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钢水铸造要高温出炉低温浇注

2024-11-26 09:41:2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浇注温度的提高可以使合金流动性提高,防止铸件产生浇不足、冷隔等铸造缺陷,但浇注温度过高,金属的总收缩量增加,吸气增多,氧化严重,铸件容易产生缩孔缩松粘砂气孔粗晶等缺陷,因此,在保证足够流动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浇注温度。

扩展资料:

一、浇注作用与影响因素

设备条件一定和冶炼钢种确定时,浇注工艺是十分重要的。浇注工艺中最重要的两个工艺参数就是浇注温度与浇注速度。它决定钢锭的表面质量,如冒口的收缩、气体逸出与夹杂物的上浮、钢的偏 析、疏松、缩孔等质量问题。对于浇注温度的确定,一般采用如下公式:

T浇注=T溶点+T过热

式中T浇注——钢种的液相线温度;T溶点——包括根据钢种决定的浇注最小过热量。因浇注方法和锭型等因素,要求增减的温度以及整个浇注过程中钢液的温度下降值;T过热——开浇时钢液温度。

一些高合金模具钢的浇注,一般都采用低温快注的原则,以减少钢中的偏析和疏松,出钢温度控制在高于钢的熔点80℃~100℃,根据钢种、锭型和钢包的大小而定。浇注速度是与浇注温度密不可分的,通常用 “高温慢注”与“低温快注”,必须根据注温调节注速。

如注速过快,相当于提高了浇注温度,因为同一时间内带入钢锭模内的热量增加,整个钢锭的凝固 时间延长,成分偏析严重,夹杂物增加,气体也不易排出,还可能出现翻皮缺陷。另外,在模具钢的浇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补缩。至于补缩的时间与锭型、钢种等有关系。

二、浇注方法

按钢水进入钢锭模的方位可分为上注和下注;按钢锭模、底板整备作业流程特征可分为车铸和坑铸。一般根据钢锭大小、钢种特点和车间生产条件等进行选择。表面质量要求严格的不锈钢、硅钢、薄板等钢种采用下注,内部质量要求较高的重轨、炮管等钢种多采用上注。

小钢锭只能下注,大钢锭则适于上注;沸腾钢较适于下注,压盖钢和半镇静钢较适于上注。中国钢厂采用下注比较普遍。车铸可上注,也可下注,适合于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采用;坑铸适用于小型炼钢厂的小型钢锭浇注(多为下注)和重型机械厂锻造钢锭的浇注(多为上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浇注工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浇注温度控制法

回答2:

浇注温度的提高可以使合金流动性提高,防止铸件产生浇不足、冷隔等铸造缺陷,但浇注温度过高,金属的总收缩量增加,吸气增多,氧化严重,铸件容易产生缩孔缩松粘砂气孔粗晶等缺陷,因此,在保证足够流动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浇注温度。

百度知道不许人回答已解决问题,我只好从新提问再开马甲回答……虽然我的答案也不是权威,最起码给广大观众多一个选择也是好的……

回答3:

  一、原因:
  浇注温度的提高可以使合金流动性提高,防止铸件产生浇不足、冷隔等铸造缺陷,但浇注温度过高,金属的总收缩量增加,吸气增多,氧化严重,铸件容易产生缩孔缩松粘砂气孔粗晶等缺陷,因此,在保证足够流动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浇注温度。
  二、钢水的概念:
  液体状态的钢。钢水一般都能铸成钢锭,也可以直接浇铸成铸件。
  钢水的液相线温度随着成分(钢液中C,S,P等元素的含量变化)的不同而有所波动为1600℃左右。
  三、钢水的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