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月,课间观“日俄战争教育片”,鲁迅深受刺激,决定弃医从文。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校(现东北大学)。
当时正值日俄战争,片中有中国人给俄国做侦探,被日本人拿获砍了头。日本学生山呼万岁,鲁迅倍感屈辱:“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由是愤然退学。
光绪三十二年6月,将学籍列入“东京独逸语协会”所设的德语学校。夏秋间,被骗回国与朱安结婚。旋即复赴日本,7月,从仙台回到东京,不再入学读书,专门从事文艺译著工作,此后几年通过不同方式学习了德语,俄语。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鲁迅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
鲁迅弃医从文
鲁迅1881年9月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大户家庭,祖父考中进士,曾在京城做官,父亲也曾考中秀才。但在鲁迅13岁时,家里遭到一场很大的变故,鲁迅的祖父因贿赂乡试主考官,案发被捕入狱,鲁迅家从此败落下来。而且祸不单行,鲁迅的父亲又得了肺病,经常吐血。因为当时医疗水平比较低,始终也不能确诊是什么病,再加上家道败落,不能拿出更多的钱来治病。于是就按照绍兴民间的土办法来止血,让病人喝陈年磨研出来的墨水。又请当地的中医来诊治,吃了不少中药,还用了一些稀奇古怪的药引,最终也没能挽回父亲的生命。
因此鲁迅认为,“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从此鲁迅就立志学医,准备学成后“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就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于是他便到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
鲁迅在仙台学习的第二年碰到了一件事情,使他改变了学医的志向。一次上细菌学课,需要用“电影”(幻灯,当时称电影)来显示细菌的形状和活动情况。教师讲完后,还没到下课时间,便放了几段时事幻灯片子,映出的是不久前刚结束的日俄战争的故事:日军抓了一个中国人要枪毙,说他做了俄国间谍,刑场四周围了很多身强力壮的中国人在看热闹……这时,有的日本学生狂呼“万岁”,有的斜着眼睛看着鲁迅,议论说:“看看中国人这样子,中国一定会灭亡。”面对此情此景,鲁迅浑身像火烧一样,再也坐不住了,他猛地站起来,夹起书本愤然走出教室。
鲁迅被这件事深深触动了,他想: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势力范围,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肮脏的战争,是对中国主权的蹂躏。腐败的清王朝丧权辱国,人民又不觉醒,是中国落后的根源。看来,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情,如果中国人思想不能觉醒,即使体格如何强壮,还不是被帝国主义者抓去杀头?还不是只能成为示众的材料和麻木的看客?病死多少人倒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在于改变人们的精神,要唤醒人们,中国才能有希望。
但是,用什么办法才能改变人们的精神,唤醒民众呢?鲁迅认为,当时的海外留学生中,有学医的,学法律的,学工程制造的等等,这些只能在某一领域有所作为,而不能改变人们的精神,要改变人们的精神,首推文艺。文艺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能够把沉睡、麻木状态的人们唤醒,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这样,人们觉醒了,中国就有改变的希望了。
没过多久,鲁迅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到了东京,联络了许寿裳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筹办文艺杂志。不久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后来他写了大量的杂文和小说,成为我国最伟大的现代文学作家。
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
鲁迅研究专家王锡荣在其《鲁迅生平疑案》前言中,第一句话就说:“自从二十六年前踏进鲁迅研究界以后,我就发现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领城。”在前言的最后一段又说:“……而有些事也真是扑朔迷离,注定将成为千古谜案。”他在书中列出了十七个疑案;在书的封面也列出十个,而列在书面榜首的就是“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
鲁迅“弃医从文”的目的是要“改造国民的精神。”也就是说,鲁迅想用文学艺术来改造中国人民的精神状态,使他们不再成为“充当一群精神麻木的看客”,以此来达到强国强种的目的。但我认为,鲁迅当时这种美好的愿望,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无法实现的。几百年来的历史经验证明,光靠文学艺术是拯救不了中国人的命运的。在鲁迅没有“弃医从文”之前,难道中国没有文学艺术?前人的文学作品为啥不能救中国?再说,那些在日本看人本人杀中国人的“精神麻木的看客”,难道他们没有看过《水浒传》?难道他们不知道那里面有许多爱打 抱不平的英雄好汉?该出手时不出手,这是任何文学艺术也无法解决的问题。历史经验还证明,最好的文学作品从来也没有让中国人民站起来过。后来中国人民之所以能站起来,靠的是无产阶级革命,而不是文学作品。鲁迅当时之所以做这样的决定,我认为主要的还是他那时不懂得“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些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文学艺术也与人的精神、观念一样,都是上层建筑的东西,它们不管是否正确都来自于客观世界的反映。无论什么时代,人的精神总是由他所处时代的社会决定的,而不是由他所处时代的文学艺术决定的。所以说,鲁迅当时为了改造中国人的精神而“弃医从文”,至少在思想方法上是违背了马列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鲁迅,并非是心血来潮或见异思迁,而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他青年时期不管学什么专业,都是为了实现救国救民,改变中国人命运的远大理想。就拿学医来说,“鲁迅在日本弘文学院毕业时才决定学医的。他在该院两年学习期间,才知道‘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的维新有很大的助力’”。从那时起他知道新的医学不仅能治病救人,而且还能推动社会变革。所以,他弃工学医。他开始是学军的(水师),后改为学工(矿冶),而后又改为学医,最后才改为学文。这些改变无一不是围绕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他‘弃医从文’的真正原因是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强国强种的途径,也是寻找适合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长处的职业选择。至于‘漏题事件’、‘取缔规则事件’、‘幻灯事件’(指鲁迅讲的看电影事件——笔者注),只是火上加油,从而引爆了鲁迅痛下决心弃医从文。”这是《鲁迅生平疑案》作者王锡荣对“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如是说的。也就是我上面说的谜底.
不过,这个谜底只能说明鲁迅“弃医从文”的直接动因,我认为还有一个间接的、隐性的谜底:就是鲁迅过于看重文学的社会功能所致,以至于在日本有几个“事件”使他的精神受到极大的刺激,这都是串接起来的导火索,而不是终极原因。如果他不过于看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可以改造国人的精神”——他也可以选择其他救国救民的道路,如工业救国、科学救国、革命救国等等,这方面的先例很多,而鲁迅为什么最后偏要选择文学救国呢?这是我对“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的新说。
从事业这个角度来说,鲁迅“弃医从文”是成功的;但从“医治国人精神”这个角度来说,只是他的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是不可能成功的,原因是在思想方法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存在决定意识”。
鲁迅留学日本之际,看见革命人士被日本人围杀,而围观看热闹的竟然大都是中国人。在异国,自己人被杀害而同胞却木然的观看。鲁迅深深震撼了,他感到仅仅是从医只能救治人民的肉体,而拯救一个民族必须拯救人们的精神,唤起国人的爱国意识与集体感,于是他依然弃医从文,用笔杆子作为思想的利器,用这把思想的匕首唤起人们的危机感与爱国意识。掀起一股爱国热情与救国高潮。
鲁迅在《藤野先生》里有过自述,因为学业成绩太差,常常需要藤野先生额外补课。有一次他期末考试及格了,其他的日本学生还怀疑是藤野漏题给他,闹出了一场风波,可见鲁迅的成绩水平。后来因为学业吃力,1906年鲁迅自己放弃了学医,转而在日本从事一些翻译、校对书稿的工作,也只是勉强糊口而已,最后在1909年还是选择了回国,此时距离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足足还有9年时间。观看日俄战争宣传片确有其事,然而这不过是寻章摘句、断章取义而已,并不存在鲁迅因此而“弃医从文”的事情,这是某些宣传工具为了树立鲁迅的“文学斗士”形象而强加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