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心理问题,很多父母首先关注的是孩子的问题,孩子在教育上的心理问题,都是父母自己的问题。
孩子生下来就像一张白纸,虽然带着父母的遗传,但是行为习惯、性格特征、自我意识、爱好和情绪指向等等,还是靠后天培养起来的。
孩子出现孤僻、自卑的心理现象,孩子刚刚开始上小学,刚开始几天并没有排斥上学,渐渐地就出现不愿意上学,不理人的现象。这也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心理问题,孩子不懂心理学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
孩子的优点和孩子的心理问题,背后往往是源于相同的因素,所以父母们需要关注的是孩子的基本素质,孩子的问题是需要通过引导来解决的,孩子在3~6岁会表现出在父母看来“自私”的行为。
在这个阶段是孩子“所有感”的萌芽,能够发展到今后的独立性、自尊和自爱,如果父母能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就可以帮助孩子正常发展,身心健康成长。
孩子的成长中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父母容易产生焦虑和担忧。有的父母错误和理解,让孩子不去面对挫折,一味地安慰孩子。
孩子的心理问题一定要多加重视,家长要跟孩子多交流多沟通,孩子回家说的事情要注意。还有对待厌学的孩子,家长要有耐心,如果家长都打退堂鼓了,孩子更不用说了,家长一定不能溺爱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是一个重要的角色。父母首先需要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需要什么?要多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多关心、关爱孩子的所思所想。
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正确的引导儿童健康心理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一、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1、儿童焦虑症焦虑症是指一组以恐惧与不安为主的情绪体验。13%的儿童和青少年患有焦虑障碍,而且患病年龄比20年以前提前,多见于女孩。儿童焦虑症有三种类型:其一是分离性焦虑,儿童与依恋对象、家庭或其他熟悉环境分离时出现过分焦虑;其二是社交性焦虑,儿童与陌生人接触时出现持续的过分退缩,妨碍与同伴正常交往;其三是恐怖性焦虑,患儿总是提心吊胆地害十白可能遇见有害事物或情景。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又称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心理行为疾病中常见的一种问题。主要特征是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多动和;中动:常伴有学习困难或品行障碍。一般在6岁前起病,6~10岁为发病的高峰期,男孩多于女孩。此病的发病率为5%~9%,如北京5.7%、湖南6.0%,据估计有30%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发展为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学龄儿童患病人数约在500万以上,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因至今仍未弄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与遗传、生物化学因素、发育异常、心理社会因素及其他因素有关。3、学习障碍是学龄儿童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它是指不存在智力低下和视觉、听觉障碍,也没有环境和教育剥夺以及原发性情绪障碍,而出现阅读、书写、计算、拼写等特殊学习技能获得障碍的一组综合征。典型特征是阅读障碍,计算障碍,拼写障碍,手眼协调和动作协调障碍。国内学者静进在他的文章中报道学习障碍儿童的发病率大约为6%。学习障碍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复杂,其发生机制还不非常清楚。
4、儿童抑郁症儿童抑郁症是指发生在儿童时期持续的心境不愉快,以抑郁情绪为主要特征。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报告,儿童和青少年的抑郁症分别达到2.5%和8.3%。患儿表现为对游戏没兴趣,食欲下降,睡眠减少,哭泣,退缩,活动减少。患儿还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自我评价低,记忆力减退,自责自罪,对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不感兴趣,容易激惹,有时出现自杀念头或自杀行为。本病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家庭生活事件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如父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家庭管教方式不恰当,父母感情不和或离婚等均对儿童构成重大的应激事件。5、品行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严重的违纪行为,在较大儿童中很常见,如逃学、偷窃、破坏公物和攻击行为。该病患病率为1.5%~7.3%,男女比例为9:1,患病高峰为13岁,城市高于农村。品行障碍的病因学研究不单涉及医学,而且还涉及心理、社会和法学等学科。6、自闭症典型自闭症的孩子,目光与言行都不与人接触,常使自己活在自我的世界里,而且脾气异常强烈,他们同时会固执的爱听某种旋律或某种玩具,甚至具有灵巧的动作及想法。日常生活中,他对物的兴趣比对人来得高,有时甚至会把人的肢体当成物体来玩;玩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些重覆且节奏性的动作;对於喜欢的东西相当执着且一成不变。7、恐惧症儿童对鬼、神及不明物体的恐惧似乎是司空见惯,但是这种恐惧若持续不断地存在着,则将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造成恐惧症的原因不外以下三种,其一是过去可怕的经验所引起-如突来的巨响、朋友或兄弟的恫吓等;其二,恐惧可能是焦虑的代替品;其三是社会学习而来。二、心理问题的干预1、简易行为矫治——阳性强化法通过奖励目标行为,忽视或淡化异常行为,促进目标行为的产生。2、合理情绪疗法美国某心理学家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3、系统脱敏法主要用于恐惧症。4、冲击疗法主要用于治疗恐惧和其他负性情绪反应。5、厌恶疗法常用于戒烟、戒酒、戒除网瘾,治疗强迫症等。6、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来改变不良认知,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我们的孩子多一些关注,这样他们才能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