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培训的几点思考
摘要:根据时代发展的变化和学员的特点,剖析会计电算化培训过程中的问题对会计电算化培训提出的一些建议:①明确培训目的②省财政厅应尽快更新教材、改变考试形式③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④学校应改善教学实施。
关键字:会计电算化 培训 思考
随着中国加入WTO,会计电算化在会计行业中愈发显得重要,其培训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也更加明显。本人多年来一直从事会计电算化培训工作。现就培训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1、明确培训目的
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和推广,以及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已融入世界经济浪潮中,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有较深的会计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还应该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的技能以及初步了解外资企业会计电算化核算的一般规则。因此凡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都必须参加会计电算化培训,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以便能为入世后的中国企业老总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那么学生参加会计电算化培训的目的就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个合格证书,将来能有资格走上会计工作一线,而是能熟练地对计算机进行操作,而且更重要的是利用先进的财务核算工具为入世后的中国企业老总的决策提供准确的、科学的依据。
2、省财政厅应尽快更新培训教材、改变考试形式
(1)更新培训教材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确教材是江苏省财政厅1996年编写的,必须尽快更新,以适应新的形势。原因有三:
第一,计算机这门课程具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只有反复的练习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教材也应适合计算机这门课的特点,但该教材只是侧重于理论试题,实践作业则很少。因此,在会计电算化的练习作业中要做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的特点。
第二,教材内容早已落伍。如教材中要求掌握磁盘操作系统MS—DOS,我们知道其中有许多内部命令和外部命令,只有按照有关规则正确地输入这些命令,计算机才能正常工作,相反,那些DOS命令的路径或文件名中只要有一个字符出错,命令就无法执行,所以学生必须死记硬背住命令的语法规则、描述形式。这对于大多数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学习负担。而Windows操作系统采用图形化界面,即在显示器上开辟了很多窗口,各种应用程序和命令以文字和图标的形式显示出来。我们要完成各种各样的处理任务时,可以通过鼠标器或键盘来选择要运行的软件和要执行的命令。Windows操作系统屏幕显示直观,操作简便,具有较好的管理功能和较强的实用性,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各行各业几乎都在运用Windows,而DOS已经落伍,再让我们去向学生讲解DOS,确实是意义不大。
第三,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只是财务软件的使用者,而不是软件的开发者,对一些将要走上企业财务一线的人员来说,只要学会熟练操作财务软件、掌握国外企业财务的一般规则就可以了,因此没有必要花大量时间去研究财务软件内部模块之间的关系。我们的教材却在这方面占了很大篇幅,我认为可以简单一点。
(2)改变考试形式
在我们目前省财政厅组织的会计电算化考试中,试题的样式变化不大。理论部分的题型是选择、判断。这种测试并不能完全看出学生的熟练操作能力,但为了应付考试,学生不能不花费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去记这些内容,这种培训的结果是“高分低能”,另外实务部分的题型有建帐会计科目、损益表的编制,看起来考得很全面,实际上学生根本就不需要掌握会计电算化知识,只需要掌握考试流程,会输入汉字就可以了。如我们知道每当一笔经济业务发生时需要编制会计分录、制作会计凭证,按照道理应该让学生去想凭证的摘要如何写,借、贷科目分别是什么,但考试中这些都已经内定好了,学生只需要按内定的内容输进去,会打字就可以了。因此,我认为应该修改考试的题型,比如,可增大Word、Excel实际应用方面的试题,通过操作性试题不仅可以考察学生对Word、Excel的综合运用能力,还可以考察到文件夹、文件名、存贮等多方面应用的知识,而选择和判断这样的题型则应少出。
3、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
学习理论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以往的教学实践也充分验证了这一点。要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兴趣,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辅助电化教学,增加上机实验操作时数,引导学生由不得此寻求理论的归纳、内化与拓展,领悟到理论不可能提供现成的运用于实际工作的结论,而只有一种思维工具,帮助我们去作出科学的推论。以图文声像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不仅能够使教学内容和形式生动活泼,诱使学生在感情上和行为上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开发智能;而且通过运用自身的素质,发展智能。
4、作为培训单位的学校应完善教学设施
时代在进步,教学设备也应不断改进和更新。完善的教学设施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的因素之一。如果在教室里配有投影仪,教师一边讲,一边演示,学生在下面用微机跟着操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多媒体教室应配有投影仪。
总之,时代在进步,我们的职教也应与时俱进。面对残酷竞争的社会,我们如不抓住机遇,不断改革,必将被无情地淘汰。
已发到你的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