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诗经六义?

这六义分别有是什么意思?请讲的详细点 谢谢
2025-01-14 13:44:0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诗经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

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拓展内容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因此又称“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

《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

回答2:

诗经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1. 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
    比较常见的篇目如《关雎》、《蒹葭》、《氓》、《七月》等。

  2.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
    常见的篇目如《采薇》、《鹿鸣》、《江汉》、《思齐》(前两篇属小雅,后两篇属大雅)等。

  3. 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常见的篇目如《我将》、《有客》、《玄鸟》等。

  4. 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5. 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通篇用比的。

  6. 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魏风·伐檀》也是用兴这种表现手法的突出例子。

回答3:

风、雅、颂、赋、比、兴

其中风、雅、颂是按不同的音乐分的。郑樵云:“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通志序》)
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
比较常见的篇目如《关雎》、《蒹葭》、《氓》、《七月》等。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
常见的篇目如《采薇》、《鹿鸣》、《江汉》、《思齐》(前两篇属小雅,后两篇属大雅)等。

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常见的篇目如《我将》、《有客》、《玄鸟》等。

赋、比、兴的按表现手法分的。
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通篇用比的。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魏风·伐檀》也是用兴这种表现手法的突出例子。

起兴常常同时用。

回答4:

诗经六义最广泛的说法是:三种体裁和三种表达方式的合称。
三种体裁即风、雅(又可分大雅和小雅)、颂。
三种表达即赋、比、兴。
还有其他说法,因为很多权威人士不大认同,这里就不说了。

回答5:

诗经六义:赋、比、兴、风、雅、颂。
赋:【释义】
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比:【释义】
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兴:【释义】
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风:【释义】
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
雅:【释义】
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
颂:【释义】
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和赞颂神明,现存四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