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这四大理念的逻辑层次是怎样的?
答:(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呈现出以下的逻辑层次: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前提是“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策略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保障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的主要特色有哪些?
答:(一)内容与编排:围绕重点或专题组织教材内容,整合语文学习活动
例如,一年级上册开始部分,教学的重点是学好汉语拼音。教材围绕学习和巩固汉语拼音,在突出这一重点的同时,把学拼音、认少量汉字、发展语言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地说,每一课大多包括学拼音、识字学词和读儿歌三个部分。像汉语拼音第4课,汉语拼音是学习声母dtnl和单韵母相拼。除了安排认读声母和练习拼读音节,还安排了一幅情境图:小马驮着一袋米走在路上,米袋漏了,小兔赶过来告诉了小马。出现标注汉语拼音的词语“马、兔、大米、土地”。这几个词语既起到巩固拼音、引导识字(本课要求认识大、米、土、地、马五个字)的作用,又能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引发想象,发展语言。本课还安排了一首儿歌,朗朗上口,极富情趣,读一读,可以收到巩固拼音、陶冶情操的效果,甚至学生会在无意之中增识汉字。这样编排汉语拼音教材,既保证了学习拼音这一重点,又整合进认字、进步的阅读和口语表达,增加了趣味性,使儿童一入学就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二)识字、写字:利用汉字特点,遵循识字规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识字和写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如何利用汉字特点,遵循识字规律,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加快认字速度,提高写字质量,以便使小学生尽早进入利用汉字阅读的阶段,是我们在实验教材中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教材编排,精心构建导学系统,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根据年段学习目标和儿童认知特点,构建导学系统,强化语文本体,引导发现语文学习规律,形成“导学”特色。
(四)突出语文本体,加强语文实践能力,综合性学习的编排由隐到显,由小到大,富有新意。
3、识字能力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识字能力?
识字能力是指学生掌握了识字的方法,从而能够不依靠教师, 独立识字,即具有自学汉字的能力。具体地说,识字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运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的能力;运用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及构字规律,分析字形结构,辨清字形,牢记字形的能力;能够借助字典,或通过教材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字义的能力。
学生有了识字能力,就能主动地去识字,去阅读,而通过自己动脑筋学会的字,印象深刻,容易巩固。这样,识字的速度和质量就会迅速提高,同时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怎样培养识字能力呢?
培养识字能力,首先要端正识字教学的指导思想,使识字教学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到能力培养上来。
其次,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严格进行识字基本功的训练。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如课前预习,勤查字典,仔细观察,比较分辨,巩固积累,善于运用等习惯。
再次,要循序渐进地提出要求,逐步落实。教师要掌握整个中小学阶段识字要求与识字能力训练的系统,并且切实地落实到每一个阶段的具体教学中去。
从刚入学开始,教师就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给学生识字方法,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识字。具体地说,要做好下列工作:
1.熟练地掌握识字的两套工具
第一套工具———汉语拼音。这是学习字音的工具。还要让学生掌握多音字、同音字、音近字的特点。多音字必须据词定音;同音字要认清字形,通过组词来区别字义;音近字首先要认真比较读音,找出字音不同的地方,也要通过组词来区别字义。
第二套工具———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这是学习字形的工具。要让学生掌握分析记忆字形的方法。
随着识字的增多,应充分利用熟悉的结构单位或熟字来分析和记忆字形。
2.培养学生自己理解字义的能力
字义,确切地说应该是词义。通常培养学生自己理解字义的途径是有以下几种。
(1)组词造句。常用字,特别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通过组词造句,很容易理解它的意义。构词能力强的字,还可以扩词,既理解了字义,又丰富了词汇。
(2)联系上下文。学生学习生字,应该养成这样一种习惯:每学一个生字,要读读课文中出现生字的句子,想一想是什么意思;难的字词,还得多读几遍,仔细想一下。儿童生活中不熟悉的字词,如虚词,更需结合上下文去理解。
(3)查字典。这种能力,是历年来的《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的。初学时,教师应加强指导,特别要使学生掌握怎样结合课文来选取字义,怎样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义。学生能够经常查字典,经常联系课文词语选取注释,认真钻研上下文确定词义,自己理解词义的能力就会逐步形成。
4、什么是朗读?朗读的类型有哪些?怎样朗读好一篇课文?
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是眼、口、耳、脑并用的心智活动,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它要求朗读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运用各种感官活动对语言文字进行辨音、认形、释义,及时地对文章中字词的重音,句子的停连、语速、语调、节奏等作出判断,并用有声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把语句、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志趣以及意境、精神表达出来。因此,朗读是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它能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是最重要、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
朗读的类型包括:1.感知性朗读。感知是阅读理解的基础,是一切阅读能力培养的起点。阅读中的感知是读者通过视觉感官接触文字载体,并把受到的条件刺激传导给大脑分析器,再现文字载体所联系的客观事物,从而了解众多信息的心理过程。阅读感知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感的强弱。语感是在朗读和默读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而朗读对于语感的生成有着特殊的功效。在感知性的朗读中,要加强对语言文字信息的迅速而有效的反映能力的培养。2.理解性朗读。阅读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中的核心部分,其实质是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把握文章由形式到内容的真谛,包括文章的内容、结构、主旨、表现方法等等。这主要是指在文章分析过程中的朗读,比如配合理解段意、品词品句的朗读等。这种朗读,应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善于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想象性朗读。阅读想象能力是指读者在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语词提供的间接表象重新综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想象有助于丰富感知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把握文章的内在意蕴,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在朗读教学中,不仅要训练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再造形象,还要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内心体验,结合生活积累进行创造性的想象。4.记忆性朗读。朗读在语言的内化和积累方面也有特殊的作用。一般认为,通过朗读背诵比通过默读背诵效果要好,这与朗读时多种感官的参与有关。“熟读成诵”,这是行之有效的背诵方法。但一般教师都把朗读作为机械记忆的一种手段,而未把记忆性的朗读作为一项训练内容。因此,学生在练习背诵过程中关注的是记忆而不是朗读,朗读变成了“念经”。我们要提倡以良好的朗读形式来背诵,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又能使学生不但背下了语言,而且“背下”了丰富的思想感情。5.感受性朗读。阅读不仅伴随着认识活动,还伴随着情感活动。在阅读过程中,人们总是用整个心灵去感知,去理解,去与作者取得共鸣,不但眼到,口到,而且心到。领会文章的情感要靠分析,更要靠感受。朗读是体验文章情感的重要手段。在朗读教学中,应要求学生有所感而读,在读中有所感。6.表达性朗读。朗读和默读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默读只管吸收,而朗读既要有吸收,还有要表达。表达性的朗读,一般在理解之后进行。须要注意的是,学生表达性的朗读之前,一定要有一个 准备、试读的过程,“仓促上阵”不会有好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每篇课文或每段课文的内容以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确定朗读的基调。每篇课文所表达的意思情感不同,朗读的基调也就不同。有的语调要高昂欢快,有的语调要低沉缓慢。朗读一篇课文以哪一种语调作为基调,要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后才能确定。所以,训练学生朗读篇章,首先要指导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明确朗读基调。如《桂林山水》、《草原》等课文描写的是祖国壮丽多姿的山河,表达的是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就要以激扬欢快的基调去朗读。而像《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描写的是亿万人民聚集长安街为总理灵车送行的悲壮而动人的情景,朗读此文就要以低沉悲哀的语调作为朗读基调。就一篇文章来讲,每段的朗读基调是不同的。《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第二段,描述了总理的灵车到来时,随着灵车的“缓缓”移动,人们悲痛的感情在不断加深。人们的感情在不断地变化,朗读的速度、节奏、语气也要随之改变。在句子的语气、语速、节奏方面,可结合文章中句子所表达的不同意思、情感,分析判断哪些句子该读得高亢欢乐,哪些句子该读得低沉悲伤,哪些句子该读得激烈流畅,哪些句子该读得舒缓委婉,哪些句子该读得亲切柔和,哪些句子该读得严肃激愤。可见,有感情地朗读就是要根据内容掌控好语言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学生掌握了技巧,读起文章来才能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才能读出感情,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朗读训练的目的。
5、“新课标”特别提倡学生在习作中自由表达,那么自由表达的指导策略有哪些?
口语交际的听说过程是一个不断接收和表达的过程,由“创设情境”到“自由表达”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接收理解———内化语言———外化表达”的过程;要让学生敢于自由表达,乐于自由表达,善于自由表达,教师应该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氛围的和谐性。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从兴趣、情感的激发入手。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那种至高无上的架子,要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建立平等、民主、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理解和尊重学生思维与语言的表达方式,要正视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只有营造这种和谐的交际氛围,才能真正解放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敢于、乐于与人交际。第二,交际的互动性。众所周知,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听懂对方的交流信息,抓住对方交流信息的要点,还要适时接话,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因此,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是语言信息的往来交互,语言信息呈双向或多向互动传递状态。口语交际正是在双向或多向互动中实现语言信息的沟通和交流的。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想说,会说,善说。第三,能力的综合性。不少教师把口语交际能力狭隘地理解为“听的能力”与“说的能力”,这有损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的综合性。口语交际能力语的构成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智力因素,如交际的兴趣、情趣,交际的仪态、习惯等;一类是智力因素,如临场应变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的敏捷性,表情达意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组合的快速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口语交际能力的综合性决定了口语交际课的教学目标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ni yeye d NO jb
这些问题倒是难倒我了我也不知道对不起哈
就是不知道用言语来表达
对不起哈没有给你满意的答案
no
g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