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比以前进步,但娱乐圈受资本控制太严重,整个娱乐圈过于浮躁,太急功近利。先说资本,太喜欢干涉拍摄,总是要求按他的意思去拍,临时修改剧本,临时换导演和演员,还要硬插一大堆广告,也不管多违和。在资本的压力下, 只能选择最保守的模式,大部分预算都用于请些人气高的小鲜肉小花旦,拼命赶拍,演员也没法好好酝酿情绪,而且为了省钱,经常是左省右省,该省的不省,不该省的却拼命省,质量肯定会下降的。为了捞快钱,尽是翻拍些所谓高人气的小说,也不管合适不合适,自己有没能力拍好。必须得说,小说跟影视剧完全两回事,一个强调阅读时想象的快感,另一个则强调镜头的表现力。但很多剧组还是没意识到这种问题,一味盲目跟风,版权买下了了,才发现不行,也只能硬着头皮拍。而且目前的拍摄方式,大部分是一股脑拍完,不像季播剧能比较好控制质量和成本。国内开始出现些季播剧,但基本都是假季播,在剧情不抢眼的前提下,硬是塞入季播的模式,剧情注水,拉长时间,反而起了反作用,进一步消耗了观众对剧的耐心。
比如说《何以笙箫默》,阅读能想象人物内心活动,但拍出来不行,人物表情呆滞,没有表现力,很难表现出那种大量的细腻内心活动。《诛仙》改编得太狗血,特效也太小家子气,原作者都大骂毁了他的作品。而腾讯做动画版的《斗破苍穹》,腾讯为了省钱就把游戏组的调来做动画,还非要什么盲目追求3D,非要也不管合适不合适,做出来的人物建模太违和,尽是游戏感,表情动作很僵硬别扭,衣服和造型很不恰当,风格莫名其妙,乱七八糟,比诛仙还毁经典,远不如小说和漫画版的好看,只是声优和配乐比较好。腾讯式资本,太急功近利,而且是外行指导内行,简直是祸害无穷。玄幻小说,天马行空,这种翻拍是很难拍的,没找对导演,没找到制作组,还有特效非常关键,一般做不好就会毁经典。
太痴迷于搞什么明星阵容,或是捧自己旗下的演员,根本不管这个外形气质是否合适,也不管他们有没演技。比如钟汉良版的《天龙八部》,居然弄个韩国小鲜肉过来,无论相貌、气质、服装,钟汉良本身就是个奶油小生,表现不出北方民族的豪迈大气,也没有乔峰的桀骜不羁。怎么看都感觉违和。那些老板或导演根本就不了解观众想要什么,他们理解就是,观众根本不懂戏,随便弄些明星就行了,剧本随便编,道具随便弄,有粉丝捧场,就保证赚钱。既然这么容易赚钱了,还何必认真拍戏呢?在这种思想下,当然就很难拍好戏。
而且相对那些老戏骨而言,这些小鲜肉小花旦,普遍价高演技低,而且脾气大,要求多多,经常要求总局带私人化妆师和厨师,迟到早退,动辄就喊累要停,经常是一天赶两三场,这边露下面,那边露下面,要不干脆就让替身来,很不敬业。根本不懂演技,而且导演和老演员的, 也没有指导好。大部分预算就用于请明星了,根本就没多少钱真正用于制作。这根本上, 还是得怪那些老板和导演太急功近利,在这网络时代,流量为王,流量小生小花旦当道,有流量,演技再烂,再不敬业,只要有很多粉丝捧场就是赚,演技再好,再敬业,但没名气,没大量粉丝,整体制作水平再高,但曲高和寡,有很多经典影视剧当初都是给喷了很多年才给理解的,但在当年的投资商都得血本无归了,投资拍戏是为赚钱的,他们自然不愿冒风险。
导演的问题最严重,导演就是一部剧的灵魂,导演的水平直接决定戏剧的水平,一流导演可以把三流剧本拍成经典,而三流导演却可以把一流剧本排成烂片。随着时代变化,老一代导演逐渐老去,江郎才尽,尽是炒旧饭捞钱,或审美观差很远,比如琼瑶新版的《还珠格格》,号称为00后而拍,但翻拍实在太狗血,别说80后90后不买账,00后也不喜欢。而新生代导演,尚未成长起来,他们经验不足,对于整体掌控,镜头运用,跟演员沟通等各方面都很欠缺。而更荒谬的是,很多根本就不是导演专业出身的,也没有拍摄经验,就是为了过把导演瘾。比如郭敬明和韩寒等人。演戏的,去当导演,写书的,也去当导演,唱歌的也去当导演,做美术指导的也去当导演。当然,并不是说非科班出身就不能当导演,毕竟也有过不少成功的先例,比如卡梅隆之前是开卡车的,却靠自学成才,成为全球最吸金的大导演。但导演真不是随便谁都能当的,搞不好就毁了一部经典。想要当好导演,就必须先严格要求自我,虚心学习,掌握到足够水平,才好开始拍摄,最好是请多几个成立导演组,可以互相商量和借鉴,好莱坞很多大片都是整个导演组,整个编剧组,一组就好几人,拍摄前就要反复琢磨剧本,反复研究某个镜头怎么拍最好。
翻拍经典问题多,很多导演热衷于翻拍经典,图的就是经典名气大,受众广,收视率比较有保证,容易回收成本。但问题也在这,翻拍经典难度很大的,而且有不少经典已经多次给翻拍,很难再有新意,观众特喜欢前后对比,对翻拍经典的电视剧,观众远比其他剧挑剔得多。更荒谬的是,某些导演居然故意把电视剧搞得很狗血的,他的逻辑就是越狗血,收视率越高。还故意炒作,处处秀下限,为了捞快钱,又喜欢偷懒,随便偷些桥段和台词,也不看看是否合适,前后有没矛盾,拍出来是否违和。比如于正版的《笑傲江湖》,演员和配乐很好,但导演于正极差,简直是娱乐圈毒瘤,硬是把经典改得很狗血,而且还偷别人桥段和台词,桥段狗血,台词前后矛盾,莫名其妙跳戏,就算是第一次这剧的观众都为此尴尬得不行。对原著粉来说,更是无法接受。导演于正,为此还自鸣得意,觉得自己拍出新创意。而且续集越多就越差,观众审美疲劳严重,自然反感。
有些导演则走向另一种极端,盲目追求所谓忠于原著。比如西游记,大家习惯认为孙悟空是美猴王,其实原著里,孙悟空是个丑恶的小猴子,新版的西游记,猴子真丑,猪头真丑,简直是真的找了头猪来,须知影视剧要好看,要能引起观众共鸣,观众才喜欢看,不一定要盲目照搬原著。造型服装方面,感觉造型师可能是游戏玩多了,照搬游戏服装造型。
剧本问题也比较大,一部好剧本,必须要反复细细打磨,精益求精,像姜文拍电影,剧本要五个人一起琢磨至少两年,不断打磨所有细节,台词和场景琢磨再琢磨,准备好一切才开拍。有好剧本做前提,再加上好导演好演员,这样才能确保能拍出好电影。但某些剧组就偏不,太急功近利,舍不得花钱请金牌编剧写,不是自己随便糊弄,就是随便找些高中生写的来凑数,这样的剧本很烂,再好的导演也很难拍出好作品。
有些导演其实是曲高和寡,拍摄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带有很深的内涵,或者很另类超前,但在短期内,很难给观众理解,肤浅的观众就会斥为烂剧,但十几年后却会给捧为经典。比如当年的王家卫的《阿飞正传》,刘镇伟的《大话西游》,张纪中版《笑傲江湖》,徐克的《刀》,洪金宝的《战神传说》《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都是开头给黑了很多年,很久很久之后才得到理解,才给捧为经典。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票房成功,口碑却很差,给大堆高冷人士批为弱智,烂俗,现在却成为重播率最高的经典喜剧之一。张艺谋的《英雄》在国内口碑很差,国内票房仅2.5亿人民币,却奇怪地在海外获得巨大成功,斩获17亿美元,而且口碑远比在国内好得多。
广电总局的问题也很大,规定模糊不清,总是很莫名其妙就要求退回去改,一部影视剧改了两三年算正常,有些是为此修改了整整十年,最后改得都变样了,又错过了最佳播放期,面临同样类型电视剧的竞争,甚至还有大热的外国电视剧,这样就很容易给比下去,给批为烂剧。很多人搞不清楚什么能拍,什么不能拍,就大量扎堆拍什么抗战剧,古装剧,宫斗剧,玄幻剧,苦情剧的。同质化严重,套路都一模一样,这样一来,观众严重审美疲劳,而且好几部都同一个明星当主角,看都看腻了。
最后说下观众的问题。现在正是影视剧大量扎堆,良莠不齐的时代,即使有很好的得奖作品,也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的。毕竟每个人的口味不同,众口难调。每种剧都有其相应的观众群,尤其是目前电视机前的主要受众是中老年人和妇女,而网络剧的受众主要是青少年,而男人和女人的口味也有差别。而不同年龄段的,代沟也挺大,小女生和大男生口味简直是完全不同。女生所看的那些偶像剧、苦情剧、职场剧,在很多男生看来都是很狗血,不值一提。而男人比较喜欢的玄幻剧、科幻剧、战争剧,女人也不喜欢看。有些观众可能真的是完全不懂戏,但是真心喜欢自己的偶像,盲目捧场,而且为了偶像而刻意为烂剧洗地,颠倒是非黑白。这样就是烂观众,纵容烂导演拍烂剧,只会搞坏市场。但另一方面,却是很多观众看过太多东西,越来越挑剔,过分吹毛求疵,装高冷,动不动就斥为烂片烂剧,再加上某些媒体的推波助澜,就更会埋没不少好的作品。
编剧导演跟风,导致某个题材一段时间内扎堆出现,比如你说的那几部仙侠题材,还有最近的宫斗剧,不创新那个火就都拍那个,剩饭炒来炒去容易审美疲劳,而且现在的电视剧普遍超长,动辄五六十集,一个场景几个慢镜头回放,明明一集就能讲完非得拖个两三集,现在一些导演喜欢用流量偶像明星,那些明星往往都是歌手出道,不是专业的影视学院毕业,演技太尴尬了。还是看日剧欧美剧好点,十几集追起来也不累。
也得分类型吧,如果是单纯为了看武打神话战争这类题材的电视剧肯定是现代好看,毕竟现在拍摄技术,特效等等都比以前好很多,如果是家庭伦理,生活,恋爱,等还是以前的好看,如果是历史剧最好不要看,简直就是毁三观,比如新三国拍摄的太智 障
电视剧好不好看跟两个东西有关系,一个是演员一个是导演,先说演员,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拍戏只要不露正脸都用替身,演技也是尴尬。而导演更重要,因为一个剧本的好坏和电视剧好不好看有直接关系,可现在导演呢,写剧本敷衍了事,以为靠特效就能增加收视率,结果弄巧成拙。
从前的精工慢选只想给大家看最好的,现在一味的追求利益,不顾观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