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过程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2024-11-24 20:57:4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较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生机勃勃。不过“万变不离其宗”,不论怎么改,语文教学都应该做到以本为本。语文教学是简单而朴素的,检验语文学习效果的最佳途径就是看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懂得了多少,而教师所能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深入文本。只有学生深入文本,进入到文本中去,进入到文本的核心区,潜心涵咏,咀嚼品味,才能发现文本里边的无限风景,才能真正地被文本打动,获得体验,感受人文。

当然,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教师首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即教师应当把读教材放在第一位,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读必须是把自己完全纳入教材中,且必须先是“素读”,即舍弃所有可能干扰自己理解文本的教参,教学设计等资源,要尽量逼着自己读懂文章,还要读出以往教学时没有发现的新东西,哪怕只是一小点而已。此外,在课堂教学之前,应尤其重视学生的课前自读自思。因为这一方面可以预知学生的阅读现状,根据文本,及时地调整拟定最合适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具体到课堂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寻找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突破口。只有抓准了深入文本的突破口,才能更好地把握文本。我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谈几点体会。
1.紧扣文眼
以教学《口技》为例,此文可从不同角度来学习,但若扣住一个字,一字立骨,一个字就可以串领全篇文章。什么字呢?“善”。正面描写也好,侧面描写也好,所有一切都是围绕这个“善”字写的。类似的还有教学《孙权劝学》时可扣住“劝”字,教学《隆中对》时可扣住“对”字,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可扣住“不辱”一词,教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可扣住“吗”字,等等,从而层层深入。抓住文眼,围绕一个词设计一系列问题,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回答灵活地加以引导,从文本出发,又不拘囿于课文本身,真可谓“四两拨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
2.品关键词
宋代陆九渊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品味涵咏的功夫固然重要,但不能篇篇字字细品,否则既陷于琐碎,也难以把握整体。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注意抓住文中关键的词句进行文意的探索,纲举目张,辐射全文,深入文本,从而获得对文意的心领神会。
如在教学《傅雷家书两则》时,细品两篇文章中出现的“坚强”:
“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这两句话中的“坚强”,稍不注意便可能被我们忽略,甚至熟视无睹。但是你若保持警觉和敏感,将目光聚焦这两个“坚强”,并从课文的整体情境来细研文本,你会发现这两个“坚强”的确是打开文本内核的智慧之门。
类似我在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时,就请学生细品范进喜极而疯后的疯言疯语“噫!好了!我中了!”中的“好了”这一关键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思考回答范进相比于从前哪些方面确实是“好了”?以你的眼光看他果真是“好了”吗?
3.巧抓转折
文本中的意脉有时候会有转折之处,这些转折处,恰是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的智慧之门。例如近期在教学顾老师印发的议论文补充材料《读书养气写作》一文时,一开始学生极易把第2小节的“读书可以养气”当作全文的中心论点,教师提示除了从标题《读书养气写作》即可判断全文是在谈三者的关系而非仅仅谈读书和养气的关系,还可以从文章的过渡句来发现论点:第4小节写道:“如果说读书可以养气,是输入;那么,养气则可以写作,是输出。”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学习把握作者或文中人物情感变化转折的叙事抒情类文章。
4.转化角色
在结束文本的学习时,转化角色引领学生返回关照整个文本,倾吐阅读文本后与文本的对话,是对文本的又一次深入研读。如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教学《黔之驴》,在教学将要结束时设计了一个对话情境:同学们,《黔之驴》的寓言故事留给我们许多启示,那么假若你就是那头驴,在将要死的时候你有什么话要对你的后代说呢?请动笔写下来。
转化角色,使学生成为文本的主人公,随主人公一起呼吸,一起思考,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感受体验,更紧密地与文本结合在一起,有利学生深入文本,加深对文中各种因素的理解和对人物的感受,而这样一种的对话交流情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倾吐的突破口,学生也借情境的依托实现了与文本的再次深入对话。
除此之外,深入文本的突破口还有:在“契合学生生活中”深入文本,在“活动开展中”深入文本,在时代背景的了解中深入文本,等等。当然,不同的文章,教师在找到深入文本的突破口后,在启发学生解读文本时都应要求学生立足文本思考,回答问题要养成言之有据的严谨思维习惯,教师在课堂上要发挥好自己的点拨作用,相机引导,扎实推进。

回答2:

内容摘要:呢?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整体感知课文;以诵读促进感悟,引发想象;抓住核心性问题,引领学生潜心会文;依托文本,注重拓展。这样,学生就可以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 关键词:引导 走进 文本《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语文教学过程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