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通货膨胀,许多读者马上会联想到物价飞涨,至少也知道通货膨胀是不好的。其实,通货膨胀确实不好,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它既有危害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这既要看通货膨胀率的高低,也要看通货膨胀发生在什么时候。这就引出了通货膨胀效应的概念。
总体来看,通货膨胀究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究竟如何,存在着两种对立观点,这就是促进论和促退论。
①通货膨胀促进论
通货膨胀促进论认为,政府通过灵活运用通货膨胀政策,能够更好地发挥通货膨胀的积极作用,从而把政府从通货膨胀中得到的经济利益转化为经济增长动力。
从这个角度看,适度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会产生正面作用。这方面的代表性观点有:
a.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年)认为,货币数量的增加在实现充分就业前后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在充分就业实现之前的通货膨胀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
他认为,在充分就业实现之前,货币数量的增加会提高产品成本、增加产品产量,从而带动有效需求的增加。换句话说,他认为这时候的通货膨胀是好的。只有在充分就业实现之后,这时候货币数量的增加才会产生真正的通货膨胀。
不过,由于充分就业的情形很少,大多数情况下是非充分就业,所以凯恩斯认为,货币量增加而导致的通货膨胀会“利大于弊”。
b. 以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保罗·萨缪尔森,1915—)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认为,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时常常会借助于财政透支来解决收入来源,这时候政府只要把膨胀性收入用于实际投资,而私人投资又不降低原有规模,这种通货膨胀就能提高社会总投资水平,从而促进经济增长。②通货膨胀促退论通货膨胀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不但会降低商品购买力,导致外汇外流,而且会使得商品价格无法正确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甚至引发社会动乱。从这个角度看,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会产生负面作用。这方面的代表性观点有:a. 通货膨胀意味着用同样多的钱能够买到的东西更少了,这会削弱居民储蓄能力。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人们会对储蓄和未来经济收入预期普遍感到悲观,这就必然会降低投资率,从而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b. 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生产经营投资风险加大,不利于投资者正确决策。并且,通货膨胀会使得其成本中的很大一部分变成利润向政府纳税,这样就减少了企业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相反,这时候如果从事投机活动,相对来说会更有利可图,从而使得相当一部分资金从投资领域流向投机领域。c. 某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长期高于其他国家,会使得出口产品价格虚增,从而不利于产品出口。与此同时,还会刺激进口的增加,国内储蓄就这样纷纷转移到了国外。这样,外贸逆差再加上外汇外流,必然会使得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不利于本国经济发展。d. 通货膨胀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导致社会动荡,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面目全非。因为这时候的价格已经无法正确反映商品供求关系了,从而导致信用关系产生危机,人人自危。撇开通货膨胀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争论,我们来看一看通货膨胀效应究竟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哪些影响,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看清通货膨胀效应,进而采取相应治理措施。总体来看,通货膨胀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通货膨胀对投入产出的影响
在持续性通货膨胀中,市场价格机制已经不具备原有调节功能,所以,这时候无论投资者还是消费者都很容易作出错误决策。从整个社会角度看,这种错误决策必定会造成全社会的资源利用不合理。并且,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降低居民实际收入。即使把钱存在银行里也是三个不值两个,所以储蓄意愿会下降。全社会的储蓄和资金积累下降,必然会降低对生产经营投资,进而降低经济增长率。
更不用说,货币贬值会导致人们蜂拥抢购那些能够保值增值的实物资产如黄金、外汇、珠宝、房产等,冲击正常经济活动了。
②通货膨胀对就业的影响
通货膨胀与失业、就业之间的关系常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表示。
英国经济学家W·菲利普斯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早提出了该曲线。
该曲线认为,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之间存在一种交替关系——当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时,失业率就低;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就低,甚至会是负数。
根据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这里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就可以看作是通货膨胀率。所以,菲利普斯曲线也可以用来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通货膨胀率高,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的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失业率也高。
③通货膨胀对财富和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由于社会各阶层的收入来源多种多样,所以不论是否发生通货膨胀,总有一部分人的收入是继续上涨的。
但毫无疑问,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原来签订固定合同的双方都无法预见通货膨胀今后会如何发展,由此必然会导致财富和收入与履行原合同相比发生偏差,从而引发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这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
④恶性通货膨胀会造成经济、社会危机
当通货膨胀严重到一定程度形成恶性通货膨胀时,这时候就不仅仅是对上述各方面产生正常影响了,而是会造成对整个经济、社会的某种危机了。
例如,最常见的是,恶性通货膨胀会引发突发性商品抢购、挤兑银行风潮;产品销售无法弥补原材料成本,使得正常生产经营难以继续下去;地区之间通货膨胀程度不一,会导致流通秩序发生紊乱;等等。更不用说当形势继续恶化、国民生活水平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会造成政治动荡了。关于恶性通货膨胀,金融学上并没有明确界定。现行国际会计标准认为,恶性通货膨胀应当具有以下四大特征:一是国民宁可购买商品或外汇,也不愿意持有现金;二是国民不愿意用本国货币、而更愿意用外国货币来结算;三是贷款利息更普遍的是按照实际货币贬值程度来进行计算;四是利率、工资、物价都与物价指数挂钩,最近3年内的通货膨胀率累计在100%以上。这方面骇人听闻的例子有,20世纪20年代初德国的物价曾经在49小时内上涨100%;20世纪40年代初希腊被德国占领时,物价曾经在28小时内上涨100%;1993年南斯拉夫的物价曾经在16小时内上涨100%。1948年8 月到1949年5 月的9个月间,国民党统治下的上海批发物价指数上涨507.2万倍,零售物价指数上涨644.13615万倍。2008年,这一幕出现在非洲国家津巴布韦,当年该国官方数据宣称通货膨胀率达1000多万倍,不得不于2009年2月2日发行新币,去掉后面12个0,原来面额最大的钞票是100万亿元,现在只值100元。金融学点睛通货膨胀究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看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在行。但其前提应该是适度,恶性通货膨胀只能是罪在不赦了。
简单来说,通货膨胀,造成货币贬值,从而造成汇率下跌,就象美金贬值了,人民币兑美元更值钱了。这样,反过来,会促进通货膨胀的国家的对外贸易,和旅游等产业
什么是通货膨胀,为什么会有通货膨胀
不同种类劳动力的供求总是发生变化的,有时候,一次供给的增加或需求的减少会使整组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如果名义工资不能降低(短期内工资黏性,有合同的原因),那么唯一降低实际工资的方法就是通货膨胀。没有通货膨胀,实际工资将会停留在原来均衡水平上,从而导致更多的实业。
温和的通货膨胀使实际工资降低达到新的均衡但不引起名义工资的减少,由此改善劳动力市场,促使劳动力市场运转的更好,从而促进产出