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浑仪
The Armillary Sphere
浑仪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天文测量工具之一,是一种与浑天说密切相关的天文仪器,由於浑仪的结构是以多个同心圆来模拟天球,所以它的出现不早於落下闳时代(104BC),所以浑仪的出现也不会早於此。《益部耆旧传》中说落下闳「於地中转浑天」,这里的「浑天」应该所指的就是浑仪,而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在甘露二年(52BC)「以圆仪度日月行」时所用的「圆仪」无疑也是浑仪。 有纪录传世的第一架浑仪直到东晋才出现,这具浑仪是由前赵的史官丞孔挺於光初六年(323AD)制作的,据《隋书‧天文志》的记载,它有两层结构。外层由一个地平单环、一个赤道单环及一个子午双环叠套而成。内层由一个直径八尺的赤经双环构成,孔挺的设计一直沿用到唐代,中间只有后魏的斛兰在永兴四年(412)制造同种式样的太史候部铁仪时在底座上开了一个十字水沟,用来调整仪器的水平。
唐初李淳风上书指出孔挺的设计只有赤道而无黄道,建议重造新仪。贞观七年(667)制成一架浑天黄道仪,他可以说是奠立了中国浑仪三重结构的形制。北宋是中国古代浑仪制造最多的一个朝代,从至道元年(995)至元佑七年(1092)间一共制造了四架大型浑仪,北宋的天文仪器最后都被金朝掠夺到燕京,有许多被保存到明代并运往南京,正统四年(1439),明政府仿制前代的仪器铸造,其中本具仪器就是仿自宋代的浑仪,是以用於测定天体的位置,本仪器原藏於北京,民国二十年(1931)运往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二 纪限仪
The Sextant
制造於清康熙十二年(1673),可用以测定六十度以内任一两颗天体的角距离和日月的角直径
三 简仪
The Abridged Armilla
中国浑仪的结构经历了一个由简而繁的发展过程,从二重发展成三重,从只有赤道还发展到黄道、白道诸环的添置,每一项改进都标示著人们在天体运动规律认识方面的进步。但在出现这些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弊端。其一是多环迭套的结构给精密制造带来了困难,很容易造成各重环中心不重合,因而严重影响观测精度,二是环越多,被遮蔽的天区也就越大,影响对某些天体的观测,三是仪器结构复杂,难於操作。
北宋的沈括就因唐代僧一行等人的浑仪操作复杂而创制了新型的浑仪,新制浑仪的主要特点是简化了结构,如取消白道环,缩小某些部件的横截面积,使之轻便易用,二是透过调整黄道、赤道及地平诸圆的位置,并把它做成扁平圆环,以减少他们对视线的遮档,元代郭守敬设计制造的简仪可以说是与沈括简化浑仪结构的工作相呼应,只是他的简化更为彻底。
简仪主要由一架赤道经纬仪和一架地平经纬仪组成,另外底座上还开有水平沟,并装有一只正方案,用以校准仪器的水平和朝向,除此之外,赤道经纬仪的北极端还设有一个候极环,用以校正仪器的极轴指向。
简仪原制造于元至正十三至十六年(1276-1279),与仰仪一起安装在元太史院的灵台之上。明正统四年(1439AD)又曾仿制原来的简仪与仰仪,直到清初仍保存於北京的观象台,但康熙四十五年(1715)传教士纪里安(Bernard Kilain Stumpf, 1655-1720)在制造地平经纬仪时将它们当作废铜而熔融,所幸正统四年的复制品仍存於南京的紫金山上。
四 地平经仪
The Altazimuth
由於明末历局筹设之时正逢与后金交战时期,因此在经费上受到很大的限制,在明末所制造的天文仪器多半是木质结构,再包上铜,至清康熙年间,南怀仁主持钦天监,在康熙八至十二年(1669-1673)间,以铜为材料铸成六件新的天文仪器,此地平经仪即其中一架,它制造於清康熙十二年(1673),系按照欧洲古典仪器的风格设计的,可用以测定天体的方位角。
五 圭表
The Gnomon
明正统二至七年(1437-1442AD)间制造,可以用来测定回归年长度和二十四节气
六 象限仪
The Quadrant
制造於清康熙十二年(1673),可用以测定天体的地平高度或天顶距。
七 赤道经纬仪
The Equatorial Armilla
由南怀仁制造於清康熙十二年(1673)主要用於测定太阳时、天体的赤经差和赤纬。由於南怀仁将许多仪器的功能简化,因之他的天文仪器彼此可以相互参校,在南怀仁所著的《灵台仪象志》一书当中就编有黄道、赤道及地平三种座标间的互换表。
八 地平经纬仪
The Azimuth Theodolite
继南怀仁之后,清政府又相继制成两架大型仪器,此为其一,制造於清康熙五十四年 (1715) ,主要用以测定天体的方位角和地平高度。由於地平经仪和象限仪不适合在同一时刻内观测同一天体,所以才在康熙五十四年 (1715) 制造了将两者合一的地平经纬仪,用这个仪器可以同时观测天体的一对地平座标。本仪器由纪里安所设计制造,基本上是南怀仁地平经仪和地平纬仪的组合。
九 黄道经纬仪
The EclipticnArmilla
制造於清康熙十二年(1673),也是南怀仁所制造,主要用於测定天体的黄经差、黄纬和二十四节气等。
十 玑衡辅辰仪
The New Armilla
继南怀仁(Ferdnand Verbiest, 1623-1688)之后,清政府又铸造了两架大型仪器,一架是由纪里安(Bernard Kilain Stumpf, 1655-1720)於康熙五十四年(1715)所制造的地平经纬仪,这基本上是南怀仁的地平经仪和地平纬仪的组合,另一架就是这个玑衡抚辰仪,它的建造是由於乾隆眼见观象台上的仪器都为欧式,故而下令制造,它基本上是仿照传统的浑仪所设计,由戴进贤(Ignace Kogler)等人於清乾隆九年(1744)监制,主要用以测定真太阳时、天体的赤经差和赤纬,此仪营造共耗时十年之久(1744-1754),是清代最后铸造的一架天文仪器。
十一 天体仪
The Celestial Globe
即天球仪,是南怀仁所设计制造的天文仪器,它制造於清康熙十二年(1673),主要用於测定天体出没的时间与方位,以及求任何时间天体的地平高度和方位角。当时南怀仁所一起铸造的六个天文仪器分别为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地平纬仪、纪限仪及本仪器。这些仪器系依欧洲古典风格设计,打破传统浑仪环圈叠套,集中各种座标於一身的繁琐结构,每架仪器只用於一种座标的观测,因而简化了结构,既便於操作也不致於遮挡太多的天区。
照片和详细资料在:http://www.campuslife.cn/forum/thread-518-1-1.html
圭表是一种既简单又重要的测天仪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组成。圭表的主要功能是测定冬至日所在,并进而确定回归年长度,此外,通过观测表影的变化可确定方向和节气。
很早以前,人们发现房屋、树木等物在太阳光照射下会投出影子,这些影子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于是便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来观察影子的变化,这根立竿或立柱就叫做“表”;用一把尺子测量表影的长度和方向,则可知道时辰。后来,发现正午时的表影总是投向正北方向,就把石板制成的尺子平铺在地面上,与立表垂直,尺子的一头连着表基,另一头则伸向正北方向,这把用石板制成的尺子叫“圭”。正午时表影投在石板上,古人就能直接读出表影的长度值。
经过长期观测,古人不仅了解到一天中表影在正午最短,而且得出一年内夏至日的正午,烈日高照,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煦阳斜射,表影则最长。于是,古人就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来确定节气和一年的长度。譬如,连续两次测得表影的最长值,这两次最长值相隔的天数,就是一年的时间长度,难怪我国古人早就知道一年等于365天多的数值。
在现存的河南登封观星台上,40尺的高台和128尺长的量天尺也是一个巨大的圭表。
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姓氲纳隙苏�弥赶虮碧旒��露苏�弥赶蚰咸旒�T陉忻娴恼�戳矫婵袒�?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由于从春分到秋分期间,太阳总是在天赤道的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从秋分到春分期间,太阳在天赤道的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在观察日晷时,首先要了解两个不同时期晷针的投影位置。
漏刻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不仅古代中国用,而且古埃及、古巴比伦等文明古国都使用过。漏是指计时用的漏壶,刻是指划分一天的时间单位,它通过漏壶的浮箭来计量一昼夜的时刻。最初,人们发现陶器中的水会从裂缝中一滴一滴地漏出来,于是专门制造出一种留有小孔的漏壶,把水注入漏壶内,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来,另外再用一个容器收集漏下来的水,在这个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标记的箭杆,相当于现代钟表上显示时刻的钟面,用一个竹片或木块托着箭杆浮在水面上,容器盖的中心开一个小孔,箭杆从盖孔中穿出,这个容器叫做“箭壶”。随着箭壶内收集的水逐渐增多,木块托着箭杆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漏刻的计时方法可分为两类:泄水型和受水型。漏刻是一种独立的计时系统,只借助水的运动。后来古人发现漏壶内的水多时,流水较快,水少时流水就慢,显然会影响计量时间的精度。于是在漏壶上再加一只漏壶,水从下面漏壶流出去的同时,上面漏壶的水即源源不断地补充给下面的漏壶,使下面漏壶内的水均匀地流人箭壶,从而取得比较精确的时刻。
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铜壶漏刻是公元1745年制造的,最上面漏壶的水从雕刻精致的龙口流出,依次流向下壶,箭壶盖上有个铜人仿佛报着箭杆,箭杆上刻有96格,每格为15分钟,人们根据铜人手握箭杆处的标志来报告时间。
浑仪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在古代,“浑”字含有圆球的意义。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形状像蛋壳,出现在天上的星星是镶嵌在蛋壳上的弹丸,地球则是蛋黄,人们在这个蛋黄上测量日月星辰的位置。因此,把这种观测天体位置的仪器叫做“浑仪”。
最初,浑仪的结构很简单,只有三个圆环和一根金属轴。最外面的那个圆环固定在正南北方向上,叫做“子午环”;中间固定着的圆环平行于地球赤道面,叫做“赤道环”;最里面的圆环可以绕金属轴旋转,叫做“赤经环”;赤经环与金属轴相交于两点,一点指向北天极,另一点指向南天极。在赤经环面上装着一根望筒,可以绕赤经环中心转动,用望筒对准某颗星星,然后,根据赤道环和赤经环上的刻度来确定该星在天空中的位置。
后来,古人为了便于观测太阳、行星和月球等天体,在浑仪内又添置了几个圆环,也就是说环内再套环,使浑仪成为多种用途的天文观测仪器。
天体仪,古称“浑象”,是我国古代一种用于演示天象的仪器。我国古人很早就会制造这种仪器,它可以用来直观、形象地了解日、月、星辰的相互位置和运动规律,可以说天体仪是现代天球仪的直接祖先。北京古观象台上安置的天体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体仪,制于清康熙年间,重3850公斤。 天体仪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空心铜球,球面上刻有纵横交错的网格,用于量度天体的具体位置;球面上凸出的小圆点代表天上的亮星,它们严格地按照亮星之间的相互位置标刻。整个铜球可以绕一根金属轴转动,转动一周代表一个昼夜,球面与金属轴相交于两点:北天极和南天极。两个极点的指尖,固定在一个南北正立着的大圆环上,大圆环垂直地嵌入水平大圈的两个缺口内,下面四根雕有龙头的立柱支撑着水平大圈,托着整个天体仪。利用浑象,无论是白天还是阴天的夜晚,人们都可以随时了解当时应该出现在天空的星空图案。
水运仪象台是宋代苏颂、韩公廉等人设计制造的一座大型天文仪器,它把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和报时装置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我国古代一项卓越的创造。水运仪象台高约12米,宽约7米,呈下宽上窄的正方台形,全部为木建筑结构。全台分为三部分,最上层是一个可以开闭屋顶的木屋,里面放置一架铜制浑仪,用来观测天象;中间部分是一间密室,放置浑象,可以随时演示天象;最为有趣的是下面的报时装置,在台的南面可以看到五层木阁,每一层木阁里都有报时的小木人,他们各司其职,根据不同的时刻,轮流出来报时。它的一套动力装置“可能是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
相关资料和图片可参考:http://www.nongli.com/Doc/0411/27231139.htm
http://www.nongli.com/Doc/0411/27231139.htm
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