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此次大地震对中国经济和产业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方企业在日本地震灾区的直接财产和投资损失,不过从报道上看,这部分很少甚至没有。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作为日本近邻,日本最大贸易伙伴之一,日本国内因地震而造成的基础设施毁坏、交通体系陷入混乱,汽车、钢铁、半导体等工业企业停产等,势必会对我国与日本的进出口贸易带来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到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的发展。 其间接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此次地震以及随之而来的次生灾害给日本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令本就脆弱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经济体和本轮货币泛滥的发动机之一,日本经济增速的下滑势必会引发外界对其拖累全球经济复苏的担忧,从而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 第二,日本为应对震后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的资金不足局面而注入大量资金,这不仅会进一步恶化日本财政状况,还会影响到日元汇率,进而影响人民币汇率和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 第三,日本震后肯定会对一些产业进行重建、布局和整合,而且灾区重建工作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基础设施以及劳动力等,作为全世界最大建材、钢铁生产国,全球建筑市场最大的国家和名列前茅的建筑工程服务输出国,中国应该会对日本的灾后重建产生一定影响。 影响程度 1。大地震将导致日本经济增速下滑,短期内会加深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的不确定性,但长期看影响不大。 虽然目前精确的灾后统计还没有公布,但人员伤亡、基础设施毁损和大量工厂停产,显然已对日本经济造成损伤。经济学家预计此次地震所带来的损失可能高达10万亿日元,导致日本今年的GDP增幅减少3个百分点,GDP受到的最大冲击将集中在4—6月份。短期内肯定会影响到日本与欧洲、美国、中国等国的进出口贸易以及旅游业等,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过程。 不过,由于目前全球经济复苏的动力源在新兴国家和欧洲、美国等地,日本经济还是处于从通货紧缩向逐步复苏转变中,且整个日本东北地区占日本经济的比重约为8%,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2010年,日本经济增长了3.9%,为20年来的最快增速。而与之前的3个月相比,上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上萎缩了0.3%。而且,从以前的经验看,灾后大规模重建工作往往会抵消自然灾害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例如1995年阪神大地震给日本制造业和交通运输造成了严重影响,据称损失达到2000亿美元,占当时日本GDP的2.5%,但在强劲的重建需求推动下,日本经济却在半年内得以恢复。摩根大通、花旗银行等机构预计,随着重建工作的加快,日本经济今年余下时间将强势反弹。 2。大地震将对全球以及中国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增加不确定性因素。 为稳定震后金融市场及满足金融机构不断上升的资金需求,日本央行决定将通过同日操作向货币市场累计注入23万亿日元的额外流动性,创历史最高记录。这种大规模注资行为不仅会恶化日本当前的财政状况,长远看还会影响到日元汇率,进而影响它的全球替代品之一的人民币汇率和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 不仅如此,为满足地震救灾和受灾地区公共建设工程融资的需求,将使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承受更大的财政压力。但从现实情况看,无论是债务总额与GDP之比、财政赤字与GDP之比,还是国债依存度,目前日本都是世界发达国家中最差的国家,财政与债务已经岌岌可危,政府没有充足的财力用于规模重建。再加上地震灾区企业大量停产导致财政收入减少,全球又正处于脆弱的危机修复期,总需求低迷,同样饱受高债务、高失业率困扰的美国、欧洲经济体很难拿出资金来支持日本。这样的话,在2011财政年度,日本政府在收入方面势必更加依赖新债券发行(而非税收),这将是连续第三年出现这种局面。 一旦日本政府发行巨额国债,日本财政状况将更加恶化,日本的信用等级可能进一步下降,中国此前曾大量买入的日本国债存在一定的风险。与此同时,由于未来日本可能调整投资策略,如通过大量抛售手中持有的美国国债的方式来实现海外资本回流,用于支撑本国国债和本土灾后重建。日本海外资本流向的改变将使美国和欧洲债市出现新的动荡,全球可能步入一个高风险的债务动荡期。在外汇市场方面,由于市场预期日本将持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以及预计在全球广泛流通的日元将会回到日本帮助重建,再加上日本投资者避险情绪激增,大举购入日元,导致日元急升,美元兑日元大幅下挫。 3。大地震对中国产业和对外经济贸易有较大影响。 日本大地震对我国产业和对外贸易最大的负面冲击,表现在进出口领域,因为目前日本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贸易关系十分密切。长期以来中国大量进口日本高技术产品、上游中间产品和设备。出口农副产品及日用消费品,双方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考虑到日本一直是全球电子产业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与消费重镇,在半导体、平板产业、电视及数码电子等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且发生地震的日本东北部工业区在高质量钢材和其他金属材料,如特种玻璃、发动机、微型轴承等领域,也是全球的主要供应商,如果它们辖区内的企业大量破产和停产,势必会冲击中国对这些产品的进口,造成国内部分产品的供应不足,价格上涨,中国电子、汽车等一些产业的产能利用率可能会因日本上游中间产品供货停顿而降低,一些新建和改造项目可能因为日本设备生产、交货流程被打断而不得不减速。例如,丰田、本田、日产、三菱、日野和大发等8家日本汽车制造商宣布暂时关闭在日工厂,短期内肯定会影响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与整车出口业务,从而导致中国国内日系汽车资源供应紧张。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此次地震可能推动日本制造业在日本国内以及全球的重新布局。由于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经常会给一些产业带来致命性的毁坏或冲击。经过这次惨痛的教训,一些原本留在国内,或者被政府强制要求不准转移到外国去的生产厂商今后在进行全球产业布局和整合时,肯定会有所调整,不排除将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制造业转移到成本较低而自然灾害相对少的国家去。这种产业转移可以说不是由市场逼出来的,而是面对大自然灾害所不得不为之。因此,这种产业转移技术含量要比原来的产业转移高得多。
若我为您解决了问题,请给予满意,谢谢!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日本地震将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首先,地震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地震爆发当日,亚太股市在尾盘急挫,欧洲主要股市也出现下跌。外汇市场剧烈波动,日元大跌,但随后在日元资本回流本国市场的预期下出现大涨。美元下跌,美元兑日元汇率上涨。由于避险资金大量涌入,欧洲和新兴市场国家政府债券受到青睐,国际黄金价格走高。相对而言,亚太市场受影响最大,欧洲市场次之,美洲市场基本没有受到影响。目前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核泄漏危机的程度。如果核电站只是轻微受损,金融市场不会受到很大冲击;如果发生类似于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那样的大灾难,预计全球金融市场将陷入恐慌,并出现剧烈动荡。 其次,地震影响全球石油市场。市场预期日本需求因此放缓,国际油价、基本金属价格以及农产品价格普遍走低。预计进入灾后重建阶段后,需求才会缓慢恢复。日本地震对全球石油市场将有重大影响。地震导致很多工厂停产,城市断电,石油需求被天灾暂时抑制。由于福岛核电站面临核泄漏危机,日本国内有多座核电站被紧急关闭,电力供应急剧下降,核电恢复需要一段时间。由于核电在日本国内电力供应中占比很高,随着救灾和重建工作的开展,燃油发电和燃气发电将带动油气需求回升。核泄漏阴影导致世界许多国家开始排查核电站安全隐患,进而也将影响各国的核能发展计划。一些在计划中的核电项目可能因此被推迟或取消,安全级别提升或不同技术路线的选择可能增加核电项目的成本,非核能源,特别是传统的油气资源将受到更大依赖。 再次,地震影响世界经济复苏。地震导致日本许多地区的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一些城市几乎要在废墟上重建,日本一些大企业也被迫停产。预计地震将导致日本国民经济出现下滑,恶化国内债务问题,打击经济的复苏势头,甚至引发连锁反应,出现金融动荡或经济危机,全球经济也将因此放缓复苏步伐,中国对日出口将受到严重影响。考虑到目前中东局势的发展、恶化,不排除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即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日本经济的恢复也需要一年。日本是高端制造业产品出口国,其出口下滑腾出的市场空间可能由德国等欧洲高端出口国来弥补,灾后重建所需的食品、建材、工程服务、劳务可能需要临近的东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来提供。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充分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积极地帮助日本抗震救灾,并为广泛地参与日本的灾后重建做好思想、物质和行动上的准备。 日本在二战后借助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期的“特需”实现了经济复兴;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又借助中国崛起的“特需”提振经济。这一次大地震后,日本能否出现“地震景气”,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也需要那么点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