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有没有关于注意啊,聚焦度啊之类的理论?

2024-11-26 18:20:0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这是我的笔记
包括注意的品质和注意的理论

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晰把握的注意对象的数量。
视觉注意广度可以用速示器测定,视觉注意的广度大约是“7±2”个单元或组块(向黑色背景的白盘子撒黑豆实验)。
影响因素:①知觉对象的特点:被注意的对象越集中,排列得越有规律,注意的广度也越大。②个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
注意广度的扩大,有助于个体在同样时间内输入更多的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2、注意的稳定性(持续性注意):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客体或活动上,如学生上课的45分钟内,必须使自己的注意保持在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对象上;外科医生做手术;雷达观测员检测信号。孟昭兰版:注意稳定性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
注意的稳定性包括狭义的稳定性(注意保持在某一事物上的时间,比如认真看书)和广义的稳定性(注意保持在某一活动上的时间,比如学生听课,一会儿听老师讲一会儿记笔记一会儿思考问题)。
注意稳定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重要指标,通常用警戒作业来测量(要求被试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完成某项工作,用工作绩效的变化做指标)。
影响因素:主体状态(精神状态、意志水平)和刺激物的特点(强度、作用时间、复杂程度)。
注意动摇(注意的起伏):注意力时高时低的周期性变化(棱台框架实验)。
注意的起伏是有机体自身的特点,人很难控制。如果注意不离开当前活动的总任务,这种起伏就没有消极作用。但在要求对信号作出迅速反应的日常生活和实验作业中,要考虑注意的起伏。
对注意动摇的两种解释a感觉器官的局部适应,对物体的感受性交替而短暂地下降b机体的节律性活动。
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对的是注意的分散(分心)。
3、注意分配(分配性注意):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学生一边听讲课一边记笔记;司机一边驾车一边注意路标)。
注意分配是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重要条件,是实际生活和工作的需要。研究注意分配最常用的方法是双作业操作,在实验室中还可以用双手协调器来演示和测定。
影响因素:①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或自动化程度:如果对几种活动比较熟悉,有的活动接近于自动地进行,注意的分配较好。②同时进行的活动的性质:把注意力同时分配在几种动作技能上比分配在几种智力活动上容易;在不同感觉通道间分配注意比两种任务要求同一类心理操作更容易;已经形成反应系统的集中活动容易分配注意,如自弹自唱。
4、注意转移:根据新任务的需要,主动及时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注意转移的质量与速度依赖于前后活动的性质、对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和人对前后活动的态度(如果后面的活动很有趣就容易转移)。
注意的转移与分心不同,分心是被动的。注意的分散(分心):由无关刺激的干扰使注意偏离了当前活动的要求(不符合任务要求),是注意的一种障碍或缺陷。

注意的认知理论
1、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
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都假设注意是一个容量有限的通道,需要进行选择,注意的选择过程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某个特定阶段上。
过滤器理论和衰减理论认为选择发生在对信息的充分加工之前,后期选择理论认为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多阶段选择理论则认为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上都有可能发生。
过滤器和衰减理论都是知觉选择模型,后期选择理论是反应选择模型。三者都是认知系统的加工能力或资源有限性作为出发点的,三者都是承认注意的选择功能的,只不过注意可以是知觉选择也可以是反应选择。
(1)过滤器理论(瓶颈理论、单通道理论、早期选择模型):布罗德本特根据双耳分听实验提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所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先经过一个过滤器。只选择部分信息接受进一步加工,其他信息被阻断在外而完全丧失。过滤器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即接通一个通道的同时,关闭所有其它通道。(Gary的双耳分听实验反驳了这一理论,发现未通过过滤机制的信息仍然受到了加工)。
孟昭兰版:鸡尾酒会效应:在同一时刻,只注意多个信息输入通道中一个通道的信息的现象。
(2)衰减器理论(中期选择模型):特瑞斯曼提出。这一理论承认存在过滤器,但并不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
如果非追随耳的信息对人有重要意义,其激活阈限很低,虽然通过过滤装置衰减了,仍然容易被人们接受,并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鸡尾酒会现象:当人的听觉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意识将一些无关声音刺激排除在外,而无意识却监察外界的刺激,一旦一些特殊的刺激与己有关,就能立即引起注意的现象。因常见于酒会上而得名。在鸡尾酒会上,当某人的注意集中于欣赏音乐或别人的谈话,尽管周围噪声很大,但两人耳中听到的是对方的说话声,而对周围的嘈杂声音充耳不闻;若在另一处有人提到他的名字,他会立即有所反应。
¥¥¥过滤器理论和衰减器理论的比较:
共同点:①出发点相同,都主张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有限,需要过滤或衰减装置加以调节②过滤器位置相同,选择发生在对信息的充分加工之前。
区别:衰减器理论将原本过滤器单通道“全或无”的工作方式改为衰减方式,允许信息由多通道通过,认为未受到注意的信息不是完全丧失而是只是减弱了。
(3)后期选择模型(完善加工理论、反应选择理论、记忆选择理论):多伊奇提出,诺尔曼完善。所有输入信息在进入过滤装置或衰减装置之前都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信息加工的瓶颈位于知觉(分析)和工作记忆之间,过滤器(即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在反应阶段,依据刺激对人的重要性来进行有选择的反应。
¥¥¥后期选择模型与过滤器理论、衰减器理论的主要不同点:对注意选择机制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前两个理论认为过滤器位于觉察和识别之间,不是所有输入的信息都能进入高级分析而被识别。反应选择模型则认为,过滤器位于识别和反应之间,凡进入输入通道的信息都可以加以识别,但只有一部分信息才能引起反应。
(4)多阶段选择理论:约翰逊等人提出,认为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两个假设:①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②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若当前任务要求是基于感觉信息的,那么选择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若任务要求是基于语义信息,选择发生在信息加工的后期阶段。
多阶段理论看来更具有弹性,避免了过于绝对化的假设带来的难题。
2、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
注意的认知理论讨论注意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
(1)认知资源理论: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有认知资源,刺激越复杂,所需要占有的认知资源也越多,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有时,新的信息将得不到加工(未被注意)。
输入的刺激本身不会自动占有认知资源,在认知系统内存在一个受控制的资源分配机制,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2)双加工理论:在认知资源理论的基础上,谢夫林等人进一步提出了双加工理论。认为人的信息加工分为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受意识控制的加工需要注意参与的,受认知资源限制的,随环境变化而调整,在大量的练习之后可以转变成自动化加工;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参与,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加工是快速的,以平行方式进行,但缺少弹性。双加工理论可以解释人们能同时做好几件事的现象。

回答2:

拓扑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