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扦插繁殖的成活率?

2025-02-02 23:56:1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1)插穗选择 由于花卉的遗传特性不同,因而不同种类的花卉插穗的生根难易不同。有些种类容易生根,如菊花、矮牵牛、香石竹等草本花卉和橡皮树、巴西铁、富贵竹等,有些花卉较难生根,如芍药、宿根满天星、补血草等和山茶、桂花、南天竹等。插穗的生根能力常随母株年龄的增加而降低,母株年龄越大,生根能力越低。反之,幼年母株,由于其阶段发育年龄轻,营养状况较好,因而细胞的分生能力强,有利于生根。同时,母株的着生位置其营养状况也有所不同。为此,扦插采条时,应注意所选的母株要具备品质优良、生长健壮和无病虫害等条件。在同一种花卉上,最好在幼株母株上选择当年生中上部向阳生长的枝条,并注意剪取节间较短、枝条粗壮、叶芽饱满的枝条作插穗,这样的插穗扦插容易生根。但应注意不宜选用即将开花的枝条或徒长枝作插穗,否则不易生根。

(2)插前处理 扦插前插穗使用生长素类的生根促进剂处理,可以有效地促进插穗提早生根。常用的生根促进剂有萘乙酸、吲哚丁酸等。

(3)基质选用 扦插宜选用质地疏松、保温、保湿、透气性能良好的基质。如蛭石、珍珠岩、河沙、泥炭、炉渣、砻糠灰混合基质等。此外,pH对某些花卉产生不定根影响较大,以选用pH 7(即中性)的基质有利于生根。

(4)插后管理 扦插后的管理,直接影响插穗的生根速度,甚至影响插穗的成活。插后管理的中心是调节温度、湿度、光照、氧气等。

①温度 不同种类的花卉,有不同的生长适温,一般花卉插穗生根的适温为20~25℃,原产热带的花卉,如茉莉、米兰、龙血树、朱蕉等,宜在25℃以上。如扦插苗床的温度高于气温3~5℃,则更利于插穗生根。

②湿度 包括空气湿度和基质湿度,湿度也是插穗成活的关键。扦插后空气湿度要高,以保持在85%以上为好。空气湿度越高,越能减少插穗水分蒸腾。若空气湿度低,极易失去水分平衡,导致插穗干枯而死。但基质湿度要适度,基质含水量一般保持50%~60%为宜。含水量太高,易使插穗腐烂。应注意,扦插初期宜稍湿,后期宜稍干,以利生根。

③光照 嫩枝扦插,需要光照。但光照度又不宜太大,而以适度光照为宜。因为适度光照(一般约为20%~30%)可以提高基质温度,促进生长素形成诱导生根,并可促进光合作用积累养分加速生根。若光照过强,插穗温度就会增高,水分蒸腾随之加快,容易导致插穗萎蔫。因此扦插初期应适度遮阴,后期随着根系的生长逐渐延长光照时间。

④氧气 基质中氧气是插穗生根必不可少的。如果基质中氧气含量太少,就会造成插穗腐烂,使扦插失败。因此,扦插时应选用疏松透气的基质,同时不能插得太深。

回答2:

(1)选择优质插条。选择当年生中上部向阳的枝条,要求节间较短、枝条粗壮、芽尖饱满。不宜选用即将开花的枝条和徒长枝。在同一枝条上,硬枝插宜选用中下部的枝条,而菊花等宜选用嫩头部位。
(2)选用适宜插条生根的扦插基质。这种基质应具备疏松、保温、保湿、透气性能良好等特点。
(3)插前处理插条。插前先把剪好的插条放入清水中浸泡数小时,让其充分吸水后再扦插;对于一些剪枝后流出大量汁液的花卉,应注意立即将插条基部切口涂上草木灰,以防汁液外流,这样既可防止养分流失,又可减少病虫感染;使用生长调节剂(萘乙酸、吲哚丁酸等)处理,有促进生根的效果。
(4)创造适合插条生根的环境条件。华北等地露地嫩枝扦插,适期为6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这段时间正值华北雨季,能较好地满足插条生根所需要的温、湿度条件,有利提高扦插成活率。
(5)插后要精心管理。插后要保持插条的水分平衡。水分过多易引起插条基部腐烂死亡;水分过少,又会影响插条生根,甚至枯死。正确的做法:一是扦插时注意使插条与基质密接,以利插条吸水和保湿;二是插后浇一次透水后,以后浇水不能过多,只保持基质湿润不干即可;三是插床上方要覆盖塑料薄膜,这对保持空气湿度非常有效。还要在薄膜上方加盖1~2层芦苇帘遮阴降温。气温高时要注意将薄膜打开通风降温。插条生根后要及时逐步揭去塑料薄膜,使其逐渐多见阳光。

回答3:

跟大家分享一个成活率几乎是百分百的植物繁殖方法,高压法

回答4:

扦插花卉不成活,换这些土壤试试,生根速度快根系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