了,对此道颇为精通,经常站在旁边为玩得正有兴头的皇帝和堂妹算赌账。李隆基发现他的赌账算得又快又准,认为他拥有很大的智慧,若不把他的智慧用于治理国家一定是对人才的浪费,于是提拔他作了大官,丝毫也意识不到会算赌账的人一定经常出入赌场。嗜赌的人是没有责任心的,把国家交给没有责任心的人治理等于是把婴儿交给老虎扶养,不是把婴儿吃掉就是把婴儿玩丢了。李隆基把权力赐给杨玉环亲族的举动纯属多余,玉环不懂政治,也没有政治热情,让她的亲人当官在她的心目中不见得是很大的恩典,因此也不会有太大的感动。可见李隆基并不了解他深爱的女人,此举并不能赢得她的芳心,相反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危害,国家一旦受难,他心爱的女人也会跟着遭殃。

纪元七五一年,奸相李林甫死亡,李隆基让杨国忠继任宰相,亲手打开了“潘朵拉魔盒”,把国家一步步地推向灾难的深渊。杨国忠的能力和德行都不能够胜任宰相,但他的裙带关系使他能够胜任。他这个宰相仅兼职就达四十多个,除了贪污索贿赌博玩女人外不知道对国家的责任是什么。一个广大的贪污网在他的手下迅速建立,李林甫手中漏网的几个有良心有责任心的朝臣被进一步排挤出政府,政府成了酷吏和赌徒的世界。杨国忠任用大酷吏鲜于仲通担任剑南军区司令官,鲜于仲通任用小酷吏和大色鬼张虔陀当云南郡守。云南郡距南诏王国的首都大和城直线距离百余公里,是南诏王国到中国朝贡的必经要道。使节入境之后,依南诏的礼节,夫妇要共同拜会地方首长,想不到禽兽不如的张虔陀竟强暴了使节的妻子。这是一个正常男人所不能忍受的羞辱,南诏王国的反应迅速而激烈,第二任国王阁罗凤在忍无可忍之余发兵奇袭云南郡,张虔陀的快乐日子总算到头了,他被愤怒的士兵乱刀砍死,尸体剁成肉酱后喂狗。鲜于仲通动员八万大军为他心爱的部下兼同类复仇,阁罗凤表示谢罪,并表示愿意退出所占领的土地。他警告说:“如果中国逼我太甚,我就投降吐蕃王国,那时整个云南地区恐怕非中国所有。”吐蕃是位于西南的一个强国,是唐帝国在战场上的真正劲敌,如和南诏结盟将取得对唐帝国的战略优势。鲜于仲通这样的昏暴人物是不会为国家着想的,他继续进兵,心想八万大军可以象踩死一只蚂蚁一样踩死卓尔小国南诏,殊不知再强大的军队在他手中也只是一群没有战斗力的乌合之众,是一盘送上门的加了调味品的菜。他的军队意料中的全军覆没,云南全境全部失陷。杨国忠和鲜于仲通一样,动员倾国兵力对南诏王国发动了一连串报复性的攻击,统帅全是鲜于仲通一类的人物,因为杨国忠不可能任用优秀的统帅。这样的军队是没有取胜的可能的,他们每天都在万山丛中被击败,前后共死二十万人。中国所能征调的精锐部队死亡殆尽,为随后的“安史兵变”创造了条件。

西南的销烟还未散尽,杨国忠又在北方点燃了更大的战火。范阳军区司令官安禄山是一个粗犷干练且对皇帝忠心耿耿的将领,打心眼里瞧不起能力不如他的酒肉宰相杨国忠,对他也不维持应有的尊敬,就更不用说象其他军区司令官一样进贡巨额财物了。杨国忠不能忍受这种轻蔑,决心打击他,于是诬以谋反的法宝出笼,向李隆基一再告密,李隆基一再不相信。但在那种形势下,没有人保证李隆基下一次仍不相信。纪元七五五年,杨国忠采取“逼他反”的手段,派遣警备部队包围安禄山在长安的住宅,逮捕他的宾客全部处死。这是安禄山要想不采取激烈反应也不可能,他知道向皇帝申诉没有用,所有的奏章都不能越过宰相这一关,他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叛变,用武力为自己讨回公道。他决心叛变,率领蕃汉混合兵团十七万人南下,宣称讨划杨国忠。杨国忠大为兴奋,因为事情终于证明他料事如神,可以顺理成章地把安禄山缉拿归案。不过安禄山兵团战斗力很强,朝庭能够用于作战的军队全死在云南,地方部队根本不能抵抗安禄山的铁骑兵。结果安禄山兵团一路势如破竹,深入七百公里,渡过黄河,攻陷东都洛阳。明年再向西进击,攻陷潼关,通往长安的门户打开了。李隆基带着杨氏姊妹从长安仓惶出逃,一直逃到距长安六十公里的马嵬驿。当杨国忠正在暗中庆幸自己的英明时,他恶贯满盈的日子来到了,愤怒的禁卫军包围行宫,乱箭射死杨国忠,屠灭他的全家,包括他的儿女和杨玉环两位拥有极大权力的美丽姐妹。杨国忠致死还瞪大双眼看着插在前胸密密麻麻的箭杆,不明白他英明的“果实”何以是这等货色。为了防备复仇,禁卫军要求皇帝处死杨玉环,李隆基在无奈之余只好把她绞死。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四句诗“花钿委地无人收,翠铙金雀玉骚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真实再现了当时的悲剧场景。

现在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李隆基对杨玉环的爱浅一点,或者爱得明智一点,不让她的堂兄杨国忠作大官,所有的灾难都不会发生,李隆基会和杨玉环恩爱白头,杨玉环会风光一生寿终正寝,也不至在风华正茂之年“零落为泥碾作尘”,她的家族也不会灭亡。李隆基那糊涂过份的爱不仅害了自己的国家,也害了自己倾心挚爱的女人。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杨玉环不是那样温婉美丽,李隆基也不会在温柔乡中陷得那样深,究竟是谁的过错,还是女人的美丽惹的祸。

安史兵变的后果是惨重的,战区的生灵减少了十分之九,黄河两岸的臣民挖树皮掘草根充饥,用纸糊的衣服御寒,繁华盖世的洛阳成了一片焦土。经过这场巨变,唐王朝的强盛时期结束了,自此进入了不可挽回的衰落。中国成为世界帝国的希望也自此化为泡影。杨玉环不仅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而且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回答5:

对,是一好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