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实相生的空灵美
戏曲表演讲求“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即虚与实的
高度统一。戏曲舞台艺术以音乐、舞蹈为主要元素,
其节奏性、程式性是生活的变形,是在真与非真、似
与非似之间讲求“神似”而不是力求“形似”。
丢弃写意的美学精神,直接写实,反而显得很假,也不符合
观众的审美。例如在表演过程中,几个龙套就可代表千军万马,一个圆场表现行千里路,这种纵马千里,行舟百程,兵发燕赵,阵布吴越,都在
大小圆场中完成。
戏曲的虚拟有以上谈到的对地域、空间转换的
虚拟,另外还有对自然环境的虚拟,有象征性虚拟,
还有对时间形态的虚拟,即下文提到的域象、景象、
喻象与时象。喻象,即象征、引申、比喻之象。昆曲
《桃花扇》中,用水旗表现人在水中,用马鞭的扬动表
示策马前行。《牡丹亭》中,用手托额头,表示正在熟
睡。对景的虚拟,即景象。京剧《三岔口》中,两个人物
在灯光如昼的舞台上,以摸黑打斗的身段表现当时
的时间正处于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
戏曲当中的虚拟,有时还通过夸张、变形等手
段,为的是表现人物内心的情绪和心理活动。如在昆曲《桃花扇》中,表现侯方域与李香君一见钟情,观众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体会
到他们之间那种喜悦、娇羞的心理。这都是戏曲当
中的虚实结合所体现出来的美。
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美
“中和”,中,指心无偏奇;和,和谐,中节,合乎节
度。孔子以他的“中庸”哲学思想为基础,提出了艺
术的最高审美理想———中和美, 他认为,文艺
的最高审美理想就是能使人内心趋于平静,并唤起
庄敬和睦与仁爱的感情,从而对恢复周礼、协调人际
关系,维护社会的法度和秩序,产生巨大的作用。孔
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言其和也。
这种审美理想,就要求中国的戏曲要讲适度、讲
和谐、不走极端、喜怒哀乐皆有节制,悲欢离合相反
相成。体现在戏曲表演中,则要求演员的表演要“合
于雍容度”“举步发音,一钗横,一带场,无不曲
尽其致。⋯⋯其浓淡简繁,折衷合度。”总之,
艺术包含的情感,必须是一种有节制的、有限度的情
感。过分刺激感官的图景,在台上都要尽量避免。
使人物形象具有审美价值。如表演悲哀的哭,演员
只需眼中噙泪,用水袖把脸一挡就可以了,不必真的
涕流满面。表演喜悦的笑也一样,嘴微微一动就行了,略一开合,立刻用手捂住,
自然就美了。演员在舞台上的感情必须是有节制
的,要转化为艺术的感情,要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
伤”。从而显示出一种温柔敦厚,和谐宁静之美。
中和之哲学,还是一种重在协同之哲学,它是一
种对立中的统一。
三、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意境,是我国古代美学的独特范畴,它认为艺术
的最高境界是“境生于象外”,王国维说“语明白如
画,而言外有无穷之意”。戏曲作为一门艺术,也讲
求出于实、表于幻的意境美。意境之所以为意境,就是看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能否形成特定的审美机制和显现特定的审美形态。
唱作为戏曲表演的主要手段之一,他的基本含
义是交代情节,揭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刻画人物性
格,所谓“曲也者,达其心而为言者也。”例
如昆曲的《牡丹亭•惊梦》的唱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
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这首曲子,可看作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小诗,实的
部分是姹紫嫣红,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等,
这些是实的客观存在,意境的稳定部分。又如《西厢
记》长亭一折“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绪是看不见摸不
着的东西,此两折却用少而精的导向力极强的画面
传达出了一种一种广阔的、朦胧的、邈远而感伤的、
愁肠万种的情绪,这就是意境美的魅力所在。凡被
寓于有意境的戏曲作品,都是可以让观众回味无
穷的。
比如昆剧《牡丹亭》中,杜丽娘和柳梦梅幽会时,
舞台上出现的十二月花神撒花的舞蹈场面,表现了
封建的礼教抑制不住人的正常情感要求,即使是在
梦幻中,也要冲破他的藩篱,体现了汤显祖“情之至,
是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主题。
表现性应当是实用艺术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