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家风,我忽然回想起刚刚萌萌学语之时,记忆中的奶奶经常笑着问:“这次摔倒了是谁把你扶起来的!”我便开始动起小脑筋回忆起身边那一位位路过的人群,要是想起是哪位好人,奶奶就会表扬,如果想不出或许记错了,奶奶就会责怪,并称:“帮助过你的人一定要记住他(她)!”
这句话在我儿时记忆中非常深刻,但并不理解这里面的含义,只知道让那些一个个好人在我的脑海中扎根,并且要保持着清晰的记忆,要不然奶奶会不高兴的。从进入小学到中学再到高中,我的成绩一直都是不太理想,可能是悟性太差的缘故吧!所以每个课目的老师在我身上花的时间要比其他学生多得多。我依然清晰的记得戴着老花眼镜的男语文老师,是从上海大城市下放下来的知识分子,喜爱喝一点小酒,带着微醉的神态耐心地批改着我那一篇篇枯燥无味的语句;我还清楚的记得那位年青的女数学老师,是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责任心特别强,一直想拿全校第一名,经常把我留下来补课直到夜幕降临,便骑着那辆凤凰牌自行车把我送回家;我仍然还记得那位中年的音乐老师,发现我身上有着浓厚的音乐细胞,经常鼓励我在班里一展歌喉,并把我推荐给校文艺小分队,延续了我的音乐梦想……这一幕幕场景似乎就在昨天,那一个个曾经帮助过我的人历历在目。
直到我上初中时发生的那一件事,才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理解。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村庄的每一个角落,父亲与很多年青的叔叔们承包起了厂子,那时家里实在是很穷,村书记看中父亲那一手裁缝手艺,便鼓励父亲大胆去承包服装加工厂,并给予相关的政策优惠,村子里的爷爷奶奶想方设法奏钱支援父亲资金。随着工厂的成功开张到进入轨道再到完美收益,带给我们家生活改善的巨大变化,但终因父亲文化偏低,工厂竞争力越来越严峻,厂子转瞬间又面临着停产和倒闭的困境,在亲戚和村里好心人的支持帮助下,父亲才得以把所有工人工资支付。那一晚,父亲手拿着着一张张救命钱,情不自禁地在那本破旧的笔记本上记下了所有帐目和名单,这本宝贵的帐单成为了我们家的传家宝,也成为了父亲一辈子都要感谢的好人。
此后的几年,父亲继续苦心经营工厂,尽管没有能够扭亏为盈,但所有的债务总算全部还清。每年年前,父亲都要带着这本名册,一家一家的走访慰问,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和祝福。10年多来,尽管奶奶和村里那些曾经帮助过父亲的老人都已经离开了人世,但那份恩情却始终珍藏在父亲的心里。
每年回老家,我在走村串户时都要看望那一位位儿时的导师,有的已经牵移出了村庄,有的已经进入了晚年,这一块曾经让我留恋和感恩的热土,就像风筝的线一样时刻牵动着我的心。
“记住帮助过你的人”,这俨然成为了我们家的家风,也将一直延续着我对这个社会的感恩,对每一位曾经帮助过我的好人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