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是什么意思;
如果是菩萨,就必须学习“无我”。“无我”是什 么?无我就是忘记自己,你成为了一个无我之人,你有 无我之后,会生出一切。比方说,今天这个事情因为我 跟别人不开心了,因为我有“我”,我跟别人不开心, 那么是“我”字当头;我跟他合不来,是“我”在作怪; 我今天失意了,没有赚到钱,也是有个“我”。这个“我” 字就充分代表了我执,我执著,所以我才会失去更多。
如果是无我就会生出一切善果,如果把自己完全丢 开、放弃,那你就没有争斗,没有瞋恨,没有愚痴。一 个学佛人,尤其是学菩萨的人,要生出一切的善的,这 个基础就是“无我”。比方说,我今天发心慈悲,我的 心很慈悲,我对别人很感恩,就是在无我的精神上发菩 提心。你怎么会慈悲啊?因为你感觉到别人很痛苦,感 觉到别人很烦恼,所以你才会觉得他可怜。为什么会觉 得他可怜?因为你没有在想自己,你感觉到他的感受, 那就是把自己忘记了,所以无我才会生出慈悲心。
要用无我的精神来救度众生,救别人的时候不要想 到你自己。为什么很多人救人家救不好?“我没有办法 去度人啊,我度不了人,因为我没有时间,因为我怕沾 染灵性,因为我家里的事情太多,因为我怕以后倒霉”, 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有“我”,你就成不了菩萨。菩萨 没有自己,只有别人,这个时候你才能救度众生。
所以无我是佛法的经典,学佛就要用无我的精神来 救度众生,用无我来修行。你们修行要无我,就是我今 天在修行当中,不要有“我”的感觉,自己就会好好地 修,去除自己身上的毛病,脑子里只想到众生,没有自 己,那你就修成了。只要用无我来修行,你就会达成圆 满和成就。你们去看,就是“无我”这两个字,就能成 为你超脱六道的一个根本基点,就是基本点。你们去看 看小乘佛法里面,也是讲的无我,如果你想在小乘佛法 里成为声闻道、缘觉道的菩萨,你也必须要无我,所以 学佛人最大的基本点就是要无我。
其实“无我”就是一个菩萨的慈悲源体,就是慈悲 的本源体,师父给你们讲的都是菩萨的经典思维,你们 在别的地方是找不到的。无我是菩萨的慈悲心的一个来 源,你想成为菩萨,你必须要有这个源体。就是说,你 今天想学佛的人,你至少要很善良,这是一个人的本源 体,如果一个人没有这种本源体,你就不是人,你连最 起码的良心、善心都没有。如果你今天想成为一个菩萨 的话,你如果还有自我,你就成不了菩萨。所以,这个 本源体就是会化出一切的菩萨行。
师父给你们讲了,无我是一个慈悲的本源体,而这 个本源体会化出一切的慈悲心、菩提心。《大悲咒》里 边有“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这是什么 意思呢?师父讲给你们听,一个人拥有了菩萨的菩提心 相当于有了一朵莲花,而这朵莲花开出来的慈悲,就是 由这朵莲花的根――本源体所开出来的。所以,当一个 人心中有佛、有慈悲、有善良心的时候,他的本源体就 起变化了,身上开出的到处都是莲花。
“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这是梵语, 菩驮就是智者。有智慧的人叫智者,觉悟的人叫觉者, 用白话解释就是说,“智者啊,觉者啊,觉道啊,觉心 啊”。“觉道”是什么?你觉悟后知道了这个佛道,佛 菩萨这么好的经典,并把它运用到人间生活之中,你就 是一个觉道者。因为你觉悟了,你就知道了这个道、佛 的道怎么走。然后,要懂得觉心,知道这条道,我的心 要觉悟,我用这颗心去走完我的学佛之路,所以叫“智 者啊,觉者啊”,然后就是“觉道啊,觉心啊”,《大 悲咒》里菩萨的每一句话都是要你们懂得觉悟,觉悟者 觉心也。
你今天能够明白人间的一切道理都是轮回的,都是 因果的,你就是一个觉悟者,你的心一定会明白。你今 天是个觉悟的人,你一定会觉道,就是说,我已经明白 了,我知道佛一定是好的,菩萨是好的,所以我一定跟 着菩萨好好地学下去,这是相辅相成的。
------悟着识本性 恭录部分
佛教教义。亦称非我、非身。三法印之一。佛教根据缘起理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体,即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灵魂)的存在。原始佛教在《相应部经典》中着重论述了佛教的无我论,如“无常是苦,是苦者皆无我”,“此形非自作,亦非他作,乃由因缘而生,因缘灭则灭”。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自生,而是种种要素的集合体,不是固定不变的、单一的独立体,而是种种要素刹那刹那依缘而生灭的。他们认为房子是砖瓦木石的结合体,人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组成的,在这样的集合体中,没有常住不变的“我”,故谓无我。 无我分为两类:1、人无我(人空)。认为人是由五蕴假和合而成,没有常恒自在的主体——我(灵魂);2、法无我(法空)。认为一切法都由种种因缘和合而生,不断变迁,没有常恒的主宰者。小乘佛教一般主张人无我,大乘佛教则认为一切皆空,法的自性也是空的,一切法的存在都是如幻如化。因此一切事物和现象,按其本性来说都是空的,它们表现出来的,只不过是一些假象,即所谓“性空幻有”。 佛教的无我学说,主要为反对婆罗门教的有我论而提出的。婆罗门教主张“梵我一如”,认为“梵”是无所不在的唯一本质,宇宙间的最高主宰,自我(灵魂)是梵的一部分或梵的化身。而这种自我,其量广大,边际难测。只有亲证梵我同一,才能达到真正解脱的目的。因此,原始佛教为了反对这种有我理论,提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三个命题,被称为三法印。在部派佛教时期,佛教各派对此也曾引起了许多争论。
“无我”这两个字,在佛法当中是非常重要的。“无我”是学佛人的根基,想成菩萨的人, 必须要无我。无我在小乘佛法中就要修了,无论是小乘 佛法,还是大乘佛法,实际上用人间佛法来讲就是四个 字:自度度人。小乘佛法就是自度,大乘佛法就是度人。 佛是靠着自度度人,要先自度,才能度人,自度度人实 际上就是佛法的经典。你自己不能度自己,你怎么去度 别人?所以,自度度人就是先说小乘佛法。在小乘佛法 中,“无我”两个字就有很大的讲究。
没有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