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地处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沙,秋季秋高气爽,冷热适宜。光热资源充足,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同时气象灾害较多,干热风、雷雨冰雹大风、连阴雨、寒潮等灾害性天气常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气温:廊坊市年平均气温(1971-2000)为11.9℃。一月最冷,月平均气温为零下4.7℃;七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6.2℃。
无霜期:廊坊市早霜一般始于10月中、下旬,晚霜一般止于翌年4月中、下旬,年平均无霜期为183天左右。
降水量:廊坊市年平均降水量(1971-2000)为554.9毫米。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多集中在夏季,6-8三个月降水量一般可达全年总降水量的70-80%。
日照:廊坊市年平均日照时数(1971-2000年)在2660小时左右,每年5-6月日照时数最多。
风力:廊坊市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年平均风速多在1.5-2.5米。 廊坊市大部处于凹陷地区,随着地壳下沉,地面逐渐被第四纪沉积物填平,致使新生界地层沉降厚度较大,全市地貌比较平缓单调,以平原为主,一般高程在2.5-30米之间,平均海拔13米左右。由于洪积、冲积作用和河流多次决口改道淤积,沉积物交错分布,加上风力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境内地貌差异性较大,缓岗、洼地、沙丘、小型冲积堆等遍布,全市地貌呈现大平小不平状态。
北部地区地势较高,北高南低,地貌类型较多,三河县东北隅有小面积低山丘陵,为燕山南侧余脉,面积76平方公里,一般山高海拔200-300米,大岭后山海拔高度521米,为全市最高山峰;其次是龙门山,海拔459米;在山地丘陵西部和南部,沿燕山南麓,呈东西带状分布着山麓平原,面积773平方公里,地势由北向南倾斜,高程在海拔10至30米之间,平均海拔18米左右;再往南沿香河县中部和南部为冲积平原区,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坡度1/3000,海拔5-16米,平均海拔11米。
廊坊市中、南部地区全部为冲积平原区,地貌类型平缓单一,总面积5179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0%以上。高程在海拔2.5-25米之间,坡度为1/2500-1/10000。大清河以北地势由西北向东南低平,大清河以南,地势由西向东北低平。著名的文安洼和东淀,分别处在大清河南北,洼淀总面积7.9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12.3%。其中文安洼面积5.9万公顷,平均海拔不到4米,马武营村北一带,海拔只有2米,为全市最低点。东淀面积2万公顷,平均海拔5米左右,最低处2.5米。
纵观全市地势,从北、西、南三面逐渐向天津海河下游低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