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学》名词解释完全版(3)

2025-01-01 03:28:5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01.可随意支配个人收入:是指可支配个人收入减去消费者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固定支出(如房租、保险费、分期付款、抵押贷款)所剩下的那部分个人收入。

  102.消费者信贷:就是消费者凭借信用先取得商品使用权,然后按期归还贷款。

  103.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和对这种知识的创造性应用为主要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它依靠新的发展、发明、研究、创新的知识,是一种知识密集型、智慧型的新经济。它以不断创新为特色,新的超过旧的,旧的退出市场丧失效用,新的占领市场获得超额价值。这个创新过程是急速旋转、异常快捷、没有终止的。

  104.知识管理:是对企业知识资源进行管理,使每一个员工都能限度地贡献其积累的知识,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

  105.政治和法律环境:是那些强制和影响社会上各种组织和个人的法律、政府机构和压力集团。

  106.社会文化:主要指一个国家、地区的民族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教育水平、语言文字等要素的总和。

  107.主体文化:是指在凝聚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过程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文化,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

  108.次级文化:是在主体文化支配下所形成的文化分支,包括种族、地域、宗教等。

  109.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态度和看法。

  110.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定社会调整个人与社会之间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111.消费习俗:指历代传递下来的一种消费方式,是风俗习惯的一项重要内容。

  112.消费者市场(第五章):是指所有为了个人消费而购买物品或服务的个人和家庭所构成的市场。

  113.社会阶层:是指一个社会中具有相对的同质性和持久性的群体,它们是按等级排列的,每一阶层的成员具有相似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行为方式。

  114.参照群体:是指那些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看法和行为的群体。

  115.直接参照群体:又称为成员群体,即某人所属的群体或与其有直接关系的群体。成员群体又分为首要群体和次要群体两种。

  116.首要群体:是指与某人直接、经常接触的一群人,一般都是非正式群体,如家庭成员、亲戚朋友、同事、邻居等。

  117.次要群体:是对其成员影响并不频繁但一般都较为正式的群体,如宗教组织、职业协会等。

  118.间接参照群体:是指某人的非成员群体,即此人不属于其中的成员,但又受其影响的一群人。这种参照群体又分为向往群体和厌恶群体。

  119.向往群体:是指某人推崇的一些人或希望加入的集团,例如体育明星、影视明星就是其崇拜者的向往群体。

  120.厌恶群体:是指某人讨厌或反对的一群人。一个人总是不愿意与厌恶群体发生任何联系的,在各方面都希望与其保持一定距离。

  121.生活方式:是一个人在世界上所表现的有关其活动、兴趣和看法的生活模式。

  122.个性:是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特征,它导致了一个人对其所处环境的相对一致和持续不断的反应。

  123.动机:是一种升华到足够强度的需要,它能够及时引导人们去探求满足需要的目标。

  124.知觉:是指个人选择、组织并解释信息的投入,以便创造一个有意义的过程。它不仅取决于刺激物的特征,而且依赖于刺激物同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个人所处的状况。

  125.选择性注意:是指在外界诸多刺激中仅仅注意到某些刺激或刺激的某些方面,而忽略了其他刺激。

  126.选择性扭曲:是指人们有选择地将某些信息加以扭曲,使之符合自己的意向。

  127.选择性保留:是指人们倾向于保留那些与其态度和信念相符的信息。

  128.感觉:是指通过视、听、嗅、味、触五种感官对刺激物的反应。随着感觉的深入,人们将感觉到的材料通过大脑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得到知觉。

  129.学习:是指由于经验而引起的个人行为的改变。

  130.驱使力:是指存在于人体内驱使人们产生行动的内在刺激力,即内在需要。心理学家把驱使力分为原始驱使力和学习驱使力两种。

  131.原始驱使力:指先天形成的内在刺激力,如饥、渴等。

  132.学习驱使力:指后天形成的内在刺激力,如骄傲、贪婪等。

  133.刺激物:是指可以满足内在驱使力的物品。比如,人们感到饥渴时,饮料和食物就是刺激物。

  134.诱因:是指刺激物所具有的能驱使人们产生一定行为的外在刺激,可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

  135.正诱因:指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因素。

  136.负诱因:指引起消费者反感或回避的因素。

  137.反应:是指驱使力对具有一定诱因的刺激物所发生的反射行为。

  138.强化:是指驱使力对具有一定诱因的刺激物发生反应后的效果。

  139.信念:是指一个人对某些事物所持有的描述性思想。

  140.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些事物或观念长期持有的好与坏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动倾向。态度的基本特性是持久性和广泛性。

  141.持久性:指一种态度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

  142.广泛性:是指一种态度适用于所有同类事物,而不仅仅是用于单一事物。

  143.发起者:即首先提出或有意想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的人。

  144.影响者:即其看法或建议对最终决策具有一定影响的人。

  145.决策者:即对是否买、为何买、如何买、何处买等有关决策作出安全或部分最后决定的人。来源:www.examda.com

  146.购买者:即实际采购人。

  147.使用者:即实际消费或使用产品或服务的人。

  148.习惯型购买行为:是指对于价格低廉、经常购买、品牌差异小的产品,消费者不需要花时间选择,也不需要经过收集信息、评价产品特点等复杂过程的最简单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

  149.变换型购买行为:是指对于品牌差异明显的产品,消费者不愿花长时间来选择和估价,而是不断变换所购产品的品牌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

  150.协调型购买行为:是指对于品牌差异不大的产品,消费者不经常购买,而购买时又有一定的风险,所以,消费者一般要比较、看货,只要价格公道、购买方便、机会合适,消费者就会决定购买;购买以后,消费者也许会感到有些不协调或不够满意,在使用过程中,会了解更多情况,并寻求种种理由来减轻、化解这种不协调,以证明自己的购买决定是正确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