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是孩子对自己的不恰当的认识,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时往往会出现焦虑、泄气、失望、颓丧的情感反应,从而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青少年阶段,正是孩子学习功课、掌握知识的重要时期,如果此阶段孩子产生自卑感,那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因此,爸爸妈妈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克服自卑感。 孩子自卑感的产生,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由于目标定得过而高连遭挫折;二是与他人相比在某些方面存在劣势,以致造成不良的自我暗示等等。 自卑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来源于心理学上的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表现为对自己能力和品质偏低的评价。有自卑感的人常常胆小、怯懦、孤独、沉默,不喜欢交际,缺乏知己,活动能力差,进取心不强,更多地考虑自我,对人不够热情,经常回避体活动,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强的人,是很难做出成绩来的。 自卑的孩子往往有如下表现: ①总感觉自己的能力、才智不如别人,什么都比别人差,做什么事都缺乏信心,担心做不好,怕被人耻笑。 ②一旦学习成绩不好或下降,则处处贬低自己,孤立自己,不愿与人交往,总感觉别人看不起自己,过于压抑自己,悲观,失望,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封闭自己,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受煎熬。 ③情绪低落,抑郁,还伴有焦虑,失眠等。 要使孩子克服自卑感,爸爸妈妈自己首先要有自信心,否则就很难使孩子克服自卑感。爸爸妈妈要多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管是身体方面还是其他方面,要使孩子能够扬长避短。 爸爸妈妈可以多给孩子讲,许多人都有着自己的缺陷,都会产生自卑感,关键要能够克服自卑感。 一个人如果做了自卑的俘虏,不仅会影响身心健康,还会使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使人觉得自己难有作为,生活没有意义。所以,自卑心理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健康问题。 洋洋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爸爸妈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大学里的教授。洋洋是独生女,因此爸爸妈妈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希望她能和他们一样有知识,甚至超过他们。于是从洋洋很小的时候起,爸爸妈妈就给她制订了发展计划。当洋洋刚会咿呀学语时,爸爸妈妈就教她念英文。等长到三四岁时,洋洋每天的时间就被爸爸妈妈安排得满满的。如早晨起床要练声,上午学知识,下午学跳舞,晚上练琴。洋洋的爸妈希望洋洋成为一个全才,所以对各方面的要求都非常严格。 洋洋起初的确表现很出色,不论在幼儿园里还是学校里,她都是一个活跃分子,老师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在德智体等方面,她都不会落于人后,但这样仍不能让她的爸爸妈妈满意,因为爸爸妈妈给洋洋定的标准是“永争”第一。每当洋洋拿着自己还认为满意的成绩单高高兴兴地回家时,得到的总是爸爸妈妈的训斥:“这道题怎么能错呢?这么简单,真是笨呀!”听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评价,洋洋伤心地低下了头。上小学一年级时,洋洋参加了全的咏比赛,拿了二等奖。 下台之后,她欣喜地向爸爸妈妈跑去,没想到面对的却是爸妈冰冷的面孔:“你看人家获一等奖的那个小朋友,嗓子多甜美,表情多自然,可比你强多了。你呀,真让我们失望。”可怜的小洋洋,流下了委屈的泪水。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小洋洋慢慢地变了。 渐渐地小洋洋仿佛换了一个人,原先她是一个特别开朗、调皮、聪明可爱的孩子,而现在她总是一个人独处,很害羞、胆怯,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上课从来不主动回答问题,就是老师把她叫起来,她的回答也是含含糊糊、犹犹豫豫,总是说她不行、她不知道,再也看不到小洋洋那充满自信、活泼可爱的样子了。 后来,洋洋的妈妈看到孩子越来越消沉,便请教教育专家该怎么办。专家向她讲解自信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的方法,她才恍然大悟,明白是自己一手造成了孩子的现状。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在专家的指导下,她开始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洋洋克服自卑,培养自信。不久之后,自信的笑容又回到了洋洋的脸上。解决方法 有一句教育名言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是最棒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假如每一个小学生、中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因此,激发孩子的自信,让孩子挺起自信的胸膛,是爸爸妈妈应该重视的问题。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自信的习惯呢? (1)尊重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自我形象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估。由于孩子年幼,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价一般先来自于成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孩子自信心的形成与他们的爸爸妈妈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爸爸妈妈需要尊重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任何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孩子也不例外。而自尊、被人尊重,是产生自信心的第一心理动力。孩子的自信首先来自自尊,一个没有自尊的孩子是不可能有自信的。 尊重孩子不分时间和地点,也不分孩子是优点多还是缺点多。如果爸爸妈妈在孩子有成绩时就尊重他,在出现问题时就责怪他,任意褒贬,这就做错了;爸爸妈妈不妨用心理换位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有了缺点、错误时,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人,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一些家庭的事务,与孩子讨论一些家庭中的事情,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和爸爸妈妈对自己的信任。 尊重孩子,就不能对孩子说有辱人格、有伤自尊的语言。爸爸妈妈千万不要经常对孩子说:“你真没出息!”“小孩子懂什么!”“大人的事,小孩子知道什么?”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无法获得爸爸妈妈的信任,从而无法获得自信。尊重孩子,尤其不能随意辱骂、惩罚和殴打孩子,辱骂、惩罚和殴打是最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请爸爸妈妈记住,千万不要为了自己的尊严,伤害孩子的自尊。 (2)告诉孩子“你能行” 缺乏自信的孩子由于处于这种状态,已经在.心里建立了消极的自我预言,即“我是没用的”,“我很没信心”等,这种心理让孩子越来越不敢尝试新的事物,越来越没有信心。因此,爸爸妈妈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地忽视孩子缺乏自信的表现,而在孩子表现出自信的时候及时给予积极的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淡化“我无能”的心理,树立起“我也行”的心理。 这方面不如别人,但是完全可能在其他方面超过别人。这时,爸爸妈妈还可以教孩子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法进行自我激励,如“我一定能行的。”“我书法能学好,其他的肯定也能学好!”“我真是一个写作文高手呀!”这些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让孩子从对某件事的良好感觉中扩散出去,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觉。 因此,爸爸妈妈要多鼓励孩子参加课外活动,让他们在学业之外,培养其他的兴趣与爱好,鼓励孩子参加社区义工活动,让他们多接触那些需要别人关爱帮助的人,这些都能增进孩子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另外,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必须与老师配合,让孩子在学校也得到成功的机会,得到鼓励而不是贬抑。 (3)随时巩固孩子的自信 巩固孩子的信心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当爸爸妈妈看到孩子因不断成功而树立起信心时,千万不能以为大功告成,更要不断鼓励孩子,巩固其自信心。孩子只有在不断的鼓励中,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来树立起自信。 如果爸爸妈妈经常挑剔孩子,孩子刚形成的自信很快就会消失。有一个10岁的女孩,非常喜欢弹钢琴,弹的曲子非常优美,而且,她还每天坚持练习好几个小时。另一个孩子的妈妈见此情景,对女孩的自信和努力非常好奇,就问女孩的妈妈:“你的孩子怎么这么自觉弹琴呀?而且,她看上去非常喜欢弹钢琴。”女孩的妈妈淡淡地笑了,说:“我虽然不懂音乐,但是我懂得欣赏我的孩子,每当她练琴的时候,不论好坏,我总是对她说‘孩子,你今天弹得更好了,比昨天进步了。’我是她最忠实的听众,孩子非常喜欢弹琴给我听。” 由此可见,随时巩固孩子的自信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在这个过程当中,爸爸妈妈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不要讽刺孩子,以免孩子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第二,不要过分赞扬孩子,以免孩子产生骄傲情绪。只有随时地、恰当地鼓励,才能不断提高孩子的自信。 (4)允许孩子犯错误 爸爸妈妈总是对孩子的错误非常在意,事实上,犯错误对孩子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一个孩子如果不犯错误,他就永远不可能成长。 对于爸爸妈妈来说,怎样对待孩子的过失或者错误呢?几乎每一位教育专家都认为爸爸妈妈应该允许孩子犯错误。美国宾夕法尼亚心理学家莱顿说:“讲述你自己曾经犯过的过失,承认过失,向孩子们解释为什么你会犯这个过失,告诉他们,你下次将会怎样用不同的方法去避免重犯。”美国家庭问题专家恩说:“告诉孩子们,大胆尝试或出现过失都不要紧,一个人第一次做某件事无不期望做得完美无缺。实际上,在相当多的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 心理学家塞奇斯对爸爸妈妈们说:“从犯过失的痛苦中走出来,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过失不放,应该去赞扬孩子们尝试活动的努力和勇气。”“把孩子最近的成果与他自己以前的成果相比较,而不是与别人相比较。如果孩子拥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他们几乎可以从所有的过失中得到益处。” 因此,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有了这样的观念,就不会一叶障目,也不会因孩子一时表现欠佳而大发雷霆。
这个和成长环境有关,不被肯定,经常做事受挫,然后没有鼓励还被责备的话,一般人的斗志被慢慢束缚,开始自我怀疑人生了,建议多鼓励,先从小事开始,肯定孩子,恢复其信心。这个同时也父母的影响,家庭不和睦也会导致这个样的问题。
心理学家吴东辉建议:首先就是去接纳这个现实,在回答和回应孩子的时候,我们呈现出那种坚定以及客观,并且对未来的希望感。
其次就是发展出他自己的优势来,让他去不断的找到自己可以自豪与之自信的部分。
多让做他没有做过的事情,多鼓励夸奖,多给他成功的经历,慢慢培养他的成就感。
没事啊。玩让孩子爱上学习(能力培养)去比其他孩子强一点自信就会来的。感觉这些事情还是需要孩子自己有用才行吧。你帮助不到什么的。创造环境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