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赏析红楼梦的文章

2024-11-24 15:29:5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解析《红楼梦》   文 / 清谷幽兰 ——三位金钗与贾氏家族的政治命运   尽人皆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贯穿了《红楼梦》的始终,而对性格各异,花容月貌的众位女子却不甚了解,只知道她们享尽了世间的荣华,整天围绕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富不过三代,贾氏家族的覆灭是必然的,但她们中的一些人在整个贾氏家族的兴衰成败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想读懂《红楼梦》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位人物——秦可卿。我们知道《红楼梦》里面所写的贾府,是在社会上很有地位的一个贵族。贾府分两支,一支是宁国府,一支是荣国腔扮府。宁国府是高于荣国府的。宁国府辈分最高的是贾敬,可是书里面交代,贾敬离开宁国府,他根本不回家。贾敬只留下一个儿子,就是贾珍。贾珍也只生了一个儿子叫贾蓉。可见,这么重要的一个封建贵族家庭却是三代单传。因此要延续血脉,在娶媳妇上就应该非常非常重视。可文中的贾蓉之妻秦可卿的身世,书中说她是由营缮郎秦业从养生堂抱回的养女,长大后因为秦家与贾家素有些瓜葛,故许与贾蓉为妻。那么贾家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怎么能把养生堂的野种拿来,当作自己宁国府的三代单传的这么重要的一个媳妇呢?而且成了贾母心目中“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当描写秦可卿的卧室时写到“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全是帝王家庭的气象,这是曹雪芹在向人们提醒,贾母之所以认为秦可卿是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就是因为秦可卿出身极为高贵。高贵到什么程度?请看这些象征性的符码,此乃帝王家的遗血。秦可卿应该是皇族里的人物,因为其父在争夺皇位的斗争中败落,而托贾府收养,这也是贾家给自己在政治舞台上暗留的另一步棋子,另一个筹码。她三番五次的病实在是心病,正因为“病”了才有机会把各色“医生”请进这深宅大院为她“瞧病”。其实都是她那一直为了篡权谋反在外奔波的父兄及时的派人给她送来外面的筹备状况,而这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她的情绪,她的“病情”。 所以我认为直致她最终的死也并非如书中所说“和贾珍偷情的事败露,羞愧至死”。 而是由于谋反的事情彻底灰飞烟灭又因为她的存在已经威胁到贾府的安危才被迫自杀。  贾家在政治舞台上给自己走的一步明棋就是元春的入宫。元春是贾家的大小姐,贾政的长女。她以“贤孝才德”被选进宫里做 了女史(女官名),后来又被晋封为“风藻宫尚书”,加封“贤德纪”,是荣府女性中地位最高的一位。贾家煊赫的势力,除靠祖宗功名基业外,还靠着家里出了“皇娘”这层重要关系。元春深知自己的政治使命,牺牲了青春年华在宫闱内的名利场中过的如履薄冰。元春的归省,绝不仅是一桩皇上体现其恩典、元妃表现其天伦感情的"盛事",这其实更是一次含有深层政治意义的归省。“当今”对贾府藏匿秦氏并与其“背景”鬼崇来往已然察觉,只是一来那股反叛势力已大体被瓦解,二来看在元春的面子上,对贾府暂不予追究罢了,所以元春回到贾府,心中绝不仅是一片亲情,而是还有更浓酽的政治危机感,可她又万不能明白说出,她那见到贾母、王夫人便“满眼垂泪”,后又“忍悲强笑”,称自己是被送到了“那不得见人的去处”,以及当贾政至帘外问安,她说“今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无意趣!”又嘱其“以国事为重”,等等表现,除了以往评论家所分析出的那些“宫怨”的内涵外,实在是另有一腔“难言之隐”!元春回宫后深知秦可卿之事关系重大,思虑再三最终合盘托出,虽因皇上对元春的宠爱暂伍喊灶放过了贾家,赐三尺白绫结果了秦可卿性命草草了事,但已失去了对贾家的绝对信任。秦可卿的死对贾家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但还是殃及了自家。终于元春在与皇上南巡途中被秦可卿的哥哥秦可信劫下替妹报仇,而绝非暴病而亡,死在宫中。不然何来“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一句?靠山倒了,这个赫赫扬扬经历百载的贵族之家就要迅速土崩瓦解。 在《红楼梦》中,言与行相悖 ,表与里不一的人物,最突出的莫过于被称为女曹操的王熙凤。兴儿说的好:“她心里歹毒,口里尖怪。”“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就使绊渗雹了;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弄权铁槛寺”贪贿害两条命 ,争风吃醋设计害死尤三姐;她对奴仆很苛刻,动不动就打耳光,用簪子往丫头嘴上戳,罚跪瓷片子晒阳,扣口粮,命令打板子,绑了丢在马圈里;她瞒着贾琏放高利贷,甚至把丫环仆人们的月钱都挪去放债。她忘了秦可卿托梦让她抓好祭祀和私塾两件大事的嘱咐。她肆无忌惮地以权谋私、行贿受贿、盘剥众人,在贾府上下积怨极深,毫无人缘。正是她的这种贪婪和疯狂才给贾府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她并不是贾府的维持会会长,恰恰相反,她是贾府真正的掘墓人。使贾府最终走向被人揭发,抄家查封的末路。  三位金钗都可谓聪明过人,一度使走入末路的贾氏家族回光返照,却无力改变它子孙一代不如一代,后继无人,终将覆灭的必然性。

回答2:

曹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