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记趣》译文,初一新生必看
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足以看清极细的东西。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做鹤群在空中飞舞。心中想象的景观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或是成千、或是成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仰起头来观看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了。(有时)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用加慢慢地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雾飞叫,当做青云鹤图来看,果真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赞好。
我常在高洼不平的土墙边,杂草丛生的花台旁,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和花台一样高,定睛细看。把繁茂的杂草看作树林,把昆虫蚂蚁看成野兽,把泥土瓦砾突起的地方看成山丘,低洼的地方看成沟谷,想象自己在里面游历的情景,真感到心情舒畅,自得其乐。
一天,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相斗,我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厚的时候,突然一个很大的东西像推开大山,撞倒大树一般地闯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我那时年纪还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哎呀地(惊叫)一声,感到害怕;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打了它几十鞭,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幼时记趣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明察秋毫”“鹤唳云端”“怡然自得”“庞然大物”等成语的意思及妙用。
2、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文章体现的童真童趣。
3、认识观察与想像的关系。在学会观察想像和联想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自主学习]
要想激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关键是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文章写了什么样的童年生活?文章写了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有哪几件?
(明确:观蚊如鹤、文中游山林,鞭打蛤蟆)
[要点精析]
1、“怡然称快”“呀然惊恐”当描写心情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描写心情的句子,可以使人感到作者“细察其纹理”裤斗时的投入,聚精会神,情随物动,别有一番情趣,从而突出了文章的情趣。
2、关于“物外之趣”
作者叙述了童年生活中的趣事,事情本身也有趣,更有趣的是“物外”。主要是“我”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有了新的趣味。如第2段中写夏天观察蚊飞的乐趣。把蚊比作鹤,主要是因为蚊子的体形、长足与鹤相象,然后写“心之所向”,则或千或果然鹤也,心理这样想,眼前果然出现了群鹤舞空的景观,这正是“物外之趣”。
3、为什么“我”觉得癞蛤蟆是“庞然大物”?
童年时代的胡猜磨“我”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也就是说“我”有观察事物的好眼力。另外,“我”又特别爱好观察,加上想像和联想,“心之所向”,所以“我”能观蚊如鹤,能把繁茂的杂草看作树林,把昆虫蚂蚁看作野兽,把泥土瓦砾看成丘谷。这样把微不足道的癞蛤蟆看成“庞然大物”了,也就很自然,很真实了。兆扰
[课程资源]
《浮生六记》是一部自传体散文,原书为六卷,今存《闺房记乐》、《闭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四卷,卷一《中心记历》、卷六《养生之道》已逸。作者在《游生六记》中记叙了夫妻间平凡的家居生活和各地浪游的见闻,记叙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欢愉处和愁苦处两相对照,真切感人,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一些世态人情,旧礼教对人们的束缚,以及主人公的坎坷遭遇。
[学法指导]
1、本文是初一学生语文课上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在初读时,应引导学生对照注释,查阅有关工具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读准字音,初步读懂课文,并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停顿正确,不读破句子,注意语调、语气。
2、在再读基础上,要求学生重点识记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故、私、拟、强、方、之、以、其、盖、乃等。
3、注意文言句式。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诸多不同,如课文中有许多句子中都有省略成分,如“使(之)与合齐”、“见二虫斗(于)草间”。还有一些固定句式也要注意,如“作……观”、“以……为……”、“……为所……”等。
4、探究拓展,提高说写能力。本文写作极富情趣,读完想想如何才能使平凡的生活充满情趣。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说一说自己生活中的趣事,然后像作者那样,用生动的语言记下来。
[写作、口语]
童年少年时代常常会有有趣的事情发生,请你在你的同学或小学的校友中访寻两个有意思的趣事,在班里讲给大家听并形成文章。
[妙题妙解]
1、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余忆童稚时, , 。见藐小微物,
, 。
(2)《幼时记趣》中表现“我”观赏群鹤舞空图的专注,入迷的语句是 。
(3) , , ,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4)《幼时记趣》中“ ”一句表现了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童心。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释义。
(1)童稚( ) (2)藐小微物( )
(3)项为之强( ) (4)鹤唳云端( )
(5)庞然大物( ) (6)凹者为壑( )
3、把下列句子中的省略成分补写出来。
(1)群鹤舞( )空 (2)使( )与台齐
(3)见二虫斗( )草间 (4)二虫尽为( )所吞
(5)鞭( )数十( ) (6)驱之( )别院
4、这一课作者通过细致人微的观察,借助联想和想象,移情于境,写出了自己的“物外这趣”。骆宾王幼时也善于观察,写过一首关于动物的富有童趣的诗歌,你能默写出这首诗吗?
[评价方案]
随堂测试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童 zhì ( ) hè lì( )( )云端 凹者为hè ( )
藐( )小 凹凸( )( ) 土砾( ) 庞( )然大物
二、辨字组词
稚( ) 藐( ) 唳( ) 砾( )
雅( ) 貌( ) 戾( ) 烁( )
三、下面各句中都有表示“看”的动作词语,请把它找出来。
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2、明察秋毫
3、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4、昂首观之
5、定目细视
四、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纺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及词语。
(1)余: (2)明:
(3)秋毫: (4)物外:
(5)私拟: (6)项为之强
(7)素帐 (8)怡然称快
2、填空
(1)第1自然段总叙 。其中表示“看”的动作的词语有 、 、
。
(2)“ ”写出蚊虫之多,轰鸣之响。
(3)“ 、 ”一个细节表现观赏群鹤舞空图的专注,入迷。
(4)作者观察细致,想像奇特。把蚊群“冲烟飞鸣”想像为“ , 。”(限填8个字)
(5)作者用词很生动,一个“ ”字使人像看见蚊群在弥漫的烟雾中乱飞乱闯的情景:一个“
”了字使人仿佛听到鹤翔云端高亢的鸣叫。
4、《幼时记趣》选自《 》,作者是 代作家 。“记趣”的意思是
。读了文章后,你能说出作者幼时的乐趣来自何处的吗?(不超过10个字)
5、区别下列各句了“故”的不同用法。
(1)故时有物外之趣( )
(2)故作镇静( )
(3)不知何故( )
6、作者儿时“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7、这两段文字之间的关系是
A、并列 B、递进 C、总分 D、分总
[巩固拓展]
一、“为”了通常有:A做;B当作;C认为;D因为;E被;F表示判断等几种解释。给下面几个句中的“为”进行选择。
1、项为之强
2、以丛草为林
3、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4、凹者为壑
二、“其”字通常有:A 第三人称代词;B 自己;C 这、那;D 连词等用法。给下面几句中的“其”进行选择。
1、神游其中
2、常蹲其身
3、使其冲烟飞鸣
4、心细察其纹理
三、“之”最常用的是代词,请指出下面几句中“之”指代的内容。
1、昂首观之
2、项为之强
3、观之正浓
4、驱之别院
四、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面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翻译下列句子。
(1)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2、选段第1自然段叙述了观察的地点在:“ ,
。”观察时身体的姿势是“
”。观察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文中哪两个字可以体现? , 。
3、概括第1自然段的内容。(不超过8个字)
4、第2自然段中的“庞然大物”是指 。
5、“一”和“尽”两字关联,表现了癞蛤蟆“ ”和“ ”的动作非常敏捷。
6、“捉”“鞭”“驱”表现了“我”对蛤蟆怎样的思想感情?
7、用简洁的语文概括这一自然段的内容。(不超过8个字)
五、阅读语段完全下列题目。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于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户(开门)入,闻两童子琅琅然,不觉莞尔(微笑),连呼则则(赞叹)的声音,此七月望日(夏历每月十五日)事也。逾三年,予披宫锦(中进士)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论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国都北京,考中进士),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
1、给加点字注音。
(1)憩( ) (2)奓( ) (3)莞( )
2、解释加横线的词句。
(1)同临其穴:
(2)琅琅然:
(3)瞠视而笑:
(4)予:
(5)汝:
3、本段文字作者回忆了兄妹间三件往事;(1) ,(2) ,(3)
。
作者沈复(1763—1807年以后),字三白,清代苏州人,文学家。沈复儿时就表现出富于想像、幻想的性格特点。沈复写《浮生六记》,忆及童年时仍充满童心童趣,这是很珍贵的。《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浮生六记散圆》是一本自传体散文,记叙了作者夫妇的家居生活和自己的坎坷经历,文字朴素自然,情感真挚。“记趣”:将乐趣、情趣记录下来。题目本身就蕴涵着对童年生活的无限留恋。
译文:
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足以看清极细的东西。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做鹤群在空中飞舞。心中想象的景观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或是成千、或是成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仰起头来观看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了。(有时)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用加慢慢地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雾飞叫,冲胡塌当做青云鹤图来看,果真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赞好。
我常在高洼不平的土墙边,杂草丛生的花台旁,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和花台一样高,定睛细看。把繁茂的杂草做唯看作树林,把昆虫蚂蚁看成野兽,把泥土瓦砾突起的地方看成山丘,低洼的地方看成沟谷,想象自己在里面游历的情景,真感到心情舒畅,自得其乐。
一天,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相斗,我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厚的时候,突然一个很大的东西像推开大山,撞倒大树一般地闯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我那时年纪还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哎呀地(惊叫)一声,感到害怕;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打了它几十鞭,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平常多积累,多看书
写作文,要注意两点:结构和文笔
结构让人能够你轮乎李的思维布局,文笔能够体现你的文学素养
平常在读名家文章的时候不妨也稍留意一下这篇文章顷世的脉络结构和遣词造句
平时多练练笔,不腊迟求多,有灵感的时候写上一两段,一两句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