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总复习提纲

2024-12-16 13:10:1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转)中国历史(八年级 上)
  速 记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一课 鸦片战争
  英国为开辟市场,走私鸦片危害广。
  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国强。
  一八四零鸦战起,《南京条约》丧权益。
  赔款通商又割地,半殖半封近代史。
  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战争
  英法起祸端,火烧圆明园。
  沙俄割领土,一百五十万。
  南有太平军,反清抗洋兵。
  奇兵杀华尔,千古留美名。
  第三课 收复新疆
  俄英垂延争新疆,入侵称汗阿古柏。
  海塞并重左宗棠,先北后南好策略。
  新疆收复回祖国,治理西北行省设。
  第四课 甲午中日战争
  一八九四甲午战,割地赔款丧主权。
  世昌殉国黄海间,开设工厂增口岸。
  北洋舰队全军没,大大加深殖民地。
  《马关条约》被迫签,民族危机险空前。
  第五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
  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
  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庭。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六课 洋务运动
  内忧外患陷困境,地主阶级忙自救。
  19世纪60至90,师夷长技办洋务。
  自强求富为口号,奕忻曾李又左张。
  军事民用和学堂,富国强兵未达到。
  资本主义得发展,启动中国近代化。
  第七课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给皇帝,维新变法运动起。
  《中外纪闻》强学会,康梁奔走救危机。
  光绪诏书要变革,救亡图强改现状。
  维新百日终失败,爱国忧民精神扬。
  第八课 辛亥革命
  孙中山建同盟,三民主义作指导。
  兴民族,争民权,改开土地为民生。
  武昌起义震华夏,辛亥革命创民国。
  推翻清朝帝制结,民主共和入民心。
  第九课 新文化运动
  《青年杂志》运动搞。
  “民主科学”摇大旗,陈李胡鲁作代表。
  十月革命送曙光,马克思主义响中国。
  新文化运动载史册,人们思想大解放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原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虎门销烟 时间、地点、领导者:1839年6月3日、广东虎门、林则徐
  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原因:英国希望在中国开辟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爆发:1840年英国政府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 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关税协定)
  对中国的影响: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火烧圆明园: 1856—1860年英法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联军掠夺圆明园珍宝,并火烧圆明园
  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侵华罪行 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方式:通过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
  面积: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洋枪队攻打太平军: 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结果:1862年9月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第3课 收复新疆
  阿古柏侵占新疆(1865年)
  背景 英俄两国支持阿古柏伪政权,企图分裂新疆
  “海防”与“塞防”之争
  收复新疆 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进入新疆大败侵略军
  经过 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回祖国怀抱
  中俄两国签约,清政府收回伊犁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原因:日本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战争
  经过 爆发:1894年日本侵占朝鲜国都汉城,又发动侵华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主要战役:黄海战役(邓世昌)、辽东之战、威海卫战役
  签订时间:1895年4月
  结果:签订《马关条约》 内容:割地、赔款、设厂、增辟通商口岸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背景: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兴起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经过:大沽——天津——北京;一路犯下滔天罪行
  时间:1901年
  赔款白银4.5亿两
  《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 清政府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拆毁……允许……划定……
  影响: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 洋务运动
  兴起时间:19世纪60年代
  洋务派 主要观点:“师夷长技”,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统治
  代表人物: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以“自强”为口号,兴办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 以“求富”为口号,兴办民用工业
  洋务派主要活动 创办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兴办新式学堂
  洋务运动的评价: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7 课 戊戌变法
  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爆发
  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经过 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成立强学会
  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 时间:1898年6月到9月
  变法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四个方面
  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
  第8课 辛亥革命
  背景:中华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掀起民族民主革命
  兴中会 : 时间、地点:1894年、美国檀香山
  时间、地点:1905、日本东京
  辛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中国同盟会 革命纲领:十六字纲领(后发展为“三民主义)
  亥 经过 意义:大大推动了全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革 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起义
  命 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
  武昌起义 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职,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结果: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北洋军阀的统治
  历史意义: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背景:民主、自由等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
  领导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新 主要阵地:《新青年》
  文 运动前期 两面大旗:民主和科学
  化 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和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运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动 背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运动后期 代表人物:李大钊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主要活动: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创办《每周评论》
  评价: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背景(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经过 前期:北京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口号) 大罢课
  五四爱国运动 后期:上海工人大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罢、拒)
  意义: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条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共早期组织的建立
  时间、地点:1921年7月、上海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成立:“一大”召开 通过党的纲领,确定党的中心任务
  主要内容: 选举中央局和局书记:陈独秀
  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第11课 北伐战争
  背景 国民党一大:1924年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黄埔军校的建立:1925年,广州黄埔
  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战争 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北伐胜利进军 攻占武昌、江西,基本消灭吴佩孚主力、孙传芳主力
  胜利进军 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影响: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时间、定都:1927年4月、南京
  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府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南昌起义 时间、领导者: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星星之火, 时间、领导者、地点:1927年9月、毛泽东、湘赣边界
  可以燎原 秋收起义 过程、意义:从攻打城市到进军农村,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开始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时间: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 会师的双方:朱德、陈毅和毛泽东率领的军队改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背景(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红 开始:时间、地点、初期的路线:1934、10、中央革命根据地、湘江 乌江 遵义
  军 时间、地点:1935年1月、贵州遵义
  不 经过:遵义会议 主要内容:解决…取消…肯定…确定…确立…
  怕 意义: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是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远 长征后期路线:四渡赤水 金沙江 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征 胜利 两次会师: 1935年吴起镇会师、1936年三大主力甘肃会师
  难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九 时间:1931年9月18日
  一 概况: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八 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沦陷
  事 中国各界反应 人民: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侵略,在东北组织抗日义勇军
  变 中共:派杨靖宇在东北开展抗日游击队
  背景:张学良、杨虎城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遭拒绝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西安 概况:张、杨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又称“双十二事变 ”。
  事变 结果:在中共等各方面的努力下,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背景: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后,继续向南进发,企图占领华北
  卢沟桥事变 时间:1937年7月7日
  概况:日军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影响: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南京大屠杀 时间:1937年12月
  概况:屠杀中国军民达30万人以上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时间 :1937、9
  平型关大捷 地点 :山西平型关
  概况:八路军115师歼灭日军一千多人
  意义: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时间:1938
  台儿庄战役 地点:山东台儿庄
  概况:国民党李宗仁率军歼灭日军一万多人
  意义: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百团大战 背景:日军主力进攻中共抗日根据地,中共及其领导的军民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
  指挥、意义:彭德怀、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
  时间:1945年4月
  中国七大 地点:延安
  主要内容: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意义: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局部反攻
  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7课 内战烽火
  背景:抗日胜利后,人民渇望和平,而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中共争取国内和平
  重庆谈判 时间:1945年8月
  结果: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爆发 时间:1946年6月
  内 标志: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
  战 转战陕北
  烽 时间:1947年夏
  火 挺进大别山 概况: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开辟大别山根据地
  意义: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背景: 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作战,消灭大量敌军,与国民党进行主力决战的时机已成熟
  三 辽沈战役: 1948年,林彪、罗荣恒率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东北全境
  大 淮海战役: 由陈毅、邓小平等指挥。此战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战 平津战役: 此战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北平和平解放)
  役 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标志国民党统治中国22年的政权垮台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办实业的目的:发展本国工商业,挽回中国的利益
  状元实业家张謇 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
  办实业的历程 一战期间,其企业获得较大发展
  一战结束后,纱厂陷入困境,被吞并
  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民族工业萌芽,但难以生存发展
  辛亥革命后: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华侨竞相回国投资
  各个时期 一战期间: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一战结束后:发展受挫
  中国近代民族 抗战胜利后: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
  工业的曲折发展 受三座大山压迫,比较落后
  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特点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交通:轮船、火车
  通讯:电报
  照相和电影从西方传入中国
  文化生活的变迁 外文报纸和中文报纸的创办 、商务印书馆的成立
  社会习俗的变化: 旧俗(男子留辫、女子缠足、翎顶补服、跪拜礼等)
  新风(剪辫、禁缠足、中山装、握手等)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有限性:在城市才有大的变化
  第七单元 第21、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二)

  科学技术 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詹天佑;京张铁路
  揭开制碱奥秘的候德榜
  魏源:编《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
  激励人们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
  洋务运动时期:创办新式学堂
  新式教育的开端 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京师大学堂
  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张之洞请废科举)
  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
  郭沫若:《屈原》
  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讴歌文明,鞭鞑黑暗的文学、艺术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徐悲鸿:《愚公移山》、马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回答2:

这个地址有你要的东西,我没法发给你,应该对你有所帮助!
http://wendang.baidu.com/view/2c68cdd376eeaeaad1f33090.html

回答3:

呵呵呵呵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