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利己利人400字的作文

2024-12-14 23:00:2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给你找的一点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我省济南市街头无偿献血已成为临床用血的主要采集方式,同时自愿无偿献血也是今后无偿献血的发展方向。街头无偿献血调查与分析对增加街头采血量,确保临床用血的需要,将起到一定的作用。笔者对1999~2000年山东省血液中心的街头采 血数据进行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

  1999年1月~2002年12月街头采血共计42001人次,男性为26967人次,女性为15034人次,年龄18~30周岁的为36890人次,31~40周岁为3263人次,41~55周岁为1848人次。

  2 结果

  见表1。

  表1 1999~2000年街头无偿献血调查结果

  42001人次的街头采血中,男性占64.20%,女性占35.80%;年龄18~30周岁的占87.83%,31~40周岁的占7.77%,41~55周岁的占4.40%。

  3 讨论

  从表中可以看出,2000年街头采血人数与1999年基本持平,无大的差别,男、女所占的比例没有大的变化。而在同一年度女性献血者较男性献血者要少,这是因为:(1)女性较男性在生理上易紧张、恐惧,且较男性要胆小,在献血、不献血上容易犹豫不决,影响了参加无偿献血的比例。(2)女性所特有的生理因素,也使得女性献血的比例小于男性。因此,适时的对某些犹豫不决的女性加以鼓励,打消其顾虑,以动员更多的女性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

  从年龄上来看,18~30岁组所占的比例最大,1999年为88.54%,2000年为87.12%。这是由于省城无偿献血多以青年学生为主,而且青年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身体状况也较其他年龄组好,因而参加无偿献血积极性高,所占的比例也就大。而31~40岁所占比例少于18~30岁组;41~55岁组所占比例又少于31~40岁组,这是因为:(1)随着年 龄的增长,其身体状况与18~30岁组相比稍差,可因某种疾病的影响不能参加无偿献血;(2)因年龄的关系,考虑问题较多,接受程度也就低,对无偿献血仍存有某些顾虑,使得所占比例也就随之减少。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大宣传力度,从中年人更应参加无偿献血这个角度,多讲解献血有益健康的生理知识,促使中年组献血比例加大。

  2000年与1999年相比,在31~40岁、41~55岁组又有较明显的增长。31~40岁组2000年较1999年增加37人次,增长了0.25%,而41~55岁组则增加了200多人次,增长了1.17%,说明随着无偿献血的顺利开展,参加街头无偿献血的人群构成也在发生变化,标志着无偿献血正逐步为广大市民所接受。数据也证明了加强献血更有益于中年人健康血液生理知识的宣传大有必要,并切实可行。

  总之,目前我国的无偿献血已由计划无偿献血向自愿无偿献血转移,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全方位、多角度加大无偿献血的力度,以期动员更多的健康适龄公民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的行列。

  ◎ 适量献血无损身体健康

  一次献血400毫升,只占全身总量的百分之八,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据科学测定:正常人体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左右,一个60公斤体重的人,约有血液4800毫升,在一般情况下,这些血液并不都参与血液循环,有1/5~2/5的血液,是贮存在肝、脾、肺和皮下毛细血管贮备而不用的,人们习惯地把这称作人体的“小血库”。当人体从事剧烈活动或少量失血时,贮血库中的血液会立即释放出来,参与血液循环,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血夜本身具有旺盛的新陈代谢能力,人体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血细胞在衰老死亡,献血后反而会刺激人体造血功能更加旺盛,加速血细胞的生成,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以适应机体的需要。

  人体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血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而且对健康并无妨碍。人体失血后,先是血浆中的水份和无机盐类在1—2小时内,由组织液透入血管而得到补充;其次,在一天左右时间内,血浆蛋白浓度可以恢复,这是由于肝脏加速合成蛋白质的结果。红细胞恢复稍慢,约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即可补足失去的红细胞。所以,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内献血200—400毫升是无损身体健康的。

  ◎ 一次献血400ml更有益

  1、对献血者来说,一次献血200ml不足体内血液总量的5%,由于量少,并未涉及到体内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而每次献血400ml,能够涉及到体内的调节系统,促使暂存于肝脾等脏器内的血液参加到血液循环中去,刺激新鲜血液再生,有利于降低血稠度,能有效地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对于用血的患者来说,血液来自同一个人就比来自两个人的血液更安全,大大减少了感染机会,对于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意义更大。

  3、一次献血400ml与献血200ml相比,可以成倍地节约血源,提高工作效奉,减少差错机会,也有利于成分血的制备和推广。

  ◎ 适量献血会使人更加健康、长寿

  人进入成年之后,血细胞主要由骨髓来制造,平均每天可造出15亿个血细胞(约40毫升血量的细胞),同时也有相应数量的血细胞衰老死亡。骨髓造血功能也同全身其它器官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退。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的人,由于骨髓造血系统不断受到激发,保持较旺盛的新陈代谢,不断产生出更具生命活力的年轻血细胞,新鲜的血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未献过血的人。

  科学家们应用流体变形学和血液动态学,对血液与献血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血液流动与血液的粘稠度、红细胞的可变性、血浆蛋白的浓度等因素有关。当血液的粘稠度增高时,血流的速度就变得缓慢,局部血液发生停滞、缺氧、凝血因子活性增高和营养障碍,引起血管壁的改变,从而容易出现血栓、脑血管意外和心肌梗塞等病症,这就是“高粘度症候群”。常见的症状有头重、头晕、头痛、听力障碍、末梢神经感觉异常等。

  当人们献血后,特别是单献红细胞、血小板等有形成分,会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使血液流速加快,脑血流量也随之增加,供氧量加大,人会感到身体轻,头脑清醒。

  据世界著名医学家卡尔等人调查1916年1月以前出生的献血者332人,与在同一地区出生而且年龄和性别分布类似的未献血者339人作了比较,献血者平均寿命为70.1岁,未献血者为67.5岁。结果表明献血者存活率显著高于未献血者,献血总量较多的人存活年龄也较长。

  所以说: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的人头脑会更清醒、更健康、长寿,1997年3月菲律宾总统拉莫斯第41次参加无偿献血(每次150毫升),以此来作为他69岁生日的纪念。他常说:献血使他年轻20岁。看来这句话不全是玩笑话。

  ◎ 献血可减少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

  近年来,我国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专家,以“关于多次献血者血液稀释状态与动脉压及心脑血管病的关系”为课题,对多次献血者127例、高血压病患者87例、缺血性中见患者60例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对照性研究,结果证明,献血对心脑血管系统有良好的远期影响,对减少心脑血管发病率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1984—1989年芬兰科学院院士萨洛宁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在芬兰对2682名年龄在42至60岁之间的男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献过血的人5年半后患冠心病的比例比没有献过血的人少86%。在另一项研究中,对献血1—12次的153名献血者跟踪观察发现,结果仅1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同时对未献过血的2306人进行对照观察,有226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竟高达9.8%,与献血组有明显区别。

  又据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心血管疾病研究小组对655名献过血的人和约3000名未献过血的人进行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在过去3年中献过血的男子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只有未献过血的人的一半,患某些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只有后者的三分之一。

  研究人员解释说,这一现象与体内铁元素的贮存量减少有关。铁元素在人体合成氧化酶过程中起催化剂的作用。献血后体内铁元素贮存量可以明显减少,献血者每献出500毫升血液,相当于排出200—500毫克铁,因而人体合成的氧化酶也相应减少,这样血液中的脂质被氧化的数量就小,从而减少了附着在血管壁上的沉积物,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我国和芬兰及美国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均表明,献过血的男子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将大为降低。为此,芬兰的医生们建议男子每年最少献血一次,这样既有利于预防自己患心血管疾病,又有利于他人,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 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病率

  铁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但铁质过高又绝非好事,据最近《国际癌症》期刊报导,如果男子体内的铁质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机率就会提高。

  至于女子,由于有月经期间的流血现象,常会失去大量的铁质,所以在研究中就未发现铁质含量与妇女罹患癌症的机率有特殊的关系。

  那么,男子如何排除体内过多的铁质以减少罹患癌症的机率呢?医学家认为,唯一的方法是通过流血排除过多的铁质。因而鼓励体内铁质含量过高的男士们可以定期献血,这样做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 经常献血可以降低血脂

  有些人的血脂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俗称“血稠”。血稠的结果就是脂肪一层层附着在人体的血管壁上,最后导致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形成心脑血管病。而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减少了体内一部分粘稠的血液,再通过正常的饮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释,血脂就会随着下降,也就减轻了动脉硬化的隐患。

  ◎ 献血能净化人的心灵

  梵语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意思是说救人性命是功德无量的好事善事。施善,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心中自然而然地会涌起欣慰之感。同时,一个人坚信活在世上对他人有益,对社会有益,会消除自卑感,增强对生活的自信心。施善,可使心理状态获得平衡,而平衡的心理状态是预防许多疾病的基础。科学家还发现,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思想和行动有益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建立和完善,情绪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健康的情绪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它组织的器官,使其处于良性的动态平衡状态,使人增强抵抗感染的能力,从而免受各种疾病的侵袭。因而说,做好事、做善事,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香港有一幅献血招贴画,其宣传口号就是“施比受更有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无偿献血者用自己的鲜血延续、挽救了他人的生命,体现了人类共同生存、珍惜生命、友爱互助的高尚情操。献血使心灵得到慰籍,使人生更加充实、快乐,经常保持充实、快乐的心绪是健康长寿必备的因素之一。

  我眼中的无偿献血
  献血,这个词不会陌生,但有多少人不敢献血。我说呢,献血,并没有那么可怕。
  大家都知道,献血是一项慈善活动,献血是帮助那些病重的人,我觉得,献血不必那么格式化,反而要有亲和力。献血本身是一件助人为乐的善事,但因为有些人怕献血,可他们曾知道,他们的一滴血,能挽救多少人的生命,要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你献了血,说不定有人从病魔手中逃了回来,你没有献出这宝贵的血,可能有人已经失去了生命。一来一去,相差两个生命呢,你难道忍心看别人熄灭了生命的蜡烛,却不献出那么一点血,你们知道吗?200CC的血,对我们是没有一点害处的,可对别人来讲,这是一条生命,甚至几十条。病人好了,他们的亲人多么感谢你啊;病人走了,虽然,他们的家人不会责怪你,但你已经失去了一个人本有的爱心。在我眼中,献血是光荣的,是骄傲的,是净化灵魂的,是考验爱心的,是救死扶伤的,是助人的,是可贵的,是体现我们人与人之间友好。互助。团结的一次考试。我们考满分很简单,只需献出一点点的血,可有些人,就是无法突破这道关卡,人生的考试,只有这么简单,但要考100分,要的不止是知识,还有爱!
  无偿献血的意义不在于献出的多少,关键在于你做了,你就考了100分,因为你是一个有爱的人,那些只有知识,没有爱的人,没法与你相提并论!

  我眼中的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很多人以为是傻瓜才做的,其实不然。无偿献血的志愿者是这样的伟大,他们不要任何回报,默默无闻地为生命垂危的病人们献血,这是我们值得学习的精神!
  我眼中的无偿献血,就是无私奉献,就是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志愿者们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了社会,给了病人,而献血者们,在献完血后就默默地离开了。他们这种牺牲自己,去帮助别人的崇高精神,是我们的好榜样。无偿献血虽然没有回报,但是却是终身的荣誉,会得到社会和人民的尊重和爱戴。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献血是感恩社会的体现,献血是拯救生命的壮举。你们想为社会做点贡献吗?你们愿为他人献点爱心吗?献血,从我做起!民族在无私的奉献中崛起,生命在奔腾的热血里绵延!我们大家要行动起来,为献血出一份力!现在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的人成千上万,于是社会涌现出了一群一群的献血者,他们都是好样的,我们向勇敢无私的献血者致敬。我眼中的无偿献血,并不可怕,所以“献血无损健康,只需小小勇气。”
  热血是生命的标志,无偿献血是文明进步的标志。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在社会的倡导下,我们一定能做得更好!

  下面是一位医务工作者针对无偿献血写的一篇文章,说得很有道理!经常看到血站采血车停在闹市区采血,那外面的标语写的是“无偿献血光荣。”看到后也常思索,我们无偿光荣献的血,为什么血站医院要高价卖给病患?我们无偿献的血,应该无偿提供给需要的病患啊?我们无偿献的血,为什么要供养那帮蠹虫?大家的善举,是否用错了地方?
  实际上血液是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失去血液后肯定对人的身体会有所损伤。但为何血站、医院的宣传要故意掩盖这个事实真相?让广大无辜善良的献血者受到伤害,这其中是否有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在中国,某些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因为不断爆出的贪污腐败窝案而严重缺失(但主流是好的,不然中国政府为何敢于自揭其短,这表现了一种反腐治国的决心。)医疗系统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更是非常的灰色。要想将血液变成一种善举,从采到输都是无偿的,这几乎不可能,这就好比一头肥羊,要想毫发无损穿过狼群,简直是天方夜谈。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让无偿鲜血变成有偿献血,使献血商品化。
  台湾、香港以至欧美的许多医院,都有许多义工,礼拜天大家不去教堂祷告,就去医院当一天义工。那么我们中国无数善良有爱心的人们,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利用空闲到医院当义工呢?切实将爱奉献给需要帮助的人们,远比献血养活那帮蠹虫有意义的多。

  ----原文如下:
  大家都是本着善良的想法去献血的,我自己也献过。不过现在请大家心平气和的换个角度看问题。
  最近,关于无偿献血无损于健康的谬论铺天盖地,作为一个普通的医务工作者,我认为我有义务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献血会造成血液功能的弱化甚至丧失。
  有人就说了:你说的不对,大家都说献完血后身体会生产出足够的血液补充。
  刚才我说过“所有的血细胞均在骨髓内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
  造血干细胞凭良心讲是有寿命的,也就是说:造血干细胞的造血机能不是无限制的。
  有一个很简单的例证:大多数老年人的骨髓造血功能仅是年轻时的50%,由于造血机能减退,易出现贫血,而且不易恢复。所以造血干细胞是消耗品,而且是不可恢复的!
  还有人说了:书上说,献血后2周,血液的容量就会补充完成。
  对,你说的对,但是请注意:补充的是什么?
  据我所知,身体在2周内补充的应该是血浆,血浆和血液是2个概念哦。
  血浆的成分包括:水(91%)、蛋白质(7%)、脂质(1%)、糖类(0.1%)、无机盐类(0.9%)、代谢产物……
  看到了没有,其实补充的就是水!
  这里也有一个简单的例证:献血后会感到口渴,就是因为要补充血浆,血站会无偿提供糖水或牛奶也就是这个原因,明白了吧?
  还有人说:你说的我都知道,但是为了广大病患的幸福,我就要献。
  ok!你很伟大,我敬佩你。
  可是,在你没有无偿献血的时候,难道病人就无血可输了?
  当然不是这样,本人在医院工作的时间可能比你的年纪还大,我得告诉你:正是因为无偿献血者的热情使病人承担了更高的用血成本。

  因为血液的暴利,政府就垄断了采血的渠道,在没有血站的时候,每200mm血液价格是70元人民币,现在的价格是每200mm大约200元人民币。而且原来还要付给献血者相应经济补偿,现在都是无偿献血,不用付给献血责任何经济补偿。

  我们医院去血站买血那可真都是真金白银,少一分钱也不行,这些成本只有转嫁到患者身上去,其实我们也是没办法。

  并且由于无偿献血者人数众多,原来靠卖血接济贫穷生活的农民和下岗职工现在又断了一条财路,造孽啊!

  有人说了:不是无偿献血者可以免费用血的吗?

  对,先到医院把用血的钱交了,然后到院办公室开证明,然后找到医生签字,拿上你的身份证、病历、手术通知、无偿献血证,然后到卫生局盖个章,然后到血站办理退款,还的祈祷经办人都在,并且有的地方还规定,必须使病人亲自来办理!
  我倒是见了很多病人,最后放弃到血站退血费,自认倒霉了。
  最后,血站对无偿先来的血是什么态度呢?
  这个就不好说了,反正成都倒掉了几十万cc,还有一些血被卖到药厂作原料基本上是有问题就成批倒掉,没曝光的这种事每个城市都有。
  血站的人基本上都是当兵退伍的或社会闲散人员,医学院毕业的属于凤毛麟角。
  福利好得出奇,年终上万的发,那些采血车都上百万一辆,信不信由你。
  最后,你真的见过有医生经常无偿献血的吗?

回答2:

600IC粉红色好的好的好

回答3:

42001人次的街头采血中,男性占64.20%,女性占35.80%;年龄18~30周岁的占87.83%,31~40周岁的占7.77%,41~55周岁的占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