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

2025-01-29 02:26:0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据说花木兰是北魏人,北方人喜欢练武。花木兰的父亲以前是一位军人,从小就把木兰当男孩来培养。木兰十来岁时,他就常带木兰到村外小河边练武,骑马、射箭、舞刀、使棒。空余时间,木兰还喜欢看父亲的旧兵书。
北魏经过孝文帝的改革,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较为安定。但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没办法上战场,家里的弟弟年纪又小,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多年的军队生活。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人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更不要说木兰又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但是花木兰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12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认为她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不过,花木兰拒绝了,她只要求皇帝能让自己回家,好好地去孝敬父母。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纯朴。1998年,迪斯尼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了动画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
《河南通志》:“隋木兰,宋州人,姓魏氏。恭帝时发兵御戍,木兰有智勇,代父出征,有功而还。……乡人为之立庙”。 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说:“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历年以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朝觐,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书。隆宠不赴,恳奏省视。拥兵还谯,造父室,释戎服,复闺装,举皆惊骇。咸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见也。卫兵振旅还,以异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宫中,将军曰:臣无媲君礼制。以死誓拒之。势力加迫,遂自尽。所以追赠有孝烈之谥也……” 明人刘惟德著《韩木兰(娥)传》载:“少女木兰,姓韩,原名娥,四川阆中人。”

回答2:

因为花木兰身上体现了勤劳、善良、勇敢、机智、淳朴、刚毅的性格。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品质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这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刻在人们的心中,深受人们的喜爱。

不满意这个答案的话,请别介意。这只是我的见解而已。

回答3:

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所谓体现巾帼不让须眉,女权解放之类的说法是后来加上去的,当时的人们根本不关心这些。
受人们喜爱的主要原因是木兰的故事被改编成多种地方戏剧,古人娱乐活动少,戏剧在他们的生活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一个戏剧的主角,又是正面人物,当然会受到喜爱了。不仅木兰如此,别的也一样。

回答4:

我的个人见解: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老师说的:因为木兰身上体现了勤劳孝顺、勇敢果断.、机敏聪慧的品质,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而且木兰身上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期望。

回答5:

因为木兰孝顺、爱国、坚强、勇敢、勤劳、聪慧、不贪图名利的女英雄形象深深印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