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主题馆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内永久性主题场馆——世博会是世博园区内第二座正式开工的永久性场馆。
世博会演艺中心
世界气象馆
世界气象馆位于浦东世博园区内B片区国际组织02地块,总建筑面积为1230平方米,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与联合国馆为邻。展馆的主题是“为了人民的平安和福祉”。
------------------
逛完了热门的中国馆后,争奇斗艳的世界各国展馆也是不能错过的一场视觉盛宴。由于时间紧,场馆众多,在各国展馆的探营中,记者只能坐在车上走马观花进行外围参观,一路上上海世博局工作人员详细地讲解,多数场馆也一一撩开了神秘的面纱。这里,记者带你提前领略一下部分展馆的特色和亮点吧。
【A区】 亚洲国家馆
感受顶级先进科技魅力
日本馆
一进入A区,迎面就看到一座吸引人的建筑。“这是日本的紫蚕岛,是一座会呼吸的展馆。”随着介绍,一座有着“凹槽”和“触角”寓意着生命体的“嘴巴、耳朵、鼻孔和手指”半圆形的紫色大穹顶呈现在记者眼前。
据悉,日本专门为此次盛会开发40多项最尖端技术,其中大部分技术为全球首创或达到世界最大规模水平。
整个日本馆外部覆盖一层带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超轻“膜结构”,白天能透过阳光,还能利用太阳能发电,让建筑物在夜晚闪闪发光。
沙特馆
在中国馆的右前方不远处,有个外形独特的“月亮船”,它就是沙特国家馆,也是上海世博会上对国家馆建设“最阔绰”的展馆,沙特政府的投入超过10亿元人民币。这是沙特专为世博会打造的一艘契合中东地理元素并具有伊斯兰文化特点的“月亮船”,它的规模仅次于中国馆,是本次世博会的第二大展馆。
“月亮船”不仅外观壮丽,馆内还配有全世界最大的IMAX3D影院,观众可以在空中步道上自由走动,非常值得一看。
印度馆
印度馆的设计灵感缘自桑奇佛塔,巨大的红色圆顶,似乎已经表明了其独到之处。
整个建筑混搭了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耆那教、锡克教以及基督教中经常出现的建筑风格,被称为“不可能的建筑”。不过不可能已经变成了现实,于是人们可以在这个充满着肃穆氛围的场馆里,去领略一番印度的文化―――在印度馆中,影片、演出、美食和特产都昭示着其国家的风土人情,而印度城市、文明千百年来的万千变化,都将在这一场馆中得以体现。
【B区】东南亚及大洋洲国家馆及国际组织馆
展示现代城市的优质生活
新加坡馆
在B区的新加坡馆,外形如同灵动的音乐盒,由四根支柱撑起,通过缓坡和楼梯的巧妙连接,音乐喷泉、视听互动与屋顶花园等诸多特色景观元素,形成一曲完美的协奏曲,表达出城市交响曲的主题以及新加坡独有的韵律与节奏。
澳大利亚馆
在世博园的中心地带,工作人员指着一座红褐色,有着柔美曲折轮廓线的场馆介绍道,“这是澳大利亚馆,设计师希望它能让人们一眼就看出澳大利亚的地理风貌,比如,红赭色的泥土、蜿蜒曲折的海岸线。”记者眼前的展馆形状果然如此。
整个展馆集趣味、休闲、文化等元素于一体,适合各年龄段的参观者游玩。
值得称奇的是,该馆的外部采用的是特殊的耐风化钢覆层材料,外墙的颜色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C区】欧洲、非洲和美洲国家馆
体验欧式的浪漫和飘逸
德国馆
外观飘逸的德国馆,内部同样飘逸流畅。“严思”和“燕燕”这两位特殊虚拟的讲解员,将带领人们领略德国馆的轻盈与飘逸,当穿过那一条点缀着典型都市画面的“动感隧道”,跃入眼帘的就是“和谐都市”内布置奇妙的体验空间。展厅内“动力之源”巨大金属球,会随着人群的动作及呼声做出各种回应,参观者可体验一番。
英国馆
如果说中国馆体现的是气势恢宏之美,那么英国馆则可说是简洁灵巧的经典之作,也是最让人惊艳的展馆。一座名为“创意之馆”的展馆面积6000平方米,主体为6层建筑,6万根纤细的透明亚克力(一种化学材料)“触须”向外伸展,随风摇曳,犹如一朵美丽的蒲公英。
英国馆的核心部分是“种子圣殿”,参观者在进入“圣殿”之后会发现每根亚克力杆里都含有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种子,它象征着英国对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诠释,同时也向公众展示了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带来的创意和巨大潜力。
法国馆
法国的浪漫闻名遐迩,在上海世博会上,漂浮于水面的法国馆将浪漫演绎得更加诗情画意:溪流沿着法式庭院流淌,小型喷泉和水上花园点缀其间,感性的设计外观构成了一个清新凉爽的水世界。
从排队等候区开始,参观者就身处纯正的法式庭院中。参观路线的一侧是视觉效果突出的影像墙,法国老电影的片断和现代法国的图像,都在阐述关于法国的城市印象。
美国馆
美国馆给人带来的视觉、听觉冲击将是一种无以复加的强烈。据了解,该馆由一支500多人组成的团队完成,会给人带来很多惊喜:比如,NBA篮球明星科比会在入口处蹦出来,用普通话说:“你好,欢迎参观美国馆!”比如,场馆内会展示4D技术的电影,电影里下雨,场馆内也会“下雨”。可以预期,冲着美国馆的名头,将有很多人排队,为此,美国馆贴心地在场馆外种植了大量树木,让大家排队的时候不被日头毒晒。
加拿大馆
瑞士馆
非洲联合馆
长颈鹿、羚羊、特色乐器以及风情舞蹈等非洲元素,点缀在几抹抢眼的粉红、橘黄艳丽的色彩中,这就是非洲联合馆的外墙,这些生动强烈的场景,很快就会抓住你的眼球。
该馆是上海世博会联合馆中面积最大、参展方最多的展馆,共有42个非洲国家和非洲联盟入驻非洲联合馆,它们将共同展现一个神秘刺激的非洲大陆。
【D区】 企业馆
展示最新技术
上海世博会还有个非常特别的区域,就是由中国船舶馆、汽车馆、航空馆、通讯馆和民营企业馆等组成的18个企业馆。在“天使之眼”的汽车馆里,记者看到,硕大的建筑上开了一个大窗口,像一双眼睛注视未来,“它将展示2030年汽车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改变什么。”工作人员介绍道。
被昵称为“魔方”的上海企业联合馆屋顶上建有2200平方米太阳能集热屏,收集太阳能生成的95℃热水,就能通过超低温技术发电,为“魔方”不断变幻提供清洁能源,这是我国自主研发、全球首创的最新技术。
【E区】 城市最佳实践区
模拟街区感受“微缩世界生活理念”
城市最佳实践区是此次世博会的一个亮点,它位于浦西,汇聚了50个全球优秀城市案例,因此有“世博会展中展”和“未来生活试验场”之称。
徜徉在由这些城市实物案例组成的模拟街区中,就是在体验一部“穿越小说”:一会儿可以在上海石库门老房子“沪上?生态家”里找找有编号的上海石库门老砖头,看看机器人女仆烧菜;一会儿就可以到德国“汉堡之家”做做客,看看汉堡人怎么把公寓和办公楼融为一体;再逛逛,竟然发现已身处圣城麦加米纳山谷的“帐篷城”里,沙特阿拉伯人会告诉你如何用“帐篷城”的方法来解决“4平方公里容纳300万人”(相当于60平方米住45个人)的大难题。还有来自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的案例,就算走马观花也能有不小收获。
世博会主题馆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内永久性主题场馆——世博会是世博园区内第二座正式开工的永久性场馆。
世博会演艺中心
世界气象馆
世界气象馆位于浦东世博园区内B片区国际组织02地块,总建筑面积为1230平方米,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与联合国馆为邻。展馆的主题是“为了人民的平安和福祉”。
------------------
逛完了热门的中国馆后,争奇斗艳的世界各国展馆也是不能错过的一场视觉盛宴。由于时间紧,场馆众多,在各国展馆的探营中,记者只能坐在车上走马观花进行外围参观,一路上上海世博局工作人员详细地讲解,多数场馆也一一撩开了神秘的面纱。这里,记者带你提前领略一下部分展馆的特色和亮点吧。
【A区】 亚洲国家馆
感受顶级先进科技魅力
日本馆
一进入A区,迎面就看到一座吸引人的建筑。“这是日本的紫蚕岛,是一座会呼吸的展馆。”随着介绍,一座有着“凹槽”和“触角”寓意着生命体的“嘴巴、耳朵、鼻孔和手指”半圆形的紫色大穹顶呈现在记者眼前。
据悉,日本专门为此次盛会开发40多项最尖端技术,其中大部分技术为全球首创或达到世界最大规模水平。
整个日本馆外部覆盖一层带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超轻“膜结构”,白天能透过阳光,还能利用太阳能发电,让建筑物在夜晚闪闪发光。
沙特馆
在中国馆的右前方不远处,有个外形独特的“月亮船”,它就是沙特国家馆,也是上海世博会上对国家馆建设“最阔绰”的展馆,沙特政府的投入超过10亿元人民币。这是沙特专为世博会打造的一艘契合中东地理元素并具有伊斯兰文化特点的“月亮船”,它的规模仅次于中国馆,是本次世博会的第二大展馆。
“月亮船”不仅外观壮丽,馆内还配有全世界最大的IMAX3D影院,观众可以在空中步道上自由走动,非常值得一看。
印度馆
印度馆的设计灵感缘自桑奇佛塔,巨大的红色圆顶,似乎已经表明了其独到之处。
整个建筑混搭了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耆那教、锡克教以及基督教中经常出现的建筑风格,被称为“不可能的建筑”。不过不可能已经变成了现实,于是人们可以在这个充满着肃穆氛围的场馆里,去领略一番印度的文化―――在印度馆中,影片、演出、美食和特产都昭示着其国家的风土人情,而印度城市、文明千百年来的万千变化,都将在这一场馆中得以体现。
【B区】东南亚及大洋洲国家馆及国际组织馆
展示现代城市的优质生活
新加坡馆
在B区的新加坡馆,外形如同灵动的音乐盒,由四根支柱撑起,通过缓坡和楼梯的巧妙连接,音乐喷泉、视听互动与屋顶花园等诸多特色景观元素,形成一曲完美的协奏曲,表达出城市交响曲的主题以及新加坡独有的韵律与节奏。
澳大利亚馆
在世博园的中心地带,工作人员指着一座红褐色,有着柔美曲折轮廓线的场馆介绍道,“这是澳大利亚馆,设计师希望它能让人们一眼就看出澳大利亚的地理风貌,比如,红赭色的泥土、蜿蜒曲折的海岸线。”记者眼前的展馆形状果然如此。
整个展馆集趣味、休闲、文化等元素于一体,适合各年龄段的参观者游玩。
值得称奇的是,该馆的外部采用的是特殊的耐风化钢覆层材料,外墙的颜色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C区】欧洲、非洲和美洲国家馆
体验欧式的浪漫和飘逸
德国馆
外观飘逸的德国馆,内部同样飘逸流畅。“严思”和“燕燕”这两位特殊虚拟的讲解员,将带领人们领略德国馆的轻盈与飘逸,当穿过那一条点缀着典型都市画面的“动感隧道”,跃入眼帘的就是“和谐都市”内布置奇妙的体验空间。展厅内“动力之源”巨大金属球,会随着人群的动作及呼声做出各种回应,参观者可体验一番。
英国馆
如果说中国馆体现的是气势恢宏之美,那么英国馆则可说是简洁灵巧的经典之作,也是最让人惊艳的展馆。一座名为“创意之馆”的展馆面积6000平方米,主体为6层建筑,6万根纤细的透明亚克力(一种化学材料)“触须”向外伸展,随风摇曳,犹如一朵美丽的蒲公英。
英国馆的核心部分是“种子圣殿”,参观者在进入“圣殿”之后会发现每根亚克力杆里都含有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种子,它象征着英国对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诠释,同时也向公众展示了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带来的创意和巨大潜力。
法国馆
法国的浪漫闻名遐迩,在上海世博会上,漂浮于水面的法国馆将浪漫演绎得更加诗情画意:溪流沿着法式庭院流淌,小型喷泉和水上花园点缀其间,感性的设计外观构成了一个清新凉爽的水世界。
从排队等候区开始,参观者就身处纯正的法式庭院中。参观路线的一侧是视觉效果突出的影像墙,法国老电影的片断和现代法国的图像,都在阐述关于法国的城市印象。
美国馆
美国馆给人带来的视觉、听觉冲击将是一种无以复加的强烈。据了解,该馆由一支500多人组成的团队完成,会给人带来很多惊喜:比如,NBA篮球明星科比会在入口处蹦出来,用普通话说:“你好,欢迎参观美国馆!”比如,场馆内会展示4D技术的电影,电影里下雨,场馆内也会“下雨”。可以预期,冲着美国馆的名头,将有很多人排队,为此,美国馆贴心地在场馆外种植了大量树木,让大家排队的时候不被日头毒晒。
加拿大馆
瑞士馆
非洲联合馆
长颈鹿、羚羊、特色乐器以及风情舞蹈等非洲元素,点缀在几抹抢眼的粉红、橘黄艳丽的色彩中,这就是非洲联合馆的外墙,这些生动强烈的场景,很快就会抓住你的眼球。
该馆是上海世博会联合馆中面积最大、参展方最多的展馆,共有42个非洲国家和非洲联盟入驻非洲联合馆,它们将共同展现一个神秘刺激的非洲大陆。
【D区】 企业馆
展示最新技术
上海世博会还有个非常特别的区域,就是由中国船舶馆、汽车馆、航空馆、通讯馆和民营企业馆等组成的18个企业馆。在“天使之眼”的汽车馆里,记者看到,硕大的建筑上开了一个大窗口,像一双眼睛注视未来,“它将展示2030年汽车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改变什么。”工作人员介绍道。
被昵称为“魔方”的上海企业联合馆屋顶上建有2200平方米太阳能集热屏,收集太阳能生成的95℃热水,就能通过超低温技术发电,为“魔方”不断变幻提供清洁能源,这是我国自主研发、全球首创的最新技术。
【E区】 城市最佳实践区
模拟街区感受“微缩世界生活理念”
城市最佳实践区是此次世博会的一个亮点,它位于浦西,汇聚了50个全球优秀城市案例,因此有“世博会展中展”和“未来生活试验场”之称。
徜徉在由这些城市实物案例组成的模拟街区中,就是在体验一部“穿越小说”:一会儿可以在上海石库门老房子“沪上?生态家”里找找有编号的上海石库门老砖头,看看机器人女仆烧菜;一会儿就可以到德国“汉堡之家”做做客,看看汉堡人怎么把公寓和办公楼融为一体;再逛逛,竟然发现已身处圣城麦加米纳山谷的“帐篷城”里,沙特阿拉伯人会告诉你如何用“帐篷城”的方法来解决“4平方公里容纳300万人”(相当于60平方米住45个人)的大难题。还有来自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的案例,就算走马观花也能有不小收获。
(本文来源:广西新闻网 )
上海世博会澳门馆效果图
世博会巴基斯坦馆
上海世博会日本馆
世博会台湾馆
-------------------------
有几根柱子组成没人数吧,好像也没啥寓意,但关于多种红色的运用,及斗拱的设计,四面的篆字等等却是很有说道的
作为整个世博园区体量最大的展馆之一,中国馆红色“外衣”的选择,不仅关系到中国馆和世博园区的最终美学效果,而且是这种“中国红”所代表、传达的中国人的情感和理念能否被国人和世人认同的关键因素,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宋建明教授从事色彩学研究已有近30年时间。他加入了这一“红色追寻之旅”,最终用7种不同的红色为中国馆调色,其中“外衣”用了4种红色。4种红色,有民俗、传统、时尚、现代之分。
一些国外专家认为,中国馆外观红色的寻找过程,不仅表现出中国人对色彩同样有着科学、理性的分析和诠释,而且让世界从中了解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观念,即中国人想以千百年来积淀形成的“心中的红”,向世人传达喜庆、吉祥、欢乐、和谐的情感,而这与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是一致的。
经过同样具有创新意义的努力,中国馆的墙体铝板被赋予类似“长城”形状的肌理,这种凹凸不平的“中国红”铝板,更具立体感,能在同一种光线下呈现层次更加丰富的色彩。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夜间灯光投射以及不同视觉高度条件下,中国馆墙体均能形成统一、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副局长丁浩认为,中国馆最终披上的“中国红”,象征着中华民族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可以视为对“中国红”概念的经典诠释。
中国馆墙体及馆内披上的“中国红”,象征着“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
中国红:朱砂、丹红、辰砂、朱红……对于“中国红”国人并不陌生,而一提起这个词,许多人自然而然地会想到故宫经典的红色。但有人认为,“故宫红”的沉稳与经典,是通过与周边金黄色的屋檐、白色的汉白玉桥、灰色的大地等物体对比产生的,而中国馆处在超过5平方公里的上海世博园区里,背景色相对单调,如果一味照搬,效果未必佳。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给“中国红”下定义成了一件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事:究竟怎样的一种“红”,才最能代表中国?才能让“东方之冠”在世博园区诸展馆建筑群中脱颖而出?
宋建明语:说起“中国红”,人们会说,不就是故宫、天安门、鞭炮、中国结、红蜡烛那些类型的红色吗?但真要给这个词下个准确的定义还真不容易。之前有人指着中华烟的烟盒说,这个红色不是挺中国的吗?但把这个红色放大无数倍后,马上就感觉“飘”起来,稳重不足。我们做过故宫色彩研究,发现所谓“故宫红”其实包含很多种红色,墙是一类,不同的墙有不同种的红;门是一类,不同的门有不同的红;影壁、柱子上的红都不同;而最鲜艳的红存在于殿式建筑横梁上的彩绘中。接受任务后,我们回到杭州,不仅立即做起建筑模型,而且还把杭州城里能见到的各种各样的红色纸和颜料都买来,不断组合调色和配色。反复试验之后,我们得出结论:靠一种红色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中国馆的“中国红”应该是一个红色组群,它是一个一脉相传、多种组合、和而不同的组合,其正确定义就是:正色之红,艳丽而不失沉着
5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