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层层序边界的识别
地层层序划分是进行等时地层对比的基础。层序是以不整合或与之相对应的整合作为边界的一套相对整一的、有成因联系的地层序列。有时层序的界面在盆地的边缘表现为不整合面,往盆地中心则过渡为整合面。因此,层序识别的关键是识别和确定不整合面,然后才能进行等时性追踪对比。综合露头地层接触关系、岩性组合、古生物组合、地震反射特征和测井曲线等资料,百色盆地沉积地层可以识别出4个层序边界3套层序。
1.第一个层序界面(SB1)
该界面是中、新生界的分界面,为中三叠统兰木组与上覆六吜组之间的角度不整合面,对应地震剖面上的Tg反射界面。T g反射波组与上覆地层反射波组呈假整合接触,一般呈平行状,在地层较坚硬的地区,则形成潜山地貌,其Tg反射波组比较杂乱,但反射能量、振幅较强(图2.9),在灰岩较厚的地区,出现眼球状反射结构。中三叠统为槽、台相砂泥岩互层及碳酸盐岩沉积,在沟槽区主要是巨厚的细粒砂泥岩沉积,台地区则为碳酸盐岩沉积。三叠系经历了印支、燕山运动抬升后长期遭受风化剥蚀,形成了凹凸不平的古地貌特征。六吜组为晚古新世沉积的地层,岩性为陆相紫红色砾岩和泥岩夹砂岩,缺少古生物化石,为干热气候条件下的沉积产物,与下伏中三叠统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上下地层产状存在明显差异。该界面为区域性角度不整合,盆地内易于追踪对比,地震反射振幅中至强,连续性较好,在盆地的南部斜坡带上可明显看到地层超覆现象。
2.第二个层序界面(SB2)
该界面为下第三系那读组与百岗组之间的整合面,局部为不整合,地震剖面上对应TE3反射界面。在盆地东部,波组由4个相位组成,频率、振幅稳定,反射能量较强,连续性好(图2.9),易于追踪和对比。在东部坳陷的那养—那塘—杨屋断层南北两侧,波组特征明显存在差异,断层以北的波组反射能量、相位的连续性不如断层南侧,并见波组超覆在下伏波组之上,说明在那读期末至百岗早期,湖盆水体曾一度萎缩,北部边缘地区曾出现短暂的沉积间断和剥蚀现象。TE3波组在西部坳陷较深部位的六塘凹陷带,由5~7个相位组成,频率较稳定,但反射能量比东部弱,连续性也差。该界面在电测曲线上表现为视电阻率由低阻变为高阻的漏斗状,自然电位曲线突变为指状、箱状或钟形。岩性特征为由浅湖、半深湖相暗色泥岩突变为滨浅湖相或河流相的砂岩。
图2.9 地震界面反射特征
3.第三个层序界面(SB3)
该界面为百岗组与伏平组之间的整合面,地震剖面上对应TE4反射界面。TE4分布在T87-62测线以东,波组由2~3个强相位组成(图2.9),中等至次高频、较强振幅,连续性为较好至好,在东部坳陷的大部分地区波组横向上较好追踪对比。从波组反射特征上看,该波组由盆地边缘向沉积中心退缩,显示出此时期湖盆已开始出现抬升现象。
4.第四个层序界面(SB4)
该界面为伏平组与建都岭组之间的整合面,地震剖面上对应TE5反射界面。该波组由1~2个相位组成,次高频、较强振幅,在东部坳陷的中央地带相位连续性较好。
(二)层序及体系域划分
通过地震、岩心、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识别出具有年代地层学意义的Tg、TE3、TE4和TE5等地震反射界面,这些反射界面均为层序的界面。根据这些反射界面,将百色盆地下第三系沉积地层划分为3个层序:即Tg~TE3为第Ⅰ层序,地质层位相当于六吜组至那读组的沉积地层,在地震剖面上,该层序底部存在上超、下超等不整合现象。地震波反射特征为:下部杂乱至亚平行反射结构,过渡为中部的平行至亚平行,至上部变为低连续性平行状反射。TE3~T E4为第Ⅱ层序,地质层位相当于百岗组,地震反射特征主要为中振幅、中连续性、平行至亚平行状,在盆地的边缘地区可见到上超现象。TE4~TE5为第Ⅲ层序,地质层位相当于伏平组,地震波反射特征为中至高频、中振幅、中连续性、平行至亚平行状地震相,局部地区可见上超现象。
以Vail等人的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百色盆地的陆相残留型特点,将层序Ⅰ和层序Ⅱ进一步划分为三种类型的体系域,即低位体系域(LST)、水进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伏平组为非含油气地层,因此,不再对其进行体系域的细分工作。
水进体系域与低水位体系域的分界面为初始湖泛面(首泛面),而高位体系域与水进体系域则以最大湖泛面为分界面(表2.1)。一个完整的地层层序,湖平面总是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完整变化周期,各体系域与湖平面的升降关系如图2.10所示。由此可见,划分体系域的关键是识别初始湖泛面和最大湖泛面。所谓湖泛面是指分隔新老地层的一种界面,穿过该界面则存在水体突然增加。初始湖泛面是指湖水由最低位置第一次向湖岸进侵的一个湖泛界面。最大湖泛面是指湖平面快速上升,岸线不断向陆迁移,湖盆新增可容空间足够大,陆源碎屑物质供应不足,整个湖盆处于欠补偿状态,大部分地区为较深水-深水环境,粗粒物质沉积区向物源区后退,湖区则沉积细粒物质,此时期机械悬浮沉积、有机沉积、碳酸盐沉积作用占主导地位,沉积速率小。因此,最大湖泛面附近时期所接受的沉积称为密集段或凝缩段(CS),该层段内缺乏陆源物质,生物群的分异度和丰度在整个层序内是最大的,具有最强的生烃能力。
表2.1 百色盆地地层层序体系域划分表
图2.10 湖平面升降曲线与体系域对应关系图
从百色盆地的实际资料来看,层序Ⅰ的凝缩段岩性主要为深灰色、灰黑色的泥岩,质纯,有机质含量和丰度高,是盆地的主要烃源岩。百色盆地的形成、发展、消亡历史经历了断陷期、坳陷期和萎缩期3个阶段,层序Ⅰ(六吜组—那读组)形成于分地的断陷期,而层序Ⅱ(百岗组)形成于坳陷期,层序Ⅲ(伏平组)—建都岭组则形成于盆地抬升萎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