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高老头的结局

为什么最后拉斯蒂涅又去找高老头的二女儿了
2024-12-16 01:12:0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被上帝遗弃的人

  ——巴尔扎克《高老头》的人物原型与典型性研究

  巴尔扎克作为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他的文学观念是用小说来进行社会研究。他认为,“从来小说作家就是自己同时代人们的秘书。”“法国社会将要作历史家,我只能当他的书记。”因此,他在《人间喜剧》中为我们展开了一条历史长廊,塑造了两千多个性格各异的人物。

  他的作品《高老头》中则出现了很多文学作品的原型,按批判现实主义的定义,便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在我看来,《高老头》中的人物典型则是“被遗弃的人”。

  高老头。高老头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也是被遗弃的典型代表。

  先于《高老头》,莎士比亚在其悲剧代表作《李尔王》中塑造了一个被遗弃的昏君的形象。李尔王有三个女儿,他要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她们,而条件就是让她们表述对父亲的爱。大女儿和二女儿口甜舌滑,骗得李尔的信任,而三女儿则是深沉地爱着自己的父亲,但她并没有用恭维的言辞去取悦父亲,结果遭到李尔的唾弃。他把自己的国土一半分给了大女儿,另一半分给了二女儿,而三女儿则没有任何财产作为嫁妆。然而当他需要帮助的时候,先前把自己对父亲的爱吹得天花乱坠的两个女儿则把父亲当作皮球踢来踢去,而本是国王的李尔反倒无处容身,露宿风雨之中。最后还是三女儿在父亲落难的时候伸出了援手,助他起兵收复国土,可惜以失败告终,而三女儿也死于非命。

  而到了巴尔扎克塑造高老头的时候,作者启用了“极端情欲模式”,将人物塑造的典型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总的来说,如果将《高老头》仅作为一篇独立的小说,它和《李尔王》有着太多的相同点了。李尔王有三个女儿,而高老头只有两个。然而高老头也有拉斯蒂涅,可以在他落难的时候倾力相助,虽然拉斯蒂涅最后也不免卷入了巴黎上层社会的堕落漩涡。我们可以把李尔王和高老头设为F,把李尔王的大女儿和二女儿,以及高老头的两个女儿设为B与C,把李尔王的三女儿和拉斯蒂涅设为A。那样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原型模式:F把自己的所有资本留给了后代B和C,但B和C则共同将F遗弃,最后F在落难中得到了A的帮助,然而还是以悲剧收场。可以看出,这是《李尔王》的故事模式,同时也是《高老头》的故事模式。

  在F中,李尔王和高老头有着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的有:1,他们都是作为父亲(Father),是财产的最初拥有者;2,他们的财产所托非人(B和C),最后惨遭遗弃;3,他们都得到了A(assistant)的帮助;4,他们最后都醒悟了,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5,悲剧的下场。在第1点和第2点中,他们表现得最为相似:同是财产的最初拥有者,同样毫无保留地把财产分给了不该分给的人。而遭受遗弃的方式不同,李尔王虽然一开始还分别在女儿家住,但和高老头相比,他应该是一开始就被彻底遗弃;至于高老头,他把女儿们送进了圣日耳曼的上流社会当贵族夫人,而自己则在伏盖公寓里面过着下层人民的生活。一开始由于他还保有一份比较丰厚的年金,因此他的女儿还和他有着联系。然而每一次他的女儿来找他,无非也是来找他要钱抵债,这使得高老头最后穷困潦倒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他是被逐步遗弃的。在第3点中,他们得到的是不同的帮助,相比高老头,李尔王是幸运的:他有一个忠心的大臣和三女儿的帮助,甚至是法兰西的军力援助。而高老头的身边只有拉斯蒂涅和一个医科学生,总的来说还是拉斯蒂涅对他的帮助比较多。然而拉斯蒂涅对他的帮助,一开始也只是满足了他对女儿的思念,他从拉斯蒂涅的口中得到了两个女儿的情况,尤其是二女儿但斐纳。另一方面就是在他临死的时候,为他送终,替他收尸。而从第4点看来,他们也有很大的不同。同是醒悟,但李尔王醒悟得更早,也醒悟得更彻底,他甚至在三女儿和法兰西王的帮助下,试图收复失地。而高老头则是在将死之时才得以悔悟。他终于知道原来“钱可以买到一切,买到女儿”,他终于明白到了假如自己把家私留着,“她们就会来了,会把她们的亲吻来舔我的脸”。可惜的是这个时候,他说出了一直潜藏心中但一直不敢相信的话后,依然在为自己的女儿申辩,这就是高老头的“极端父爱”。

  在此,我们应该对莎士比亚和巴尔扎克的两种处理方法的不同探究一下原因:为什么李尔王可以到最后反戈一击而高老头却始终在父爱的泥潭中难以自拔?这除了作家个人的风格以外是不是也应该有一些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呢?我想也许在作家的思想和他们所处的历史时期中可以得出答案。首先莎士比亚的思想较巴尔扎克来说比较单一,他纯然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他提倡以同情、仁爱、真诚等人文主义原则来同丑恶的现实相对立,表达出他对人文主义理想的信念。而巴尔扎克的世界观则是充满了矛盾的。他既是一个中产阶级作家,又对贵族阶级充满了向往,力图跻身贵族的行列。他曾是启蒙思想家的信徒,也接受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也接受封建的教义;他既是唯物主义者,又对神秘主义感兴趣。但是他的现实主义创作观念却是十分明确的,他虽然倾心于贵族的身份,但从现实主义的创作角度来说,他“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他把他们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在莎士比亚的创作时代,封建社会衰落,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的阶段,人文主义思想号召解放“人”,因此莎士比亚的创作是以人为中心,是“以人为本”的。他可以看到封建道德的堕落,然而也存留着道德上的希望。到了巴尔扎克的时代,资产阶级节节胜利,封建主义强力反扑,而工人阶级则走上了历史舞台,社会形势变化剧烈,政治体制迅速更迭,阶级关系和力量对比经常出现不稳定的局面。而在这样的形势下,在巴尔扎克看来,没有什么思想是绝对正他确的,因此,也许当“法国历史的书记员”,把看到的一切以现实主义的方法记录下来是唯一可行的方法。因此,他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因此,他用“绝对情欲”的模式来增加人物的典型性;因此,高老头的结局则是必然的了。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高老头》中的另外两个人物,伏脱冷和拉斯蒂涅,他们同样具有人物性格的典型性。他们的共同特征应该是具有绝对的野心,伏脱冷更是“极端利己主义”的代表。而他们两人的关系,同样可以在先前的作品中找到人物的原型。

  伏脱冷的原型是“引诱者”和“野心家”以及“异类”。从“引诱者”的原型来看,伏脱冷和《圣经》里面的蛇是一样的,蛇引诱夏娃吃禁果,从而被逐出“伊甸园 ”。当然讲到相似点的话,他和弥尔顿《失乐园》里面的撒旦更为相像。弥尔顿塑造的撒旦,既有野心和能力,也是神界的异类。他反叛上帝,起义失败而被打下地狱,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冲破了地狱之门,潜入蛇神,引诱夏娃和亚当吃禁果,导致他们被逐出伊甸园。而另一个和可以作为伏脱冷的人物原型的则是《浮士德》传说中的靡菲斯特。靡菲斯特和上帝打赌,以浮士德的灵魂作为赌注。浮士德和他签订契约,去经历人生。而一旦浮士德满足,他的灵魂就归靡菲斯特所有,他则代替靡菲斯特下地狱。靡菲斯特同样是“引诱者”、“野心家”和“异类”。除此之外,无论是撒旦,靡菲斯特,或是伏脱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或者说是有相似的一面,那就是既有破坏的一面,又有促进改革的一面。和靡菲斯特的以恶来推动善的发展不同,伏脱冷的主要促进作用表现在他对社会的腐朽败德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毫不留情的鞭挞,可以说是“以恶抗恶”了。伏脱冷的典型性表现在他的极端利己主义以及极端的野心之中。作为一个苦役犯,他为了自己能够获得巨大的利益,不惜引诱拉斯蒂涅走上堕落的道路,来满足自己的目的。这既是可耻的,又是可悲的,其可悲之处在于这种做法是可以被当时巴黎的道德准则所理解的。可以说,作为一个苦役犯,他是被社会遗弃的人;而作为一个野心家,他确实可以被社会理解的人。

  而拉斯蒂涅的原型则是“被引诱者”、“从善良走向堕落”以及“野心家”。作为一个外省的贵族,他有着淳朴的道德观念。然而他在巴黎上的三节课,则把他的人生观彻底改变了。他从一个善良的青年变成了一个以逐利为生的资本家、野心家。他是一个被道德遗弃的人。他如同夏娃被撒旦诱惑一样,被伏脱冷为他指出的前景诱惑。当然,除了伏脱冷以外,鲍赛昂夫人对他的“教导”:让他把别人像驿马一样去骑,除了自己,一切都微不足道。然后,高老头之死为他上了巴黎社会的最后一课。他终于知道了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金钱决定一切,道德微不足道。他和浮士德一样,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虽然他们的价值并不相同,浮士德是追求人类的终极意义,拉斯蒂涅追求的是上流社会的名声和金钱——而走上了魔鬼为他挖好的道路。不同的是,浮士德由于上帝的救赎而幸免于难,没有堕落到地狱;而拉斯蒂涅则彻底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究其不同的原因,也与上述的一样,是由作家所处的时代而决定的。在巴尔扎克的时代,没有人能够得到救赎——欧也妮·葛朗台不能,邦斯舅舅不能,高老头不能,拉斯蒂涅不能,伏脱冷就更不能。

  可以说,在《人间喜剧》的时代,巴尔扎克的所处的社会,正如尼采所言,“上帝已经死了”。

回答2:

结局,一方面写出了金钱家庭中的虚伪(高老头一辈子的父爱最后全化作了金钱的冰冷!)另方面,拉斯蒂涅张罗大声喊着要朝这个世界继续,说明这一类人,这一种关系,不是个别的,而是通病,(一个高老头倒先去,千千万万个高老头站出来!)从而由个别转到了对整个社会的强烈批判

回答3: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不改变作者的初衷,其他的细节性问题,自己去想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