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雾霾天气对大棚蔬菜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毕业设计提纲

2025-02-02 06:45:3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光照时间短,不利光合作用。一般情况下,阴雾霾天的光照不足,光照时间缩短了3~4个小时,甚至6~8小时。光照不足,使大棚内蔬菜的光合作用降低,光合产物减少,不能满足蔬菜生长所需的养分,影响生长。

2.光照强度弱,室内温度过低。在阴雾霾天时,大棚内的温度很难升高,一般情况下棚内的温度,夜间在10℃左右,白天在15℃左右,不能满足蔬菜正常生长所需要的温度,容易引起叶片皱缩,不能伸展,新叶不易抽出,形成小老苗、僵化苗,甚至出现冻害。

3.空气湿度大,容易引发病害。阴雾霾天光照不足、气温低,又很少对棚内进行通风换气,即使换气棚内的空气湿度也降低较少。较高的空气湿度是各种病害发生、流行的良好条件。因此,阴雾霾天气大棚蔬菜很容易发生或流行各种病害。


二、应当采取的科学管理措施

一、改善棚内光照条件:

1、保持温室棚膜清洁。温室大棚冬季揭完草帘后,将潮湿软布条捆在木杆上,自上而下把塑料薄膜棚面的灰尘和杂物清扫干净(普通大棚也可以按此方法操作)。同时也要及时清理老叶、病叶、死叶,增加植株间的透光性;


2、采取人工补光措施。尽量选用双色地膜(一面是黑色,一面是银白色,黑色向下),温室后墙悬挂反光幕。经济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采用专用补光灯进行补光效果较好。连续大雾天突然变晴后,应在中午光照过强时,盖上草帘子,下午再揭开,防止光照过强导致叶片萎蔫以及相关病害的发生。


二、保持温室大棚的温度

1、注意“晚揭早盖”。

在温度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早揭晚盖保温被(草苫),其中揭草苫时间应以揭开草苫后设施内温度不下降为宜;保温性能好的设施,在最低气温0℃~-15℃季节,当设施内温度降至15℃~17℃时盖草苫;在最低气温-15℃以下季节,当设施内温度降至17℃~19℃时盖草苫;保温不良的设施应适当早盖草苫。晴天,草苫要早揭晚盖,尽量延长蔬菜见光时间;阴雪天,根据外界温度状况可在中午短时间揭开草苫,使蔬菜接受散射光照射,不能连续数日不揭开草苫。


2、连栋大棚和普通大棚可以进行多层覆盖。也就是里面再套上一层或者两层塑料膜,塑料膜一定要选择通透性好、弹性强的,还有一点就是选无滴膜。每层膜之间一定要留有一定的空隙,让它形成空气隔层,可以很好的抵御低温。

三、降低棚内湿度:

注意通风排湿,通风时间最好是在清晨棚内湿度最大时,或中午前后外部空气湿度最小、且温度较高时进行。棚内湿度大,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必须要密切的关注天气预报。在灾害天气发生之前,尽量少浇水,以降低温室内的土壤湿度;尽快采收能食用的果实,不要因为期望高价而影响后期的产量,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四、晴天后处理

(1)阴雾霾天气过后缓慢见光,避免闪苗。在连阴雾霾天气过后骤晴时,不要把草苫子全部揭开,前三天应揭花苫子,揭开的面积逐渐增大,可采用隔1~3个草苫揭开 1个的方法,使蔬菜逐步见光,避免秧苗打蔫闪苗,揭苫后注意观察,发现蔬菜打蔫,立即将草苫再盖上一部分,如此反复几次甚至几天,揭苫数量由少到多,以至蔬菜生长正常为止,一般三天后才能全部揭开。对于使用卷帘机的大棚可将草苫卷至棚中间,并根据情况及时卷落。否则,棚内蔬菜几天光照不足,叶片薄而且很嫩,晴天后光线很强,蒸腾量很大,很容易使叶片失水萎蔫,出现闪苗现象。

(2)叶面喷肥,补充营养。对于受灾较重、长势较弱的棚菜,用1%葡萄糖溶液喷施1~2次,以解决蔬菜体内营养不足,促进秧苗尽快恢复。对于受灾较轻的棚菜可喷施1~2次营养性叶面肥.

(3)对于遭受冻害的棚菜,可在剪除枯枝和进行人工喷水的基础上少光照为主要管理措施,防止温度过高、光照太强造成死苗。并根据情况逐步增加光照时间和管理温度,加强肥水管理,促进秧苗逐步恢复。

(4)加强管理,促苗复壮。在中耕划锄,提高地温的基础上,根据蔬菜长势长相,合理运用肥水,逐步提高管理温度,及时防治病虫害,以最快的速度促进蔬菜生长,待蔬菜恢复生长后,进入正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