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力问题在校园相当敏感,很容易引爆老师与家长的冲突,变成大人间的战争。
家长跟老师沟通孩子的专注力问题,首先要谢谢对方,把对方的出发点看成正向善意,往后才有机会合作。因为学校与家庭境不同,家长与老师对孩子的专注力表现可能有不同观察与解读。比如家长看不见独生子在团体中的行为;老师不清楚家长每天陪孩子写作业写到半夜的心酸。这些资料应该拿来比对参考,而非当成否认对方的工具。
老师身为客观第三者,可以先跟家长描述孩子的优点与特质,解除家长的内疚与武装,然后带到孩子有哪些不专注问题,担心会影响往后学业,提出希望能帮助孩子的方向。老师可当面跟家长描述孩子不专心的细节,避免用联络簿;告诉家长你曾经用过哪些策略,也建议实际可行的方法,而非用「请家长多多注意」等字眼。
家长也切勿将老师当成治疗师,期望过高,以为看医生就是贴标签,也许老师用过其他策略皆无效。老师与家长都该跳出来站在更高角度,分析孩子现在在哪里,用什么方法可让孩子进步、如何分工合作等方向讨论。
每个孩子都是从好奇的心出发看世界,这个很新鲜、那个好好玩,一旦找到了有兴趣的事情,孩子也能很专注。专注的风格人人不同,但永远能在有兴趣的事物上,逐渐培养专注的技巧。然而在孩子还没熟悉专注技巧,还没发展出自我提醒能力时,家长就得适时扮演外在警醒的规划者角色,帮孩子:「从外」打造一个有结构的、可排除分心障碍的环境,「由内」以饮食、游戏与运动打造专注的体质,最后用合宜的期待带孩子自我认识,帮他们打造容易专注的心。——诚道则文章【为何孩子不专心,打破4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