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一)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当前,部门预算的收支和执行愈加透明,社会公众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监督力度日益加大,传统的以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系统已不能满足新的要求,以公共项目的执行情况和实际绩效进行考核和监督的预算绩效管理系统成为新时期预算管理的导向。相对于西方国家成熟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和体系,我们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才刚起步。从单位实际工作出发,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一是要更新观念,改变财政资金使用“重分配、轻管理”、“重投入、轻效益”的传统做法,建立经费支出“事前有目标、事中有监控、事后有评价”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二是成立以单位领导、财务部门、业务部门、专家等组成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组,建立健全项目绩效目标编报、预算执行和监督、结果认证和评价等预算绩效管理流程;三是循序渐进,以项目绩效评价为突破口,然后向单位绩效评价、部门绩效评价和综合绩效评价推进,可借助社会中介机构的力量,提高预算绩效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和工作质量。
(二)推进内部控制规范,保障经济活动健康安全运行
随着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年度预算执行审计和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力度越来越大、越来越严,暴露出单位在预算执行、经费收支、政府采购、基本建设等各方面的问题,强化单位内部控制也日益成为会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运用内部控制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自觉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从经济活动风险管控的角度落实廉政风险防控的要求,能够在建设廉洁高效政府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近年来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侧重于对各项改革举措的推行和实施,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方面有些忽视和减弱。如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不够严密,出现假发票入账的问题;现金管理、银行对账、账簿登记等基础性工作不规范,出现大额现金开支、往来账清理结算不及时等问题;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造成账实不符、资产流失等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基石,引导和促使单位的经济活动在规范有序的路径体系下健康运行。
二是要强化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目前各行政事业单位都相应制定了内部财务、资产、票据、公务卡、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等管理办法和控制措施,但实际执行往往打折扣和出现偏差,达不到预期效果。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单位领导层要对内部控制工作高度重视,起领导带头作用,上行下效,形成内部控制执行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定期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反馈和通报,查找薄弱环节和盲点,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和调整。
三是要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尽管各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比较齐全,但随着财政改革的深化,新的财务管理形式和规程不断涌现,就需要结合单位实际,制定相应的内部贯彻落实措施。同时应对原有的内部制度、办法,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进行修订调整,避免出现财务管理滞后和被动的问题。
三、会计工作的团队作用和人员业务素质的提升
当前会计工作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复杂,操作流程日益细化和规范,做好会计工作单靠会计人员个体的力量不仅难以完成现有工作任务,更谈不上工作质量和成效,只有发挥会计团队力量才能按期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好的会计团队,一是领头人应具有开阔的视野、敏锐的头脑,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强,能够合理调配会计人员,取长补短,激励和带动大家共同做好会计工作;二是明确岗位责任和建立工作绩效考评机制,用制度管人,形成竞争与合作相互融合的良好氛围;三是强化团队意识,保持对外统一的口径和尺度。
适应会计工作的要求,会计人员要由“专才”向“多才”转变。现代经济社会要求会计人员要努力拓宽知识面,做到一专多能,善于运用经济管理和其他有关专业知识、方法和手段,解决会计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就具体业务工作来讲,会计人员在管理监督一般性费用开支,差旅费、会议费、设备购置费等方面比较熟练,但对某些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费用开支方面就需要掌握有关的基本专业知识,同时借助于专家的指导,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减少主观随意性。会计工作与多个部门打交道,需要会计人员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和锻炼口头表达和文字写作能力,才能得到领导更多的关注支持和部门及同事们的理解,更好地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