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釉,即“液—液分相釉”,简称“分相釉”。其主要特点是它们的硅铝比要比不分相的透明釉明显较高,磷含量也比较高。
具有这类化学组成的釉,在合理的烧成制度和较慢的冷却速度下烧成时,会分离成两个成分不同、互不混溶的液相,其中一相以无数孤立小液滴的形式分散于另一个连续相中,孤立小液滴的大小一般为≤0.2微米(1000微米=1毫米)。其连续相富CaO和MgO,而孤立相则富Si02,故釉的化学稳定性较差。
中国历代高温釉中有不少品种属于液—液分相釉,例如黄道窑,处州窑、婺州窑、长沙窑,钧窑,吉州窑、景德镇窑以及宜兴窑等所烧造的有明显乳浊感和乳光现象的花釉、窑变釉及天日釉都是液—液分相釉。石湾窑所烧造的均属于低温釉,也是液—液分相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