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7月,重庆市渝中区没有乡镇,只有11个街道。
渝中区共划分为朝天门、解放碑、南纪门、七星岗、菜园坝、两路口、大溪沟、上清寺、石油路、大坪、化龙桥11个街道。区政府在各街道设立办事处,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管理辖区事务。
扩展资料:
渝中区的历史沿革:
周朝,属巴国江州地域,为巴国国都所在地。
秦朝,置巴郡,属巴郡江州县地域,为巴郡和江州治所所在地。
从汉代至清代,区境先后属江州县、垫江县、巴县地域,为郡、州、路、府、省、县治所所在地。
中华民国时期,1929年设重庆市,区境属重庆市地域;1935年,重庆市下设5个区,第一至第四区在渝中区境;1939年,重庆市下设12个区,第一至第八区在渝中区境;
1942年,重庆市下设17个(陆上)区和1个水上区,第一至第八区和水上区的一部份在渝中区境;1946年,重庆市下设18个区,第一至第八区在渝中区境内。
在此期间,区境一直是重庆市政府所在地。抗日战争时期,区境为中华民国战时首都和永久陪都以及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所在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11月第一区改称市中区,为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行政)委员会、西南军区所在地,并一直是重庆市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1995年3月,市中区更名渝中区。
2006年,渝中区将13个街道调整为12个街道。其中,撤销较场口街道、王家坡街道,设立石油路街道,调整6个街道行政区域范围,保留5个街道行政区域和街道办事处驻地不变。
2015年,渝中区部分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望龙门街道,调整朝天门街道、解放碑街道、南纪门街道行政区域范围。调整后,渝中区辖11个街道。
参考资料来源:渝中区人民政府—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