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距离四月份的双向交流,又过去了两个月。现在静下心来,再去回想那一个月的记忆,宛若还在眼前,清晰而真实。
我很庆幸,这次交流队伍中,我是年龄最长的老师,我也很庆幸,这次交流又让我回到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工作过的学校。
关于双向交流,我觉得这一个多月对我而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它给予了我丰富的体验,让我又一次尝到了思考的快乐。
交流并快乐着——这是一个月的交流生活给我的最真实的感受。
交流其实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学习是快乐的。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每所学校都有其成功的管理、服务与教学的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在以前,都有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过交流。但,那都是一次性的体验,一节课,一次活动,远不能体会到其实质。
这次一个月的时间交流,让你可以静下心来,在身处其中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去学习借鉴他们成功 的经验,先进的理念,艺术的手段。
金昌期间,值得我借鉴与学习的地方很多,学校的文化特色、教学的教研氛围、教师的谦虚敬业、学生的热情好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从其中获得了宝贵的体验。
学校的文化借鉴:精细
金昌学校的文化特色是以故事为依托,将学校的管理与育人的精神通过具体的形式与活动,得以展现。在金昌,你看到:
每一方墙壁都育人:那些布满墙上的标语、画框、图案,并不让你感觉到多余,反而让你感觉到一种无声的言语。
每一间教室都丰富:教室里统一的布置,却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形式上的统一,并不有碍个性化的管理。
每一周活动都真比:讲故事是金昌的特色文化,学校每周开展一次故事PK大赛。同学们精心准备,人人参与其中。
每一次大课间都固定:大课间活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人员、固定活动。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每一天早晨都安排读书:早读课在其他学校都没有安排进课程,可是金昌仍然保留着。
精细,就是贵在坚持,贵在落实。
教学教研借鉴:实效
金昌的教研一贯的朴实但却注重实效。每周一节课的教研时间,针对一个主题,谈观点,说看法。人人都参与,自主表达。语文组的教研,紧紧围绕着学校的故事特色,做大做深。
听课评课,大都是跨学科进行,这让学科之间的整合更加密切,受益很大。
教师教学借鉴:敬业
金昌教师,平实、谦逊、热情、好学。老师们非常敬业,我看到了年长的老教师带着学前班的学生上课、活动,平和亲切;年轻新教师热情好学,教研活动中,我看到了他们智慧的交流,听课的课堂,我看到了他们求知的身影;特别是与我交流的小孙老师,虚心请求,认真实践……这让我感受到强烈的冲击,催我奋进。
学生学习借鉴:乐学
孩子们欢迎我,是那样的真诚。一个月的时间里,我的孩子在语文课堂上是那样的快乐。这也正是我们一直追寻的课堂。孩子的快乐感染了我,所以我能够每天微笑着面对孩子们。当我精心地想着怎样才能与他们交流时,我发现,我真的是一个幸运的人。
所以,内心中就有了一种沉甸甸责任。
交流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是快乐的。
“思考可以让你更明白”,与金昌的交流,因为路较远,于是我选择了走着去上班。一路走一路思考成了我那一个月的每天早晨的必修课,早晨思考,晚上动笔。一个月的时间,我写了数十篇的教学随笔。平时的教学中,虽然也是偶有思考,但不可能做到每天思考,每天动笔。可是双向交流不同,带着交流与学习的目的,你可以集中精力,思考着自己的教学,探索着自己的实践。交流是双向的,除了学习,你还得有付出。所以,把最好的自己呈现给金昌学校的动力,让你的思考更主动。这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这次交流,我与小孙很多的教学实践都是同步进行的,因此,有了更多的比较,更多的思考。
增加候答:两班似乎都有共同点,每节课有几个固定的发言同学。如果课堂上教师调控不到位,那么发言的就局限到几个同学的身上。不少同学不举手发言,有的是因为思维的速度跟不上,有的是害怕错误不愿意回答;有的自然有跟随现象……于是,我在课堂上增加了候答的时间。等一等虽然慢点,可是能够面向全体。起到的效果很明显。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这次交流中,将口语交际课与习作课结合起来,有了很好的启发作用。先是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再将“口语交际课”转变成习作练习的加油站。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积累了素材,又在习作中总结了得失。孩子们表现得更加自信、更加细心、更加主动。
综合性学习:为了实现两校两班的交流,让两个班的孩子们也因此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我们在两校两班之间开展了每周手抄小报的交流评比活动,孩子们每周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利用写报、读报、评报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拓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协作学习:我与小孙老师有了约定:我们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在班级实行小组学习的激励措施,把每节语文课的激励,变成小组的荣誉。我采用了阳光笑脸激励措施。把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结合起来。从实际效果看,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
尊重与信任: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尤其是对我不太了解的学生,课堂上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因此,尊重与信任他们很重要。信任学生,尤其是信任后进生,让学生喜欢语文课,这也给了我们研究“尊重”的课题一个很好的启迪。
同课异构的课堂:同课异构的课堂是教研的有效形式,以前也有做。不过这次与小孙老师的双向交流,多了一些同课异构的常态交流,让课堂多了几层智慧的火花。
复习生字词的智慧:在课堂上每组词语与课文中的内容和事件联系起来,运用联想的方法,去识记词语,一举两得,效果不错。
故事复述的智慧:因为金昌有故事特色,所以教学中尝试着进行故事复述的教学。利用课文中的补白,训练学生创造性的讲故事,效果明显。
概括主要内容的智慧:尝试着用三种方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一种是问题式,由问题入手概括;一种是起因、经过、结果式,抓住主要的线束概括;一种是通过词语归类式,通过关键词去概括。三种不同的方法,让孩子有了选择的空间,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创设习作情境的智慧:充分利用语文课的资源,创设习作的情境,进行习作的指导。如《我的手抄报》《一节有趣的口语交际课》都是在活动的基础上,在创设的情境中,先有体验,才有写作。
更换角色的反思:在交流其间,我与金昌的老师们进行了网络教研与文本解析的交流。站在教师的角度谈网络教研,站在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这让我获得了一种利用不同的角色身份,进行反思的体验。
交流是一个共生的过程,共生是快乐的。
我想,教师的双向交流,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教学教研策略、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从而实现教师的专业共生,推动精细化管理办校,内涵发展育人,这应该是开展这项活动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