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据正反物质湮灭现象,可得此结论:
1、除光子外的任何正反物质,均不如光子稳定,故有向光子转化的趋势。
2、电中性,是物质最稳定的状态。物质越偏离电中性,越不稳定;越接近电中性,越稳定。
3、可发生湮灭的正反物质,彼此的电荷量相同(或非常接近),而电性相反;湮灭的产物,必呈电中性。
4、可发生湮灭的正反物质,彼此的构成,非常接近。
二、由一对正负电子湮灭,通常转化为2个光子,可得此结论:
1、最基础的反物质,应当是正电子。
2、在封闭的系统中,一对正负电子湮灭,必转化为2个光子;在非封闭的系统中,由于与周围环境存在能量的交换,故所得的光子数,可不为2。
三、设特定正电荷A的电荷量,与10个特定负电荷B相等(A与B均不具备体积,但A所蕴含的能量,显著大于B)。那么,由1个A和10个B构成的物质P,为电中性(各个B分布在以A为球心的同一球面上)。
正电子M,相当于9个B,聚集在一个A周围(其最终还是为正电荷);电子N,相当于11个B,聚集在一个A周围(其最终还是为负电荷)。湮灭的过程,即M与N相遇,而两者发生重组,转化为2个电中性的P(相当于光子)。
四、若将正反物质中心的正电荷称为中心阳能,将聚集在同一正电荷周围的负电荷称为外周阴能——那么,可得出如下结论。
1、可发生湮灭的基础的正反物质(复杂的正反物质,可拆分为若干基础的正反物质),彼此的中心阳能完全相同(或差异极小),且其所蕴含的能量,远大于外周阴能(故在我们看来,正反物质,具有相同的质量和寿命)。
2、可发生湮灭的基础的正反物质,彼此电性必相反,电荷量必相同(或差异极小);且在封闭系统内,两者所蕴含的能量之和,必略大于湮灭所产生的全部光子所蕴含的能量。
五、依据正反物质的电性可正可负,不难得知:
1、正反物质,并不固定,两者可互相转化——在可见宇宙中,电子远多于正电子;故后者很少见,而将其称为反物质。
2、若在可见宇宙外的某处,正电子远多于电子,则电子将很少见,则其为反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