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残的人是什么心理?

2024-11-22 12:51:5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自残是一种变态心理。

自残或者说自虐的人之所以自残或者说自虐,是因为这个人为太强烈的本能需要所迫促,他渴望求得直接满足,但复杂理性却缺乏常态的满足这些需要的手段,结果,复杂理性为实现个体生理上、心理上的某种暂时平衡,求得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只好返求于内,求助理性典范,以一种自残或者说自虐的非同寻常的变相发泄的特殊方式,在现实中求安慰。这,就是自残或者说自虐的机制。

由于在自残或者说自虐行为中,潜意识的愿望及其衍生物不能按常态进行到底,而只能以一种自残或者说自虐的扭曲方式突围而出,在不符合社会道德与习惯要求的非自然的行为中,求得有限的满足。由此可见,自残或者说自虐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严重扰乱甚至歪曲了意识的作用和功能,实属一个人心理发展的一种适应异常的机制。

回答2:

1、当个人有太多负面情绪,包括对外界愤怒、强烈的焦虑或挫折感,就可能把自残当成应对压力的方式。特别是求学的青少年和儿童,因表达、处理情绪能力还未发展成熟,常用自残行为来减轻负面情绪,家长和教师应多注意。
2、对自己较无自信,或容易自责的人,会用自残来表达对自己的愤怒,以及惩罚自己的不是之处。如果父母给予孩子过度要求与批评,可能会在孩子心中种下一个过度严苛,让孩子变得自卑,未来遭遇挫折或表现达不到父母要求时,容易用自残来惩罚自己。
3、当人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时,会让自己变得麻木,希望能忽视痛苦。但麻木也让人失去活着的感觉,因此借着自残,让自己感觉痛楚,重新取得活着的感觉。
4、人体受伤时,脑部同时分泌“脑内啡”(endorphin),让人产生欣快的感觉,将痛苦驱除。有时候,自残也会引发像坐云霄飞车或高空弹跳的快感。青少年集体公开割腕,常常是用这种自残行为,一同追求快感,并借以建立同侪认同。
自残,是指人对自身肢体和精神的伤害。一般来说,对精神的伤害难以觉察,因此,如果不特别指明,自残仅仅是指对肢体的伤害。自残的最极端情况就是自杀。自残行为并不少见。每个人都可能产生过自残的念头,只是大多数人没有采取实际行动而已。对于很多女性,长发也被认为是肢体的重要部分。对于感情重大打击,很可能就以头发作为突破口。

回答3:

^小茜是个大二女生,长得清清爽爽,担任班干部的她主持起班日活动表现得出色能干。可谁也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个在老师同学眼中挺阳光且又积极努力工作的女孩,近来,却总用小刀割伤自己……她的行为究竟有着怎样的心理背景?当闽江学院心理学教师曾乃卓将该案例向记者讲述后,引起了长期关注心理案例的记者的好奇心。
^童年的阴影使她潜藏“愤怒”
^曾乃卓老师介绍:据观察,小茜发生自伤自残自虐行为的诱因表面上是“失恋”――她喜欢的男友离她而去,无法接受感情挫折的小茜不知该怎样排遣痛苦,于是用自伤的方式宣泄愤怒,欲将自己快速地从那种内心的痛苦中解救出来。
^“心理学家发现,人在受到创伤时,身体会快速分泌快乐素(儿茶酚氨、肾上腺类物质),让肌体愉悦轻松,这也是自虐者为什么会自虐的原因之一。”曾老师说,对于情绪控制和管理能力不够完善的青少年学生而言,在选择某种能够让自己快速解脱的方式时(如抽烟、喝酒、打群架、头撞墙等),自伤也是其中一种。“然而,小茜一而再地割伤自己,又说明她的行为不仅仅是简单的情绪释放,其背后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心理问题。”
^在接下来的进一步咨询中,曾老师了解到,小茜成长历程中的确存在着性刺激的“印痕”,这或可用于解读青春后期的小茜行为异常的线索:小茜才几个月大就被送到远在外地的奶奶家寄养,4岁多时奶奶生病住院,临时把小茜托付给邻居一个孤身老汉帮忙照看,幼年的小茜有过被性侵性猥亵的创伤经历。上小学后,小茜回到父母身边,虽然一直以来父母对小茜是疼爱有加,但小茜似乎并不“领情”。“心理学家发现,很多心理不健康的成年人,往往都有着早期的分离经历。若母亲短时间喂奶或不喂母乳,过早地把孩子送到爷爷奶奶家,等孩子要上小学了才接回父母家,这时,不管父母怎么满足孩子,孩子还是会觉得父母不爱他。”据曾老师介绍,对这种现象的心理学解释是:2岁以前是儿童发展形成对人的“安全感”、“共情”、“深层的依恋”的关键时期,这是在与妈妈交流中形成的。如果孩子从小没有机会在父母身边长大并与母亲建立起依恋关系,而是被送走或不断更替抚养人,客体关系的混乱会导致孩子在心理上将难以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也缺乏爱和被爱的能力,孩子会选择一种逆来顺受的方式接受现实――表面上看似很听话,内心却潜藏着“婴儿的愤怒”,这种愤怒在青春期和成年后常常指向最亲密的人,如父母、恋人,对外人却能保持理性与克制。有时候由于内心没有经由依恋而获得安全感,会很努力发展自己,获取稳定的社会认同,但在婚姻恋爱方面却容易失败。
^解开生命历程的两个“结”点
^曾老师分析:小茜幼年的创伤经历,在她长大有了性意识并爱上一个人后,发生了“记忆的苏醒”,并被自己建构成性创伤体验(觉得自己的身体曾经被男人看过、摸过甚至碰过了,自己变得不干净、不纯洁、不完整了,不值得别人对自己好),形成低自尊,觉得自己没有价值。而男友的离去更引发她对自己的愤怒,她反复伤害自己的目的在潜意识层面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是:自我惩罚自我折磨自我攻击。此外,心理上的自卑会使小茜对爱情的追逐成为潜意识里“依恋饥渴”需要的替代性满足,因为小茜所渴望的真正的爱并没有得到。而她在班级里的积极努力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她内心的挣扎和对自尊的渴望及补偿。
^曾老师告诉记者,她对小茜的心理辅导思路是:
^1.坚持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帮助小茜领悟并尽可能地将她的行为解读成她是在采取幼稚的防御体系,幼年的创伤和现在的失恋只是她整个生命历程中的两个“结”点,抛开它,帮助她重新发展,重新梳理自己的成长历程,她会发现生活的绝大部分时光都还是阳光灿烂的。
^2.引导小茜发展一点“自恋”心理,学会爱自己,对自己感兴趣,要在心理上重新建构对自己的评价:要觉得自己依然是可爱的美丽的完美的女人,从而放弃自贬。
^3.调整对父母的态度,用心去感受父母的爱,不再追究过往,而是去着眼未来。
^4.培养起正确的恋爱观,学会顺其自然,缘来认真把握,缘去健康分手。
^5.发展对外部事物的兴趣,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做好生涯规划,让生活过得充实有意义。
^曾老师说:“相信经过心理疏导以后,小茜会开始一个新的人生!”

回答4:

1、自残的目的多是为了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这是自残者最常想达到的一种效果。

当个人有太多负面情绪,包括对外界愤怒、强烈的焦虑或挫折感,就可能把自残当成应对压力的方式。特别是求学的青少年和儿童,因表达、处理情绪能力还未发展成熟,常用自残行为来减轻负面情绪,家长和教师应多注意。

2、自残也是一种自我惩罚。

对自己较无自信,或容易自责的人,会用自残来表达对自己的愤怒,以及惩罚自己的不是之处。如果父母给予孩子过度要求与批评,可能会在孩子心中种下一个过度严苛,让孩子变得自卑,未来遭遇挫折或表现达不到父母要求时,容易用自残来惩罚自己。

回答5:

1,自责,内疚。

2,希望通过身体的痛苦来缓解精神上痛苦。

3,希望得到关爱,自我伤害,以得到亲人爱人等等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