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讲述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纺织革新家黄道婆传授棉纺技术、革新纺织工具,为父老乡亲们造福的故事,讴歌了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文先概括介绍了黄道婆在植棉、棉纺等方面有着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贡献。故事由一首广泛流传的民谣引出。
接着讲年幼的黄道婆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压迫而流落崖州,并向当地的黎族人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再接下来讲黄道婆向父老乡亲们传授植棉技术和改革纺织生产工具。这部分先讲黄道婆无私地向父老乡亲们传授崖州的植棉技术,使当地的棉花产量逐渐提高。再讲黄道婆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改革纺织生产工具,设计出一套轧籽、弹花、纺纱、织布的操作方法。
课文最后一段讲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对她的功绩的追念。
扩展资料: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这是上海一带劳动人民世代相传的一首歌谣。这首歌谣歌颂的就是表达了人们对黄道婆为我国棉纺织技术作出卓越贡献的感激。黄道婆对棉纺织技术的巨大贡献,赢得了当地劳动人民深情的热爱和永久的纪念。
黄道婆死后,大家举行了隆重的公葬,并且在乌泥泾镇替她修建祠堂,叫先棉祠。以后其他许多地方也先后为她修建祠堂,(上海县港口镇建有黄母祠) 表达了广大劳动人民对这位棉纺织业的先驱者的感激和怀念。解放后,上海人民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劳动妇女。
新中国成立后,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重修了黄道婆的坟墓,种了树,建了墓园。北京的国家博物馆里还陈列着她的塑像和松江布,供后人瞻仰。黄道婆是我国古代劳动妇女勤奋、聪明、慈爱、无私的杰出典型,她的名字和功绩将永远留在广大人民的记忆中。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S版课文《黄道婆》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述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纺织革新家黄道婆传授棉纺技术、革新纺织工具,为父老乡亲们造福的故事,讴歌了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附:原文
11 黄道婆
在上海一带,曾经流传着一首民谣:“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首歌所唱的“黄婆婆”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棉神”黄道婆。
黄道婆是宋末元初时候的人,她的家在松江乌泥泾(jīnɡ)。她从小做童养媳(xí),受到公婆和丈夫的百般虐待。有一次,因为劳累过度,黄道婆织布的速度慢了点儿,公婆和丈夫便把她毒打了一顿,锁在柴房里。年幼的她欲哭无泪,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便决心冲出牢笼。于是,半夜里,她设法逃出家门,躲到一条海船上,随船漂泊,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州。
虽然流落他乡,举目无亲,但是黄道婆坚信,凭自己勤劳的双手,一定能够活下去。当地的黎族人见远道而来的黄道婆衣衫褴褛,面容憔悴,便纷纷来照顾她,想办法让她安居下来。
当时,崖州盛产木棉,当地的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都比较先进。黄道婆看到黎族人不仅棉花种得好,而且纱也纺得好。他们织布的工具轻巧,织的布又细又好看。于是,黄道婆便认真向他们学习。不久,她把一整套植绵方法和纺织技术都学会了。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常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
在家乡,黄道婆无私地向父老乡亲们传授崖州的植棉技术,使当地的棉花产量逐渐提高。她耐心地教人们用新式的工具纺纱织布。后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她又潜心研究并创造出更先进的纺织工具,设计出一套轧[yà]籽、弹花、纺纱、织布的操作方法。她教人们制造轧车,有了轧车轧棉籽,就可以不用手剥了;她改进弹棉花的工具,把手拨的小竹弓改为用槌(chuí)击的大弓。同时,她改进了纺纱的工具,把只纺一根纱的手摇车改为能纺三根纱的脚踏车。这种技术在当时是极为先进的。为了让纺织品更加美观,她又教大家把花卉(huì)、鸟兽等各式各样的图案织进织物中。就这样,在黄道婆和家乡人民的辛勤创造下,图案生动、色彩艳丽的“乌泥泾被”应运而生,不久便闻名全国。
后来,在乌泥泾从事纺织业的人日益增多,黄道婆的棉纺织技术和她改进的设备传遍了江浙一带。黄道婆的努力极大地推动了松江地区棉纺织业的发展。到了明代,乌泥泾所在的松江成了全国棉织业中心,松江棉布远销全国各地,赢(yínɡ)得了“衣被天下”的声誉(yù)。
黄道婆去世后,当地人民追念她的功绩,凑钱公葬她,还在镇上建造了一座祠(cí)堂纪念她,题名“先棉祠”。解放以后,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重修了她的坟墓,种了树,建了墓园。北京的国家博物馆里还陈列着她的塑像和松江布,以供后人瞻仰。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S版课文《黄道婆》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述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纺织革新家黄道婆传授棉纺技术、革新纺织工具,为父老乡亲们造福的故事,讴歌了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主要讲黄道婆在崖州学习纺织的故事
冲破牢笼学技术,重归故乡传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