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4-12-20 12:06:4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诗中通过“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

内容上,按时间顺序,从“幼子恋母”到“青年相思”,到成年后的“生死之隔”,再到对祖国大陆的感情,不断发展的情感,逐渐上升,凝聚了诗人自幼及老的整个人生历程中的沧桑体验。

不同阶段的乡愁,凝聚两端的分别是:我——母亲;我——新娘;我(生)——母亲(死);我(游子)——大陆(祖国)。乡愁的对象,由具体的“乡”,到抽象的民族的“乡”,从地域之乡,到历史之乡和文化之乡。使“乡愁”逐渐沉淀出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

扩展资料

《乡愁》

作者:余光中(现代)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乡愁 (余光中现代诗歌)

回答2:

  诗歌表达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原文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中国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
  作者简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在秣陵路小学读书(原崔八巷小学)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2012年4月担任澳门大学“住校作家”。

回答3:

他站了起来,面对着这棵梧桐,他不说话,他趴在了树壁上,哭着哭着,也就没有了眼泪,他看着智者铭,转换了自己的目光。他随着人群一起向前走着,突然看见一大群人们围在一起哭的异常凄凉,他凑过头去,紧接着就挨了一记耳光,便倒在了地上。他没有站起来,而是在人们腿中的间隙看到一个光着身子的男人,手红肿的不成了样,人们怯怯的交谈,直到人们叩首跪拜之后离散,那个男人就被红衣士兵抬走了。男孩不知道怎么了,只是一个劲的笑,他傻了,但他活着,却和死人又有什么区别。

男孩了笑着走到了大梧桐底下,屁股底下的冰还没有融化,就被一个宽衣的绅士带到了城里,他终于解开了破布袋,里面装的是跨越世界的信,他将布袋丢在地上,把信塞进了火盆,他看见了那个曾经倒在自己面前的男人被钉在了十字架台上,生命随着信封一起消逝,他,就是耶稣。

回答4:

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是一种对家乡眷恋的情感状态.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

这首诗用“邮票”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用“坟墓”表达对母亲的怀念,这是浓烈的亲情;用“船票”表达对新婚妻子的想念,这是热烈的爱情;

而“海峡”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祖国的眷念,这是深深的爱国之情.这几组形象构成了乡愁的丰富内涵,使乡愁有了更明显的寄托.感情有淡渐浓,主题有浅入深.

作者便是用这样一种结构形式,如乐曲中主旋律的重复一样,在一咏三叹中,反复陈说分离之苦,将乡愁渲染得淋漓尽致.因此,评论家称这首诗极富结构美和音乐美.

回答5: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思念大陆亲人的思乡之情,同时更表达了台湾人民渴望回到祖国的迫切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