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很早就有这个了吧运用到绘画
个人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和学习性格色彩半年,上过性格色彩培训中心的基础课程两天,也算是性格色彩的半个粉丝,觉得可以说说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先说几个貌似无关的问题:
乐嘉是不是性格色彩学的创始人?
性格色彩学由来已久,而且不同人赋予每个颜色不同的含义。乐嘉早年在听一位老师演讲的时候了解到“四种不同性格”人的行为模式区别,觉得很有意思,就拿过来加入到自己的培训当中,效果很好。后来觉得颜色做代号方便,就换成了颜色。乐嘉本人从来没有声称自己创立了性格色彩学,他的学说全称叫“FPA性格色彩”,可以看成是对希波克拉底“四液学说”的改良,加入了很多他自己的东西。
乐嘉是不是心理学专家?
这顶帽子完全是别人给的,乐嘉根本就不是心理学出身,也从来没有说自己是什么心理学专家。只是流传的多了,大家以讹传讹。
那么问题来了,乐嘉根本不是心理学领域的,凭什么搞这个性格色彩学?他的"FPA性格色彩"究竟有没有科学性?
乐嘉的本行实际上就是搞培训的,题主说到他的公司主页像个培训公司界面,那是完全符合事实的。从上课的内容上看也是这样,特别强调举案例以及对人们动机的剖析,不是去学理论内容的。红蓝黄绿的分法只是一个代号,方便大家记忆。性格色彩就是一门工具,大家的核心目的在于解决人际关系等现实问题,而不是研究理论是否严谨。所以我的观点是,性格色彩基本就没科学性,它更像是对人们行为经验的总结。
另外:
乐嘉的这套理论加入了很多他过去几十年的社会经验,加上“动机和行为”的区别,对人的描述的贴合程度还是很高的。通过学习性格色彩,帮我解决了一些人际关系的困惑,慢慢的树立起自信。所以它当得起“简单,实用”这两个词。当然它有不严谨的地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正统心理学。这让我想起了武侠小说里,所谓“邪教”和“名门正派之分”。但对我这个普通人来说,“邪教”和“正派”意义不大,谁能帮我有效解决问题,我就向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