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铜人.
司南:司南其实是40年末才仿制出来的。唯一的根据就是《论衡》里说“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于是原文说是“投之于地”,有人凭空编出一个底盘来,又加了勺子,自己发明了“司南”。
现在的中国人对“司南”这个东西一定不会陌生,它被认为是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科技成就,它被写进了教材里,广泛传播,或者说这个外型有点另类,但的确很吸引眼球的东西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科学的标志。
然而,历史上存在过“司南”这样东西吗?
事实上 ,我们在电视、图片里看到的“司南”,只是现代人制造的模型,从来没有发现古代司南的实物,也没有绘画和雕刻证明存在过这样东西。
是王振铎先生在四十年代末,制造了司南模型,这个“司南”由青铜地盘与磁勺组成。地盘内圆外方;中心圆面下凹;圆外盘面分层次铸有10天干,十二地支、四卦,标示二十四个方位。勺头为N,勺尾为S,静止时,因地磁作用,勺尾指向南方。
我们知道,中国最早提到“司南”的是《韩非子》(或者是《鬼谷子》,因该书年代不确定),但这个“司南”并不是“四大发明”里的指南针的前身,而是说指南车,相传这是黄帝发明的一种指示方向的车,但它的工作原理不是地球磁场,而是机械齿轮,它使得指南车无论如何移动,车上小人的手总是指向南方。指南车,因为是黄帝发明的,所以带有浓重的政治意味,它在长时间里一直作为皇帝出行时的仪仗,现代汉语中的“指南”,也是从这里来的。
直到宋代之前的古文献里的“司南”、“指南”都是指机械装置“指南车”。
是应》中说:“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大意是“把司南放在地上,上面的勺子头就指向南方”。王充的记录充分说明,至少在东汉时就已经出现司南。更早记录司南的是战国未期的韩非子,他说:“以前的君王们设立司南以便确定早晚”。因为韩非子只提到司南这一名称,我们无法确定它是否是用磁石做的。传说黄帝发明了指南车,据后人研究,指南车虽有司南的作用,但原理不是磁石,而是通过一种简单机械传动过程使车上的木人始终指向最初设定的南方。至少东汉时发明的司南,随着使用的普遍,人们对司南工作原理的认识也就越来越深入,可能发现了司南批示方向的本质是磁石,甚至磁性,而不是形状,从而开始了对司南的简化创新。到北宋时的沈括在《梦溪笔谈》出现指南针的记载,其中介绍各种形式的指南针,有放在指甲上的,有放在碗沿上的,有用头发或细线悬挂的,有插在木块中漂浮在水面上的,还介绍说当时已经出现专门制作指南针的行业。
候风地动仪:《张 衡 传》中的一段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浑天仪:浑仪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天文测量工具之一,是一种与浑天说密切相关的天文仪器,由於浑仪的结构是以多个同心圆来模拟天球,所以它的出现不早於落下闳时代(104BC),所以浑仪的出现也不会早於此。《益部耆旧传》中说落下闳「於地中转浑天」,这里的「浑天」应该所指的就是浑仪,而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在甘露二年(52BC)「以圆仪度日月行」时所用的「圆仪」无疑也是浑仪。 有纪录传世的第一架浑仪直到东晋才出现,这具浑仪是由前赵的史官丞孔挺於光初六年(323AD)制作的,据《隋书‧天文志》的记载,它有两层结构。外层由一个地平单环、一个赤道单环及一个子午双环叠套而成。内层由一个直径八尺的赤经双环构成,孔挺的设计一直沿用到唐代,中间只有后魏的斛兰在永兴四年(412)制造同种式样的太史候部铁仪时在底座上开了一个十字水沟,用来调整仪器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