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的坡道行驶时,只须将挡杆置于D位,运用油门或制动踏板来控制上下坡的车速即可。
现在关于自动变速器在坡道行驶时使用D位是否正确的问题争执颇多,有的专家则认为应当置于3挡位或者2挡位。
根据自动变速器的运动特性及大量资料,我们认为坡道行驶时的杠杆位置取决于坡道的地理特征。以一台4前速自动变速为例:第4挡通常是超速挡,如果在坡道行驶,阻力大于驱动力,车速下降,到一定车速时变速箱会从超速挡自动降到第3挡;而如果车辆处于坡间平路或下坡时,驱动力大于阻力,车辆又会回到超速挡。这种情况下,如果坡道很长,极易形成“循环跳挡”,加剧自动变速器内离合器、制动器摩擦片的摩损。此时只要关闭O/D开关,限制超速挡的使用,汽车就可稳定地在第3挡上坡,而不会形成“循环跳挡”。假如坡道再陡,自动变速器在3挡和2挡之间形成“循环跳挡”,则应把挡杆置于2挡位,即可使自动变速器在2挡稳定地上坡。绝大部分自动变速箱都有L挡,是变速比最大的挡位,可用于慢速长时间下比较陡的山坡。
如果是一般的坡道,应完全松开油门踏板,换挡手柄可置于D位,间断用脚制动控制车速即可。但若坡度太大,须经常使用脚制动来控制车速的话,会由于过于频繁制动而导致刹车系统过热,刹车灵敏度下降或失灵,所以这时必须将挡杆移入2挡位或L位,利用发动机制动来控制车辆的下坡速度,减轻刹车系统的负担。但采用发动机制动时须注意不可在车速较高时移入2挡位或S、L位,否则会导致自动变速器内的摩擦片因急剧摩擦而受到损坏。
自动变速器是根据车速.发动机负荷自动选择档位的.而且自动变速器内有多组离合器片.在陡坡行驶时使用2挡会导致挡位在1.2挡之间长期跳动,容易烧坏离合器片。
自动变速器是根据车速自动选择档位的,档位越高扭矩越小,动力就会越小。要是你使用2档的话,汽车速度不够高,又不能降低到一档位会使发动机超载。
对于2档(z档)和L档主要适用在特殊路面上防止频繁换档自动变速器部件磨损,L档是将变速器控制在最低档始终大扭矩输出,z档是将变速器控制在一二档两个档位间,对于陡坡来说需要大扭矩行驶,当扭矩满足车辆行驶时就会提高行车速度,如果使用z档的话,变速器就会由一档(低速档)升入二档提高转速,但由于二档扭矩不够又会降入一档,如此反复造成磨损,因此陡坡陡坡用L挡是选对的,缓坡档用z档。如有疑问还可讨论。
没看懂你的问题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