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邦的成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分我杯羹、鸡犬新丰、筑坛拜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1、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拼音:chéng yě xiāo ,hé bài xiāo hé
释义: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
出处: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绐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译文: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韩信被杀,又是出自萧何的计谋。所以俗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说法。
用法: 作宾语、分句;指成败都在于一个人。
例句: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互联网泡沫破灭时,其整个板块的质量也迅速滑坡。
2、分我杯羹
拼音:fēn wǒ bēi gēng
释义:分给我一杯肉羹,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译文:我刘邦曾经跟你结拜过兄弟,所以我爹就是你爹。如果你一定要把你爹煮了吃,那么希望你分一碗肉给我吃。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状语。
例句: 咱们情同兄弟,你在此危难面前得分我杯羹。
3、鸡犬新丰
拼音:jī quǎn xīn fēng
释义:刘邦为解父亲乡愁,在长安附近仿照家乡沛郡丰邑(今江苏丰县)建造新丰(今西安市新丰镇),将原丰邑的鸡犬也一块取来,都各自认识自己的家。比喻虽在异乡,却感觉很亲切,就象在家乡一样快乐自在。
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高祖乃作新丰,移诸故人实之,太上皇乃悦。”
译文:高祖便营建新丰,移迁诸多故人充实那里,太上皇方才喜悦。
例句:汉高祖鸡犬新丰的佳话渊源流传。
4、筑坛拜将
拼音:zhù tán bài jiàng
释义:指仰仗贤能。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上》:“汉王齐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问以计策。”
译文:汉王齐戒设立坛场,拜韩信为大将军,询问其策略。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例句:汉高祖听信丞相萧何的谏言,筑坛拜将韩信为大将军。
5、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拼音: 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
释义: 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6回:“臣以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
译文:臣已算定这次诸葛亮必然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战争、商业等方面。
例句:你这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调包伎俩并不高明,早就被我们识破了。
一败涂地
秦朝时候,沛县县令叫泗水亭长刘邦押送一批老百姓到骊山做苦工;不料走到半路上,
接二连三地逃走了很多,刘邦想:这样下去,不等到骊山,就一定会逃光,自己免不了要被
治罪,他想来想去,索性把没有逃跑的都释放了,自己和一些不想走的人躲在芒、阳二县交
界的山泽中。
秦二世元年,陈涉在大泽乡起兵反秦,自称楚王。沛县令想归附,部属萧何和曹参建议
说:“你是秦朝县令,现在背叛秦朝,恐有些人不服,最好把刘邦召回来,挟制那些不服的
人,那就好办了。”沛县令立即叫樊噜去请刘邦。可是当刘邦回来时,沛县令见他领有近百
人,恐他不服从自己的指挥,又懊悔起来。于是下令紧关城门,不让刘邦进城。刘邦在城外
写了一封信,绑在箭上尉给城里的父老,叫沛县父老们齐心杀了县令,共同抗秦,以保全身
家。父老们果真杀掉县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进沛县,并请地做县令。刘邦谦虚地说:
“天下形势很紧张,假若县令的人选安排不当,就当“一败涂地”,请你们另外迟择别人
吧!”
但最后,刘邦还是当了县令,称做沛公。
“一败涂地”本来是一旦破败,就要肝脑涂在地上的意思。但后人则一直借用它说明失
败之后,而至不可收拾的情势。例如一个商人因贪图眼前之利,盲目推销劣货,但消费者却
不去上当,于是这个商人货物积滞,周转不灵,而至“一败涂地”,不可收拾。又如一个球
队,因为球员间合作得不紧密,遇到挫折,更是手忙脚乱,以至“一败涂地”,不可收拾。
杀马立誓
汉高祖刘邦在跟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除了重用张良、萧何、韩信等人以外,也得到了张耳、英布、臧荼等人的帮助。张耳等人曾经和刘邦平起平坐地称王,后来投靠刘邦,打败项羽。刘邦当了皇帝,当然不好意思亏待这些人,所以只好封他们为王。封张耳的儿子张敖为赵王,封英布为淮南王,臧荼为燕王,这三个人的功劳又比韩信、彭越差远了,刘邦既封了他们当然应该分韩信、彭越了。这样,他把韩信封为楚王、彭越封为梁王,又把韩襄王的后代封为韩王,把英布的岳父吴芮封为长沙王,他一口气封了7个王。
l刘邦封这7个人做王,只是为了拉拢人心罢了。像韩信、彭越这些人能文能武,有才干、有实力,当了王之后自己也有了军队,有了地盘,万一势力强大起来,发兵造反可不是闹着玩的,对他刘家的江山实在是个威胁。所以刘邦封了王以后,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好,天天在心里盘算着怎么把这几个心头大患给除掉。刘邦这人表面上待人宽厚,其实是用人一时,他是心狠手毒的。现在当了皇帝,韩信等人成了威胁,他就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开始一个一个地收拾他们。
这7个王当中,韩信的功劳最大,本领也最大,很自然地成了刘邦最大的心病。而韩信这个人自从立了大功,便骄傲起来,目空一切,说话也不注意分寸。有一次,刘邦跟韩信谈到带兵打仗的问题,刘邦问韩信:“像我这样的才能,你看能带多少兵?”韩信说:“陛下顶多能带10万兵。”刘邦又问:“像你这样能带多少兵呢?”韩信说:“我带兵当然是多多益善!”刘邦一听脸就拉长了,心里老大不高兴,韩信这不是贬低他吗?他瞪着韩信,冷冷地说:“你的本事那么大,为什么又服从了我呢?”韩信觉得苗头不对,赶紧说:“您善于统帅将领,所以我得服从您了。”刘邦这才高兴,但他一直想找机会除掉韩信。这个机会还真让他给等到了。有人报告刘邦说韩信收留了项羽的大将钟离昧,这可是个难得的借口。他本来想派兵讨伐韩信,但没有大将可派。于是他采用了陈平的计策,假装要到楚国的名胜云梦泽,带着自己的亲信部队来到韩信的封地,准备找机会发动袭击。
韩信听说刘邦来到他的封地,他也明白,刘邦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本来他想起兵反抗,但他这个人也是过于天真,他觉得自己对刘邦一片忠心,为汉朝立过大功,刘邦不至于那样绝情。这样一想,他就犹豫不决了。这时,有人对韩信提建议说:“皇帝是为钟离昧来的,如果你杀了钟离昧,把他的头交上去,皇帝一定会高兴的。”韩信也信以为真。就去找钟离昧商量。钟离昧听了勃然大怒,指着韩信骂道:“你这个家伙太不够朋友了!刘邦不敢派兵进攻你,就是因为我在这里能够给你帮忙,你如果杀了我去请功,我今天死,你明天必定灭亡。”说完,他就拔剑自杀了。韩信果真拿着钟离昧的头去拜见汉高祖,汉高祖立即叫武士把韩信给捆绑起来,装进囚车带走。韩信不服,大声地叫冤,说高祖这是因为灭了敌国就收拾功臣。高祖考虑到韩信的功劳很大,而关于谋反的事又没有确切的证据,就放了他,把他降为淮阴侯,后来,陈豯勾结匈奴,起兵反叛。刘邦亲自率兵征讨,韩信则留在京城,有人告发他要谋反,刘邦的妻子吕后设下毒计,由萧何诱骗韩信进入圈套,在宫中被卫士五花大绑。结果吕后不仅把韩信杀掉了,而且把他的父族、母族、妻族全部斩草除根。英名一世的大将韩信就这样被心狠手毒的吕后暗算了。刘邦知道以后,心里暗暗高兴,也没再追问这件事。
韩信死了以后,汉高祖又一个一个地收拾其他几个异姓王。从公元前202年起,到公元前195年,他先后把分封出去7个异姓王消灭了6个,空出来的5位,就派自己的兄弟子侄去接替。刘邦收拾了韩信和臧荼以后,淮南王英布也坐立不安了。英布原先是楚霸王项羽手下的一员猛将,他曾经跟着项羽北上救赵,在巨鹿大战中以少胜多,立下了大功。后来,项羽把他分封为九江王。刘邦和项羽夺天下的时候,派一个能说会道的随从去拉拢英布,使英布背叛了项羽,从背后给项羽插了一刀。
韩信的死,使英布十分寒心。后来梁王彭越也被除掉了,刘邦甚至还把彭越剁成肉酱,送给诸侯王去吃。这是杀鸡给猴看,英布越想越觉得下一个就是自己了。韩信和彭越都是刘邦的亲信大将,是汉的开国功臣,刘邦都如此地残忍,而英布曾是项羽的部下,刘邦自然对他更不会手软,所以英布在公元前196年起兵造反。
刘邦听说英布造反,亲自率领大军去讨伐。当两军对阵的时候,刘邦看到英布的阵势跟项羽相似,他的心里不禁有些发毛。他责问英布说:“我已经封你为王,你为什么还要造反?”英布破口大骂,骂刘邦杀韩信、彭越、凶狠歹毒,不仁不义,逼得他也走投无路,不得不起兵造反。
英布把刘邦骂了个狗血淋头,刘邦被他揭了短处,不由得恼羞成怒,又听说英布要夺取他的皇位,气得火冒三丈,立即下令发动进攻,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败英布,平定了这场叛乱。战斗中,刘邦被飞箭射伤,从此就一病不起。
刘邦在英布那儿吃了苦头以后,越发不放心刘家的天下了,他把异姓王一个个地消灭了,又把自己的所有子弟都封了王,想要以此来使刘家的天下永存下去。
公元前195年,刘邦知道自己很快就要不久于人世了,他召集了所有的文武大臣们到太庙里去立誓。刘邦让手下人牵来一匹白马,亲自主持了杀马宣誓的仪式。他端起一杯冒着热气的马血酒起誓说:“我自从做了皇帝以后,已经12年了。当年有很多人追随我打天下,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我已经给了他们许多应有的奖赏,有很多人被封王封候,手中掌管不少土地。我从自己的良心上说,已经对得起他们了。但是这些人当中,有不少人骄傲自大,自以为对国家有功就目空一切,甚至贪心不足,举兵反叛,想要抢夺我刘家的天下。现在我在这里当着祖宗的灵位,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条不许违反的信条,希望大家发誓遵守:从今以后,凡不是刘姓的人,一概不许封王;凡是没有立大功的人,一律不许封侯。谁要是违反这个盟约,天下人就共同讨伐他!”
刘邦起誓完毕,把马血酒半杯倒在地上,剩余的半杯一口气喝了过去。在场的所有人也都照他的样子,每人喝了马血酒,发誓一定要永远遵守这个盟约。刘邦杀马立誓,是为了防止异姓王造反,保住刘家的天下。他以为这是一条长久之计,但他万万没有料到第一个起来造反,违背这个盟约的人竟是他自己的妻子吕后和吕氏子弟。
暗渡陈仓
秦朝被推翻的时候,项羽、刘邦以及其他参加反秦战争的各路将领,齐集商议胜利以后怎样割据国土。当时势力最强的项羽企图独霸天下,他表面上主张分地封王、分配领地,心里却已开始盘算,将来怎样一个个地消灭他们。
项羽对一般将领都没有什么顾忌,唯独对刘邦很不放心,他知道刘邦是最难对付的对手。早些时候,曾经约定:谁先攻下秦都咸阳(今陕西西安附近),谁就在关中为王。结果,首先进入咸阳的偏偏就是刘邦。关中,即今陕西一带,是秦的本土,由于秦的大力经营,关中不但物产丰富,而且军事工程也有强固的基础。项羽不愿意让刘邦当“关中王”,也不愿意他回到家乡(今江苏沛县)一带去,便故意把巴、蜀(今都在四川)和汉中(在今陕西西南山区)三个郡分给刘邦,封为汉王,以汉中的南郑为都城。想这样把刘邦关进偏僻的山里去。而把关中划作三部分,分给秦朝的降将章邯〔hán〕、司马欣和董翳〔yì〕,以便阻塞刘邦向东发展的出路。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地九郡,占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带广大肥沃之地,以彭城(今江苏徐州)为都城。
刘邦的确也有独霸天下的野心,当然很不服气,其他将领对于自己所分得的更小的地盘也都不满。可是,慑于项羽的威势,大家都不敢违抗,只得听从支配,各就各位去了。刘邦也不得不暂时领兵西上,开往南郑,并且接受张良的计策,把一路走过的几百里栈道全部烧毁。栈道,是在险峻的悬崖上用木材架设的通道。烧毁栈道的目的是为了便于防御,而更重要的是为了迷惑项羽,使他以为刘邦真的不打算出来了,从而松懈对刘邦的戒备。
刘邦到了南郑,发现部下有一位才能出众的军事家,那就是韩信。刘邦就拜韩信为大将,请他策划向东发展、夺取天下的军事部署。
韩信的第一步计划是,先夺取关中,打开东进的大门,建立兴汉灭楚的根据地。于是派出几百名官兵去修复栈道。这时,守着关中西部的章邯听到了这个消息,不禁笑道:“谁叫你们把栈道烧毁的!你们自己断绝了出路,现在又来修复,这么大的工程,只派几百个士兵,看你们哪年哪月才得完成。”因此,章邯对于刘邦和韩信的这一行动,根本没有引起重视。
可是,不久章邯便接到紧急报告,说刘邦的大军已攻入关中,陈仓(在今陕西宝鸡市东)被占,守将被杀。章邯起初还不相信,以为是谣言,等到证实的时候,慌忙领兵抵抗,已经来不及了。章邯被逼自杀,驻守关中东部的司马欣和北部的董翳也相继投降。号称三秦的关中地区于是一下子被刘邦全部占领了。
原来韩信表面上派兵修复栈道,装作要从栈道出击的姿态,实际上却和刘邦统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陈仓,趁章邯不备取得了胜利。这就叫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由于这个历史故事,后来形容瞒着人偷偷摸摸地活动,并达到了目的,就叫“暗渡陈仓”或者“陈仓暗渡”。
讲讲“犬牙交错”的故事!
汉高祖刘邦开国之后,分别封功臣到各地为王。但是因为这些王候在地方上拥有强权,甚至有谋反叛变的意思,于是汉高祖就一一把他们消灭了。
为了巩固汉室,汉高祖又大力赐封同族的人。因为同姓诸侯国数量增加,在汉景帝时,爆发了以吴王为首的七国之乱。汉景帝派太尉周亚夫征讨,平定了叛乱,但同姓诸侯的存在依旧威胁着汉朝的江山。到了汉武帝时,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施行了“领地削减”的政策,也就是消弱王侯们的势力,并且想进一步采取行动。这个举动引起诸侯们的恐慌,便对汉武帝说:“我们与王室血脉相连,先帝将封地如犬牙般的交错安排,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共同保护汉室希望汉武帝能手下留情。”于是,汉武帝后来颁布推恩令,将诸侯的领地分封给他们的子弟,无形中削弱了各诸侯国的势力,也巩固了中央集权。
四面楚歌
话说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天下打仗,打了好多年,刘邦是常败英雄,屡败屡战,可是最后刘邦在张良和韩信的谋划下,终于将项羽和他的部队围在一个叫垓下(在今天安徽灵璧县)的地方,项羽在山上,刘邦在山下,项羽和他的部队断水少粮,大家都没有了斗志。
这时候,有些人开始想家了,因为他们大多是跟着项羽从楚国出来的,所以有些人唱起了楚歌,项羽也听到了,望着身旁的老婆虞姬,非常的悲伤和绝望,他对着虞姬唱:“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就是著名的《垓下歌》。什么意思呢,原来他是在说,我有盖世的英才、撼山的力气,但是我运气不好啊,连老天都不帮我,虞姬啊虞姬,你说我该怎么办呢?聪明的虞姬望着项羽,也对他回唱:”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意思是说,刘邦的汉军已经打到这里来了,到处都听到楚国的歌声,大王如果走到了尽头,我也决不苟活在这个世界上。到了这时候,剩下的只有刘邦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了。
刘邦在山下也听到了这歌声,他很高兴,赶紧叫大家一起唱楚歌,山上的项羽和部队听到后,再也没有杀出重围的勇气了,大家都四散逃走了,最后项羽和虞姬带着最后的八百人在乌江边全部战死了。
相传虞姬在死后变成了罂粟的姐妹花——虞美人。
“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到了走投无路,孤立无援的绝境。
鸿鹄之志 等都说的不错。
“鸿门宴”——一词在后世被用作比喻暗藏杀机的宴会或者不怀好意的事情。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描写政治斗争的常用成语,鸿门宴上的故事,不必细说了吧……。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以及皆成为名句。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汉中出奇兵,争夺天下的兵法应用经典……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为了他的霸业,他的得力助手萧何帮他网罗人才——年轻的韩信,得天下后又帮他将可能造反的韩信诓来、抓住,最后处死……让人感叹的是这仨人打天下时留下的故事何等激励人心,成了既得利益者之后,却都纷纷落下“不忠不信不仁不义的结局”……。
哦,还有几个
“多多益善”
——刘邦与韩信谈论用兵带兵,韩信说您带兵可以指挥十万部队,刘邦问韩信,你能带多少兵呢?韩信微笑说,我吗,您给多少我就能指挥多少,越多越好。这就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来历,虽然说的是韩信,但这情节当然与刘邦有关啦。
十面埋伏——刘邦大破项羽之战。
四面楚歌——刘邦围住项羽,并运用“心理战”的古典范例。
楚河汉界——老头下棋的棋盘上都是,当然是成语,当然还有刘邦的关系……
霸王别姬——如果没有刘邦的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项羽也没法如此“别姬”啊
那个时代,是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刘邦:《大风歌》)”的年代,那个时代产生了多少壮怀激烈、悲欢离合的故事,这些故事有几样不和天下有关?又有几样不和战争、政治、有关?刘邦、项羽、张良、韩信、萧何、
单说那三字成语
“鸿门宴”,【有无伤告密 、范增献计;有项伯夜访、张良献计;有刘项约婚、项伯游说;有刘邦谢罪、项王留饮;有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有项伯翼蔽、樊哙闯营,有樊哙力斥、沛公逃席,有诛杀无伤……刘邦:圆滑奸诈,巧舌如簧,能屈能伸。 张良:老练多谋,眼光锐利,善于用人,善于分析,忠心耿耿,剖析利害,有情有义,胆识过人,干练透辟 樊哙:忠勇豪爽。
项羽:光明磊落,坦率粗豪,重情重义,优柔寡断,有勇少谋,容易冲动,妇人之仁,刚愎自用
范增:老谋深算。】
先说到这吧,打了这么多字,除了最后一段【……】,都是原创啊,喜欢就赞一下,谢了!
成语: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
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处】: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成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成语:约法三章【出处】:《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书??刑法志》:“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
成语:一决雌雄【出处】:《史记;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成语:分我杯羹【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成语:筑坛拜将【出处】:《汉书。高帝纪上》:“汉王齐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问以计策。”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计将安在?小生当筑坛拜将。”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书中记载:一遇汉祖,筑坛拜将,捧毂推轮,后封王爵以酬其功。
成语: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出处】: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成语: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出处】:《史记;高祖本纪》
成语:犬牙交错【出处】:《汉书;中山靖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成语:一败涂地【出处】:《史记;高祖本纪》:“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成语:高阳酒徒【出处】:《史记;郦食其列传》沛公(刘邦)引兵过陈留,高阳儒生郦食其求见。使者入通,沛公曰:“为我谢之,言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使者出以告。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遂延入。终受重用
成语:田横五百士【出处】:《史记》
成语: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
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处】: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成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成语:约法三章【出处】:《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书�6�1刑法志》:“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
成语:一决雌雄【出处】:《史记;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成语:分我杯羹【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成语:筑坛拜将【出处】:《汉书。高帝纪上》:“汉王齐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问以计策。”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计将安在?小生当筑坛拜将。”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书中记载:一遇汉祖,筑坛拜将,捧毂推轮,后封王爵以酬其功。
成语: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出处】: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成语: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出处】:《史记;高祖本纪》
成语:犬牙交错【出处】:《汉书;中山靖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成语:一败涂地【出处】:《史记;高祖本纪》:“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成语:高阳酒徒【出处】:《史记;郦食其列传》沛公(刘邦)引兵过陈留,高阳儒生郦食其求见。使者入通,沛公曰:“为我谢之,言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使者出以告。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遂延入。终受重用
成语:田横五百士【出处】:《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