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国家电影总局限制对港片的冲击。以前香港电影可以随便拍,像王家卫,杜琪峰很多剧本都是随编随改,现在是剧本要审核,拍出来又要审核,涉及不符合规定全部剪了。这对很多导演的思想和很多想法有局限性了。
因为现在无聊的导演太多了
以前的香港电影比较经典
香港电影一直以来就是高不成低不就,一直就是流水线产品加圈钱制作。就算辉煌的80 90年代,香港电影论艺术比不过英法电影,产业的专业性完全局限在本地的龙套产业,没有一点电影学院级别的从业者,甚至没有一个专业并且懂得拍电影的真正艺术化的导演。当然演员不止于此,都是野路子,但总是有几个素质高的。
香港电影就几个路子:1,黑帮片,无聊的剧情,穿插暗杀,爱情,冲突,在结尾处高潮,火爆枪战;对政治,黑社会的表现跟理解就停留在打打杀杀的立场,十分肤浅。
2,鬼片。拙劣的特技,永远不变的服装造型,千篇一律的剧本。倒是有些如林正英等人的纯粹搞笑的效果反倒不错。
3,喜剧片。无脑喜剧占多数,肤浅的表演加弱智的对白,永远就那几个笑点。无聊的庸俗笑话。
90年代后期面对好莱坞艺术画面场景技术的全面压倒,香港电影以黑帮片鬼片枪战片为卖点的动作特技电影就戛然而止。于是就过分重喜剧跟艺术电影,但是大陆庞大的资源储备跟人才储备早就了海量的优秀导演,在艺术性上大陆片又全面压倒香港电影。香港电影唯一能做到就是往无脑喜剧这方面狠钻,造成的后果就是素质烂的香港喜剧烂大街,但是香港人狭隘的小地方思想跟肤浅的社会体验又不会提升港片智商,于是就没落了。
香港电影在八九十年代属于黄金时代,涌现出一大批幕后及前台人才,不同类型的电影创新也是由那个时代出现,而电影届也是一个捞金的金桶,这就导致一种卖座的电影出现就会出现一大批跟风之作,也就是烂片,代表就是林正英先生的僵尸系列,也是此原因被拍死的。另外一个就是黑社会的插足,这也是导致大量烂片的主要原因,代表就是向华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