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1949年—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民主党派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先后都以人民政协制定的《共同纲领》和政协章程的总纲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在此前提下,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并发展了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使这种合作由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合作关系逐步形成为一项政治制度。这一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一是各民主党派都参加了人民政协工作。二是各民主党派参加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工作,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三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召开双月座谈会、协商座谈会等形式,同民主党派就国家政治生活、经济文化建设以及统一战线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政治协商。据统计,这一时期共召开双月座谈会61次,政协会议9次,最高国务会议7次。四是1950年11月4日,各民主党派同共产党一起发表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联合宣言,宣布“誓以全力拥护全国人民的正义要求,拥护全国人民在志愿基础上为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任务而奋斗”。五是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组织成员在自愿的基础上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并参加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等运动。六是1953年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活动,提高成员及所联系的人士的认识,为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改造的顺利进行,增添了有利的条件。七是各民主党派积极推动其成员和所联系的知识分子发挥专长,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及时总结了共产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历史经验和国际无产阶级专政的教训,明确肯定多党合作比只有一个党好。中共“八大”的决议正式提出了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政治协商制度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和反对党,而是同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友党和参政党;(2)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重大问题上进行民主协商、科学决策,集中力量办大事;(3)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促进共产党领导的改善和参政党建设的加强。
特点: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它们是亲密友党;其根本前提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原则;中共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准则。
参政议政,民主协商,互相监督
发挥参政党的作用,积极为中国共产党的方针路线,献言献策,提出自身的宝贵意见。
中国的民主党派绝不是西方政党中的在野党,他是适合中国的国情的,是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特点: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它们是亲密友党;其根本前提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